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卷着雪沫,吹拂着李家坳家家户户屋檐下挂着的冰凌,却也吹不散村里越来越浓的年味儿和一股按捺不住的喜悦。
一九七六年的日历,即将翻过最后一页。
对李家坳来说,这一年,是翻天覆地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
去年被李满仓抓回来的小野猪崽子,经过一年灵泉水的暗中滋养和精心喂养,长得膘肥体壮,皮毛黑亮。
个头远超寻常家猪,每一头都足有两百三四十斤重,堪称猪中的“巨无霸”。
留出一头最肥的自家过年享用,剩下的五头,连同村里今年按规定上交国家的任务猪,一起被赶上了前往公社收购站的拖拉机。
当那五头格外显眼的野猪和村里其他肥猪过秤结算后,带回的钞票让负责去卖猪的王振山和会计手都有些发抖。
光是这五头野猪,就卖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远超普通家猪!
但这,还只是开胃小菜。
腊月二十,李家坳生产队年终分红大会,在修缮一新的队部大仓库里隆重召开。
仓库里挤满了人,男女老少,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期盼的笑容,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热切的气息。
王振山站在前面,面前摆着厚厚的账本和一沓沓用牛皮纸捆好的大团结。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想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但那微微的颤抖和满脸的红光却出卖了他内心的激动。
“社员同志们!静一静!现在,由我和周支书,向大家公布咱们李家坳生产队,一九七六年的年终决算和分红情况!”
仓库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孩子们偶尔的咿呀声。
“今年,咱们队,在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王振山声音洪亮,“粮食生产,圆满完成上级任务,口粮分配比去年增加一成半!”
下面响起一阵满意的嗡嗡声。
“但是!”王振山话锋一转,用力拍了拍桌上的账本,“咱们今年收入的大头,是咱们的‘聚宝盆’,食用菌种植小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眼神火热。
“从今年春天开始,到年底,咱们的菌房,生产鲜菇、干菇,主要供应县钢铁厂和公社供销社,部分干菇通过胡秋萍同志的关系卖到了市里……累计总收入……”他故意拖长了声音,看着下面一张张屏息凝神的脸,猛地报出一个数字:
“两万三千七百八十五块六角四分!”
“轰!”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在人群中引爆了!
两万多块!对于一个偏远的生产队来说,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许多老社员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我的娘诶!两万多。”
“我不是在做梦吧?”
“菌房子……真成了下金蛋的母鸡了!”
惊呼声、赞叹声、不敢置信的议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孩子们虽然不懂具体数字的意义,但看着大人们高兴,也跟着又蹦又跳。
周建党笑着压了压手,接过话头:“收入是高,但咱们也要看到不足。
这两万多的收入,是在咱们目前只有几间旧仓库改造的菌房里,靠着大家加班加点、精心伺候才得来的。
产量还远远达不到极限!地方小,条件差,限制了咱们的发展!”
他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所以,经过队委会研究决定,明年开春,化冻之后,咱们要动用今年的一部分积累,选址修建正式的、更大的菌菇厂房。
引进更专业的设备,把咱们这个‘聚宝盆’,做得更大,更强,让收入,再翻上几番!”
“好!建新厂房!”
“支持!必须建!”
“咱们明年挣更多!”
社员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纷纷高声附和。
没有人反对,所有人都看到了这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光明的未来。
接下来,便是最激动人心的分红环节。
会计拿着名单和算盘,开始唱名分发。
按照工分和投入,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厚厚一沓钞票。
劳力多、在菌房投入精力大的家庭,分到的钱更是让人眼热。
拿到钱的人,手指颤抖地数着,脸上笑开了花,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口袋。
空气中弥漫着新钞票特有的油墨香气,混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副最生动的丰收图景。
分红大会结束,更大的热闹开始了,杀年猪,分肉,煮杀猪菜!
那头留下的三百斤大肥猪被拖了出来,凄厉的嚎叫声成了年关最熟悉的背景音。
经验丰富的屠夫手起刀落,滚烫的猪血接在盆里,很快,猪肉就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条块。
按照人头,又是一轮公平分配,家家户户都领到了沉甸甸、红白相间的新鲜猪肉。
队部前的空地上,早已支起了几口硕大的铁锅。
劈柴在灶膛里烧得噼啪作响,火焰欢快地舔着锅底。
切好的五花肉片、猪血肠、拆骨肉、大块的猪骨被倒入翻滚的沸水中,加入酸菜、粉条、冻豆腐……。
浓郁的肉香和酸菜的酸香交织在一起,随着热气蒸腾,弥漫了整个李家坳,勾得人馋虫大动。
傍晚时分,聚餐开始。
没有桌子,大家端着自家的碗盆,或蹲或站,围在热气腾腾的大锅旁。
男人们喝着散装的白酒,吹嘘着今年的收获,憧憬着来年的光景。
女人们忙着给老人孩子夹菜,互相交流着做菜的心得。
孩子们端着堆满肉和粉条的小碗,吃得满嘴流油,小脸通红。
李满仓和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杀猪菜,听着周围的欢声笑语,看着远处暮色中已然被白雪覆盖的北坡参田,心中充满了踏实感。
菌房收入两万多,在他意料之中,甚至觉得还有很大潜力。
修建新厂房,扩大规模,是必然的一步。这只是开始。
这个肥年,是李家坳所有人用汗水换来的,也是他李满仓一步步引领而来的。
他守护了这份安宁,也创造了这份繁荣。
寒冬虽冷,但李家坳人的心,是滚烫的。新的一年,承载着更多的希望,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