注:61章早上发的时候昏了头,就发了初稿,现在是重新校正过的,请看过的兄弟姐妹回去重新看看。
天色慢慢亮了起来,爬犁上摆着一头野猪。李满仓用大麻袋盖子爬犁上。
空间里还放着5头野猪,这些都是他前些天狩猎所得,存放在空间里,等到了县城再拿出来。
寒风凛冽,爬犁在积雪的道路上吱嘎作响。
路两旁的田野和村庄都覆盖在白雪之下,一片寂静。
到了公社,李满仓本来想把爬犁寄放在朋友家。结果去了车站,去县城的班车坏了。
李满仓赶着骡子奔向县城,裹紧了棉袄,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县城。
这次去县城,除了卖野猪,顺便去城西看看。
一路无话,临近中午,县城低矮的城墙轮廓出现在视野中。
相比乡村的静谧,县城多了几分人气,但街道上的行人依旧行色匆匆,穿着臃肿的棉衣。
李满仓轻车熟路地将爬犁赶到县钢铁厂后门。
看看四周无人,空间里的五头野猪噼里啪啦的落在雪地上,六头野猪堆成两排,颇为壮观。旁边放的狍子、野鸡野兔也是一小堆。
采购科的刘科长显然早就盼着了,一见到李满仓,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李老弟!你可算来了!工人们就盼着你这点野味改善伙食呢!”刘科长热情地迎上来,递过一根“大生产”牌香烟。
刘科长带着几个小伙,推着磅秤,跟李满仓来到后门,看到两堆小山,惊叹不已。
李满仓帮着刘科长过秤、卸货。六头野猪,1450斤上好的野猪肉,在这个年月可是紧俏物资。
结完货款,李满仓才从背包里拿出那个用油布包得严严实实的包裹。
“刘科长,您上次惦记的东西,我给您带来了。”李满仓解开油布,那张完整的豹子皮展露出来,金黑的毛色在冬日阳光下熠熠生辉,没有一点瑕疵。
刘科长眼睛瞬间直了,激动得手都有些抖:“好!好家伙!这品相……绝了!”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柔软的皮毛,连声赞叹,“李老弟,你真是这个!”
他竖起大拇指,“我们厂长老丈人见了,指定高兴坏了!你等着,我这就去给你拿钱!”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干部模样、气度沉稳的中年男人背着手走了过来:“刘科长,什么事这么高兴啊?”
刘科长一看,连忙恭敬地说:“杨厂长!您来得正好!
你看,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李家坳的李满仓同志,打猎是一把好手!
这不,刚送来一千多斤野猪肉,几百斤狍子和野鸡野兔,还有这张极品豹子皮!”
杨厂长目光落在豹子皮上,也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看向李满仓,上下打量了一番。
只见李满仓虽然穿着朴素,但身姿挺拔,眼神沉稳锐利,不像寻常山民那般畏缩,
不由得点了点头:“嗯,不错。李满仓同志是吧?你能给厂里搞到这些计划外的新鲜肉食,解决了我们工人兄弟的大问题啊。”
李满仓不卑不亢地回答:“杨厂长过奖了,都是山里碰运气。厂里的工人兄弟为国家炼钢铁出力,能让他们吃点好的,应该的。”
这话说得体,杨厂长脸上笑意更浓。他沉吟了一下,说道:“李满仓同志,我看你是个实在人,也有本事。
我们厂采购科呢,正好缺个能跑山货、联系农村物资的临时采购员,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算是临时工,但每个月有固定工资十八块五,出差有补助,方便你办事。”
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让李满仓心中一动。
临时工身份虽然不高,但意味着他有了一个合法的“护身符”,进出县城、开介绍信都会方便很多,更能正大光明地从事一些物资交换。这对他未来的计划极为有利。
“感谢杨厂长看重!”李满仓立刻表态,“只要厂里信得过,我愿意干!”
“好!爽快!”杨厂长对刘科长说,“老刘,你带李满仓同志去办一下手续,把工作证和这个月的介绍信给他。以后山货这块,就由他主要负责对接。”
“没问题,厂长!”刘科长连忙答应,心里也高兴,李满仓成了“自己人”,以后弄好东西就更方便了。
手续办得出奇地顺利。
李满仓拿到了一张盖着红印的临时工作证和几张空白介绍信,感觉手里沉甸甸的。这个身份,无疑是一层重要的保护色。
辞别千恩万谢的刘科长,李满仓揣着新得的身份和厚厚一沓货款,肉食卖了1800多,豹子皮卖了800,足足2600多,普通人家十年工分都不一定有这么多。
李满仓赶着爬犁来到了县一中。正是午休时间,他托门卫捎信,把春梅和铁蛋叫了出来。
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不到两个月,气质有了明显变化。春梅更显文静秀气,铁蛋也稳重了些。看到父亲来了,都十分惊喜。
“爹!您咋来了?”
“叔!”
李满仓把给两人带的二十斤小米和十罐肉酱拿出来,又每人塞了十块钱。
“在学校别舍不得吃,肉酱下饭,钱留着应急。”
“爹,这太多了……”春梅看着钱和东西,有些不安。
“拿着,爹现在能挣。”李满仓不容置疑地说,“走,爹带你们去国营饭店吃饭。”
来到县国营饭店,虽然饭菜种类不多,但比起学校食堂已是天壤之别。
李满仓点了红烧肉、白菜粉条和一大盆米饭。
看着两个孩子吃得香甜,尤其是对那罐肉酱赞不绝口,他心里既欣慰又酸楚。
前世,孩子们哪有这样的福气。
吃饭间隙,李满仓装作无意地问起县城里的情况,特别是城西一带。
铁蛋毕竟年纪大些,男孩子也爱打听,说道:“叔,城西那边挺乱的,特别是老粮站附近,听说经常有混混打架,我们老师都让我们放学少往那边去。”
李满仓心中一动。
吃完饭,叮嘱两个孩子好好学习、注意安全后,李满仓目送他们回了学校。
他没有立刻离开县城,而是拉着空爬犁,看似漫无目的地在街上转悠,最终,拐向了城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