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崇祯如此关心自己,王承恩吸了吸鼻子道:“皇爷,奴婢为值得您挂怀!”
崇祯满脸的不可思议,随口一句就能把王承恩感动了?这泪点也太低了吧!
崇祯笑骂道:“好啦、好啦!快安排人去宣人,都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哭鼻子?”
王承恩抹了把眼泪,叹息道:“哎!皇爷,奴婢只是太感动了!”
王承恩出去了一会又回来了,搓着手道:“皇爷,今年的雪似乎小了点,没有往年大。”
崇祯毫不在意的摆手道:“这个,朕早就已经知晓了,往后差不多就这样了。”
王承恩听出了弦外之音,往后差不多就这样了,皇爷连这都知晓吗?
看着一脸惊恐的王承恩,解释道:“这是一种天气变化的特征,从很多方面能看出来。”
王承恩似懂非懂的点头道:“还是皇爷厉害,钦天监讲的天气变化都知晓!”
崇祯笑着不再回话,这事能忽悠过去就好了,再跟旁人多说几句就要露馅。
小冰河的巅峰期,就是万历到崇祯十三年(1640年),之后是持续两百年的低温。
这个低温就是相较正常温度,会低那么一两度左右的样子,还不至于冻死小麦。
最多就是稍有减产,比如上等良田小麦亩产能到两石,低温下差不多就一石半的样子。
不过这问题不大,天气不好就用肥料来补,鸟粪想必很快就能开采了。
去年木料就在采集了,加上龙江船厂本来存储的木料,凑个几十艘船还是不成问题的。
在崇祯年间龙江船厂,依然保有相当大的规模,‘堆垛’的规模虽远不及永乐朝。
但其规模之大还是亚州之最,嘉靖朝‘堆垛’场就有四百余亩,存放木料超百万根。
仅金丝楠木一项存量就达上万根,崇祯朝官员就算再操蛋,存料十之一二还有的。
同时开建三五十艘,一千两百料的福船还是有料的,之所以让沐家在云南砍伐铁木。
那是用来做盖伦船的,待过几年逆向研究出来,铁木阴干就可以用了。
五十艘大型福船,依如今龙江船厂的规模,最少也需要两年时间。
正思考间,李若琏肩膀上残留着少许雪花,由王承恩领着走进了东暖阁。
可能是见崇祯在发呆,王承恩也没打扰自家皇爷,出去把李若琏给领了进来。
李若琏施礼的声音,打断了崇祯的沉思,见人带来了崇祯抬手道:“李爱卿,平身!”
“朕今日正好想起个人,马光远是在诏狱之中吧!他人还没被你们整死吧?”
李若琏躬身拱手道:“陛下,您交待过的不能整死他,兄弟都不敢怎么打他。”
“只是关了三年了,马光远瘦的有点脱相了,其它都无太大问题。”
崇祯点头道:“走吧,随朕去看看他们,还有建奴那几个贝勒,咱也顺道一起见见。”
王承恩为崇祯披上貂裘,又匆匆跑去安排轿辇,崇祯出了乾清门之后上了轿辇。
一路顶风灌雪的到了诏狱,崇祯下了轿辇正欲抬步进去,李若琏为难道:“陛下……”
崇祯转过头疑惑道:“李爱卿,你有何事?”
李若琏咬牙道:“陛下,诏狱之中阴冷潮湿,要不还是别进去了吧!”
崇祯白了李若琏一眼道:“哪里的话,朕穿了这厚的衣服,怕什么阴冷潮湿?”
说罢,也不待李若琏回话,抬步就走进了诏狱那半埋式的门口。
说是门口有点勉强,应该说是洞穴入口,这样形容倒贴切一点。
崇祯还是高估了自己,本想着穿这么厚的衣服,进来后应该不至于太冷。
没想到,往下走了一段后,寒意甚至都能透骨而入了,这种冷还甚是奇怪!
比外面冰天雪地还要冷,崇祯恨不得调头回去算了,转念一想好像有点跌份。
就只能硬着头皮往里走了,进了差不多有十道铁门之后,这才来到一个大厅一样的地方。
看到几名锦衣卫在烤火,崇祯也面带笑意的走了过去,锦衣卫赶紧退到一边。
崇祯招呼道:“别怕都过来烤火吧,这么冷的天别冻坏了,去几个人给朕带几个人来。”
李若琏点了几名锦衣卫,去将崇祯要的人带了过来,几脚跺在几人蹆弯处跪了下来。
三人脖子上都带着重枷,五十斤的枷具压得三人抬不起头,王承恩为崇祯搬过来把椅子。
崇祯撩起貂裘坐下出声道:“怎么样,诏狱的日子还可以吧?”
阿巴泰跟杜度话都不说,马光远听到声音叫了起来:“陛下,您说找罪臣借样东西的。”
“陛下,您要找罪臣借什么,罪臣这就出去给您找来,求陛下给罪臣换个地方关着吧!”
崇祯嗤笑道:“别急!东西你自个先留着,等要的时候朕自然会找你!”
“阿巴泰、杜度,你们被关了快三年了吧?怎么样是不是想不想家了?”
两人听崇祯这么一说,阿巴泰努力的撑起枷具道:“狗皇帝,你最好现在放了咱们。”
“不然,大清的陛下不会放过你的,待他率大军攻进京师,你求饶都没用!”
锦衣卫一听好家伙!都这个鬼样了还敢骂自家陛下,这不揍你都对不起陛下了。
阿巴泰挨了顿毒打,杜度明智的什么话也没说,崇祯抬手阻止还在继续施暴的几人。
崇祯噗嗤一声笑出声道:“哈哈~!本来还想逗逗你的,没想到你还先生气了!”
“你看生气还挨了顿毒打,这又是何必呢对吧!本来还想告诉你黄台吉的事的。”
“看样子你并不想知道,唉!好心都被你当成驴肝肺了,不想知道就算了!”
崇祯站起身做势抬步要走,阿巴泰吐了口血沫子道:“要怎么样,你才肯讲出来?”
崇祯调笑道:“只要你求求朕,立马就告诉你黄台吉,最近的动向如何?”
阿巴泰最终还是求了,他太想知道家里的消息了,这鬼地方消息闭塞人都快疯了。
崇祯双手撑着膝盖,略微弯腰道:“告诉你也无妨,黄台吉六月底打了松州。”
“不仅没打下来,还损兵折将好几人,对了有个叫尼堪的认识吗?他被阵斩了!”
阿巴泰嘴里念叨着‘尼堪’,随后大叫一声道:“啊!不可能!休要拿假话来诓我!”
崇祯哼了一声道:“朕本来是想将他也抓来,好跟你们团聚的,奈何他不禁打死啦!”
阿巴泰脑子里嗡嗡响,后面说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一直重复着‘尼堪’这两个字。
马光远在旁边听着都快吓尿了,大明啥时候变这般生猛了?以前不是老挨揍吗?
为了活命马光远使尽浑身解数,拼命拍崇祯马屁道:“陛下,您的部将真的勇猛!”
“罪臣预祝陛下,早日平定建奴之祸,杀进他们老巢斩尽所有建奴!”
这下,好脾气的杜度都忍不住了,大骂道:“马光远你这个蠢货!你以为还能活吗?”
“你还在上窜下跳的,你等着吧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死得凄惨无比!”
崇祯直接转身就走了,他就是来恶心一下这几人,顺便看看这三人被玩死没有。
看后感觉还好,除了瘦点也没太重的伤,撑个一两年问题应该不大。
崇祯转头交待李若琏道:“隔三差五的,给他们点剩肉吃吃,别真把这三人给熬死咯。”
李若琏点头应是,崇祯出诏狱坐着轿辇,又去了趟东城的惠民局。
这个铺子是开的最早的那一家,也是懿安皇后所在之处,她每日吃住都在宫外。
宫里只是偶尔回去一趟,回去也就是取几件衣服,很快就又住回到惠民局了。
这里换了个掌柜的,崇祯进来的时候看见了,惊讶道:“二饼?你都能做掌柜了呀!”
二饼听到有人叫他小名,抬头一看吓得就要跪倒,崇祯咳嗽一声用眼神示意他别跪。
二饼还是用额头扣了下柜台,就算是给崇祯叩首了,崇祯点点头就往楼上走去。
刚开始,二楼是用了起来的,如今再来一看,整个二楼懿安皇后都占了。
性子还是这么冷,连个斥候的人都没留下,门口就站了她的贴身丫鬟。
见皇帝来了丫鬟跪倒施礼,崇祯点头道:“起吧!皇嫂在里面吗?你去看看她有空吗?”
门后传来懿安皇后的声音道:“陛下,您请进吧!臣妾这会正闲着呢!”
崇祯推开门,看到拨着算盘的懿安皇后,调侃道:“皇嫂,你还说不忙这不在敲算盘嘛!”
“朕有件事想找皇嫂帮忙,不知皇嫂现在可有时间?朕讲完马上就走了。”
懿安皇后起身欠身道:“陛下,有何事您说吧!臣妾听着呢!”
崇祯整理了一番思绪道:“朕,想借惠民局之手,办一种类似于邸报的东西。”
“面向百姓发售,主要是将时政宣传出去,比如朝廷有什么政令变动等。”
懿安皇后犹豫道:“可是,可是臣妾没做过这些,怕把陛下交代的事情办砸了!”
崇祯摇头道:“无妨,朕会将邸报内容编撰好,你就负责招募工匠与读书人。”
“工匠负责印刷,读书人负责抄录和宣讲,邸报售价一文钱一份就好了。”
懿安皇后疑惑道:“陛下,纸张那么贵,邸报却卖那么便宜,那要亏本的呀!”
崇祯笑问道:“皇嫂,你何时见朕做过亏本的买卖?邸报一文钱确实会亏本。”
“只要变通一下,就能赚回来嘛!不仅能赚回来,还能大赚特赚!”
如今张嫣守着的这一个铺子,每月能赚上千两白银,据周掌柜说有近一百个铺子。
而且还在持续的扩充,这么算来每月有十万两白银入账,都是陛下内帑的钱。
张嫣疑惑道:“陛下,这邸报要如何赚银子?一张纸少说也要三十四文。”
“除去纸张的钱,还有印刷与工人都要钱,这么算下来的话,每份邸报少说要五十文。”
崇祯在桌上比画了个大小,然后指着中间一块道:“邸报这里,留白用来打广告。”
张嫣满脸不解询问道:“陛下,何为‘广告’?这词听着好新颖。”
能不新颖嘛!这是后世的东西,这里都没这个概念,崇祯内心腹诽了一句。
崇祯换了个脸色一本正经道:“广告的大意就是,告诉百姓哪个店铺有好东西售卖。”
“比如:李四米行,有去年存米出售,每斤仅需十五文钱,欲购从速!”
“按照正常存米价格,大概是二十文每斤,新米的话则要到二十五文每斤。”
“皇嫂,您说卖这么低价的精米,百姓们是不是会蜂拥抢购?”
张嫣点了点头道:“陛下,那这个‘广告’是要收银子吗?”
崇祯哑然失笑道:“当然啦!不收银子,惠民局凭啥给他免费宣传?”
“这就叫成本转嫁,惠民局并不会亏钱,而且这种版面可以分批次包。”
“比如:王二杂货店包一个月,收费一千两白银,这个月随便他打什么广告都行。”
“哦,对了!皇嫂,这种广告区域,青楼与赌坊的不接,只接正经营生的广告。”
张嫣边听,边拿笔快速的记录着,写完后交给崇祯道:“陛下,您看臣妾是否有记漏的。”
崇祯看了看点头道:“嗯!不错,就按照这个来就行,明年朕生日前一天,发布第一篇。”
“这两个月时间,皇嫂您就先筹备一番,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跟店里的锦衣卫说。”
张嫣点头应允,崇祯起身要走,张嫣也跟着起身道:“陛下,臣妾送送您!”
崇祯抬手阻止道:“不用啦!外面冷皇嫂就别送了,对了还有三日就过年了。”
“明天铺子就先关门,休息几日回宫团聚吧!皇后挺想皇嫂的,她总念叨好久没见你了。”
张嫣欠身道:“陛下,臣妾遵旨!明日就回宫去,这一年的总账就快算完了。”
“待算完这些账,臣妾就通知伙计们歇店,臣妾赶回宫去用晚膳。”
崇祯点点头道:“那好,朕就先走了!对啦,还有件事,给伙计们每人发五两银子。”
“就说是过年讨个好彩头,你给他们的年终福利,用个小红布包装着。”
每逢过年过节,其实张嫣都发了银子,只是这种小事从来没跟崇祯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