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村,过了正月初八,蔚爱国收拾行李,恋恋不舍的再一次离开了家乡。
李翠儿拉着蔚爱国的手,哭的特别伤心。
她再怎么伤心,再怎么不舍,也知道不能阻挡爱国学好的脚步,依依不舍的一直看着蔚爱国坐上道边停靠的客车,才被蔚晴扶着回了家。
蔚蓝依旧跨在小树林的树杈上,目送蔚爱国。
等她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看到了压在桌子上的小纸条:“蓝妮儿,爸爸跟你保证,一定好好干,再也不会给你丢人了。你别记恨爸爸了,好不好?”
蔚蓝握紧纸条,抿着嘴唇,倔强的不让眼泪往外走。
她缓了一会儿,慢慢的把纸条抚平,夹在姐姐云妮送给她的那本《傅雷家书》里。
蔚爱国坐上客车,回望家乡,依依难舍。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包裹,里面是芳杏给他准备的吃食。
一包煮熟的鸡蛋里,放着一张小纸条,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蔚爱国红了眼眶。
“爱国,包的夹层里,我给你放了三千块钱。回去你也去买个摩托车吧,有了车,你出行就方便了。但要注意安全。出门在外,好好保重自己,别忘了在家里等你的爹娘。祝:好。芳杏”
蔚爱国抱着包,哭的难以抑制。
芳杏却开年大吉,正月还没过完,即将月底的时候,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笔新业务,而且是大订单。
新业务是春芳带来的,阳春县好几个公务单位要做统一的制服,
春芳问芳杏,“敢不敢去竞标试试?”
芳杏肯定的回答,“敢。”
蔚家人又动了起来,芳杏按照自己的水平,写好了竞标书。
还没等怎么地,她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三份竞标书,一份是文芷兰寄给她的,一份是覃丹写的,一份是云妮写的。
芳杏看着三份含金量特高的竞标书,再看看自己写的,突然就很汗颜。
夜大毕业又怎么了?
坐井观天!
她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芳杏以文家的竞标书为基础,针对自己的客观实际,结合覃丹和云妮给的,取其精华,成就了一份非常具备可行性的竞标书。
结果不出意外,阳春制衣厂高质量中标。
覃丹最知道芳杏需要什么,她帮芳杏购买了好几台不同型号、不同作用的电动裁剪刀。
电动裁剪刀是什么呀?谁也没见过。
大家都好奇的期盼着它们的到来。
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京城文家送来了两车芳杏订制的专用布料,连带着电动裁剪刀一起拉来了。
货车师傅还是常来的那两位,顺带手的还有一封云妮给蔚蓝的信,姐姐在信里鼓励妹妹,挑战一下自己,试着独自看图纸,帮妈妈安装并使用不同的电动裁剪刀。
蔚蓝太有兴趣了,拿着使用说明书,逐个图纸研究,研究了不到一个小时,然后把她两个大爷建福和建坤,指使的团团转。
蔚佑之饶有兴趣的看着孙女指挥若定。
蔚蓝十分懂得统筹方法,安装机器的时候,让妈妈先去准备衣服样板,芳杏毫无异议的照做。
芳杏的样板裁好的时候,机器安装到了尾声。
蔚蓝耐心的教妈妈使用电动剪刀。
芳杏在蔚蓝的解说和教学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蔚蓝说:妈妈,这是直型剪刀,专门裁剪直线,你要这么用。
妈妈,这是圆头电剪刀,专门裁剪弯线的,你要这么用。
芳杏一开始听蔚蓝的建议,用一堆纸板练习,把硬质样板扣在纸板上,按照蔚蓝的指示,用直刀先裁直线,弯的地方用圆刀。
芳杏操作的越来越得心应手,大家伙观看的叹为观止。
芳杏练的熟了,在蔚蓝鼓励的眼神中,大胆的铺上八层布料,把剪刀调好间距,开始正式裁剪。
大家伙屏息静气,看着芳杏操作。
眼看着直线裁剪好了,眼看着弯线也裁剪好了,一些直刀和圆刀都裁剪不到的地方,又用覃丹给一并带过来的麻牌手工大号剪刀,做最后的处理。
于是,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八件同一型号的衣服,一起裁剪成功。
桂叶几个兴奋的鼓掌。
这可太好了,这得节省多少时间啊!
芳杏更是欢喜的不得了。
同时,她在心里感慨,大京城真好,想买什么都可以买到。
去京城吧!
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
第二天,芳杏又做为师父,找车拉着一整套材料,回娘家对姥姥和瑞竹教授了一番。
姥姥和瑞竹大喜,在芳杏的监督下,技艺练的逐渐娴熟。
丽霞专注的在一旁看着姑姑指挥奶奶和妈妈,若有所思。
姥姥对芳杏使个眼色,芳杏笑着笑着揽过丽霞,问:“乖宝,告诉姑姑你在想啥?”
丽霞咬着嘴唇,拉着姑姑的手说,“姑,我以后想好好学习。”
姥姥和瑞竹眼睛一亮,芳杏说,“嗯,我们丽霞这个想法不错,告诉姑,你咋突然想好好学习了?”
丽霞有些惭愧的说,“姑,我以前太贪玩了,不爱学习。你看我姐,就比我大一岁,她就能帮你安装机器,还能教你用机器,我就不行,我太想学习裁剪衣服了,可这个电剪刀的说明书,我看不懂。原来不好好学习,连做衣服都做不好。”
丽霞越说越觉着自己以前错了,转头又对姥姥和瑞竹说,“奶,妈,姑,我知道错了。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我知道,我再怎么学也赶不上姐姐,但我想着,我学好了,出门见人一提姐姐,大家起码得说我一声,不愧是蔚蓝的妹妹。我不想到时候,连姐姐的名字我都不敢提,怕丢姐姐的人。”
姥姥和瑞竹欢喜的红了眼眶,这个熊孩子,终于想明白了。
芳杏开心的搂住丽霞,“好孩子,太好了,你只要想明白了,啥时候开始学也不晚。现在咱家都有了摩托车,星期天或者放假的时候,去姑姑家找姐姐就很方便,你爸你妈他俩都能送你去,你跟着姐姐多学学,有一个词叫一日千里。姑就相信你肯定能一日千里。”
丽霞抿着嘴唇点头,看起来决心很大。
姥姥和瑞竹去了一块心事,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瑞竹转头就去给收拾海货去了,都是蔚蓝爱吃的,说是蔚蓝是功臣,亏的她挽救了丽霞,得吃点好东西补补。
芳杏就笑着说瑞竹,“你这用词真不当,啥就成了挽救了?咱们丽霞可是自己想明白的。”
丽霞哀怨的看一眼她妈。
有了电动剪刀的事半功倍,中标的工作制服制作的很快。
芳杏不用整天的忙着裁剪,又开始设计新款衣服。
农历二月中旬的一天中午,芳杏在家里接到了吴江的电话,她很高兴的跟吴江说工作的进展,吴江只是静静的听。
芳杏感觉不对劲,敏感的问:“吴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