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堂刘执事带来的风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并非是平静,而是一种更深沉的紧迫感。林轩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这块“宝地”已然不再是完全的秘密。侥幸过关,靠的是对手的轻视和“金线蛙”这个完美的幌子,但好运不会永远眷顾。
提升实力,刻不容缓。但如何提升?按部就班修炼《引气诀》,进度缓慢得令人绝望。地脉草的反哺虽能滋养根基,却无法直接带来修为的飞跃。他需要资源,需要更多关于修炼、关于灵植的知识,需要能够隐匿自身、保护这亩灵田的手段。
而这些,都需要贡献点,需要走出这杂役区,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开春后,宗门任务渐渐多了起来。林轩不再像以往那样只被动接受分配,开始有选择地接取一些贡献点稍高、但并非纯粹卖力气的任务。比如,去经阁外围清扫整理玉简拓片——虽不能随意翻阅内层功法,但整理过程中,偶尔能瞥见一些杂闻轶事、灵植图鉴的只言片语,对他而言都是宝贵的信息;又比如,协助器堂的低阶弟子处理一些基础炼材的粗加工——能近距离观察炼器过程,感受不同材料的灵气特性,对他理解五行生克、灵力运用亦有裨益。
他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可能接触到的新知识。每一次外出任务,都小心翼翼,将自身气息收敛在炼气二层巅峰,表现得勤恳、木讷,甚至有些愚钝,绝不出风头。
与此同时,他对灵田的照料进入了新的阶段。灵谷苗已然茁壮,无需过多干预。他的重心,完全放在了那几株地脉草和尝试种植的新作物上。
他尝试播种了几种在经阁外围图鉴上看到的、对地力要求不高、但有一定药用或特殊价值的低阶灵植。比如“宁神花”,其花瓣有微弱的安神效果;“铁线草”,根系坚韧,可用于编织低阶防护器具。他并非指望它们能带来多大收益,而是将其作为试验品,观察不同灵植在异变灵田中的反应,验证自己关于肥料、灵力滋养方式的种种猜想。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宁神花发芽尚可,但生长缓慢,花色黯淡,效果似乎还不如野生的。铁线草则出现了部分枯黄现象。林轩并不气馁,仔细记录每一种作物的生长状态,调整肥料配比,尝试用不同属性的灵力进行微调。失败,分析原因,再尝试……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极好的修炼,让他对草木习性与灵力操控的理解飞速提升。
而最大的惊喜,依旧来自那几株地脉草。
随着林轩修为稳固在炼气三层,对那丝特殊灵力的掌控愈发精妙,加之灵田自身地气的缓慢增长,地脉草的生长速度虽然依旧无法与普通草木相比,但相比之前,已堪称“迅猛”。叶片完全化作了温润的淡金色,脉络如同天然形成的符文,隐隐流动着光华。植株也长高了一寸有余,散发的生机气息更加浓郁。
反哺也变得频繁和强烈。如今几乎每隔三五日,当地脉草吞吐地气达到某个峰值时,便会有一股精纯清凉的能量反馈给林轩。这能量持续滋养着他的肉身和神识,使得他虽修为增长缓慢,但体魄强度、五感敏锐度以及对灵力的精细操控力,却远超同阶修士。他感觉自己的根基被夯实得如同磐石,体内灵力虽不磅礴,却异常凝练精纯。
这一夜,月朗星稀。林轩完成对地脉草的滋养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盘膝坐在田埂上,静静体悟着方才反哺带来的清凉余韵。神识清明如镜,能清晰地“看”到周围数丈内虫蚁爬行、草木呼吸的细微动静。体内灵力圆转如意,如臂指使。
他心念微动,尝试施展最初级的《庚金诀》。这门最低阶的金属性法术,他以往施展,只能在指尖逼出一缕比发丝还细、闪烁不定、几乎无甚威力的淡金色毫光。但此刻,随着他意念集中,指尖金光一闪,一道凝实、稳定、长约半寸的淡金色气刃赫然出现!虽依旧微弱,却已有了几分锋锐之意!
“凝气成刃!这已是《庚金诀》小成的标志了!”林轩心中一震,随即涌起巨大的喜悦。寻常杂役弟子,哪怕炼气三四层,也未必能将最低阶的法术修炼到如此程度!这全靠地脉草反哺对神识和灵力掌控力的提升!
他散掉气刃,又尝试《御物术》,原本只能勉强悬浮的锄头,此刻已能较为灵活地绕身飞行数圈!虽然依旧笨拙,持续时间也短,但已是质的飞跃!
这些低阶法术的进步,看似微不足道,却意味着实战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在遭遇危险时,多了几分自保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这证明了他这条“种田反哺”的道路,不仅夯实根基,对实际战力的提升同样有效!
月光下,林轩看着那几株静静伫立、与他命运交织的地脉草,眼中充满了感激与坚定。它们不仅是希望,更是他修行路上最可靠的伙伴。
远处,宗门深处的灯火依旧璀璨,那里有更快的功法,更强大的法术,更多的资源。但林轩此刻却无比安心于自己这亩小小的灵田。
快有快的精彩,慢有慢的韵味。
他不需要疾风骤雨,只需这润物无声的滋养;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这日积月累的成长。
深耕脚下土,静待花开时。
他的道,就在这锄头起落间,在这草木枯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