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方阵地内,无人机控制指挥车内,屏幕上的红外影像不断刷新,一组组红方士兵正如潮水般从废墟与阴影中冲出。他们不再使用烟幕,不再寻找掩体,也不再尝试分散突围——他们选择了最直接、最决绝的方式:迎着火线冲锋。
坐在监视器后的戚凌云,静静注视着这场战斗的尾声。
当红方开始全线突进,失去了前期精密部署、也放弃了复杂战术掩护的那一刻,他就已经明白了——对方不是在求胜,而是在拼命。是一场注定失败的冲锋,但依旧执拗地要完成的冲锋。
副官略带惊疑地说:“他们疯了吗?这是自杀式冲锋!”
戚凌云却缓缓摇头,眼中浮起一抹动容:
“不是疯,是亮剑。明知不可敌,也要起身搏命的亮剑。”
此刻的他,心中已没有当初的那份冷峻与胜券在握的笃定,而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尊重、惋惜、敬意交织。
他知道,在信息化时代的战场上,兵力已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标准,技术差距才是真正的天堑。而对方……正在用血肉之躯,做最后的示范。
画面切换,郑昆带领的最后一支队伍,越过被轰塌的水泥梁柱,踏上早已被无人机标定锁定的开阔地。
他们没有丝毫迟疑,没有人低头躲避,没有人退缩半步。即使知道脚下可能是下一发炮弹的落点,他们依旧坚定地前进。郑昆步伐沉稳,脸上的坚毅如钢,手中的步枪紧握,他的身后,是西部战区从最残酷对抗中挺过来的兵,是他的兄弟,是他誓言中“不能再败”的执念。
戚凌云抿了抿唇角,终究还是开口:
“锁定,红方最后突击队,三轮覆盖打击后,目标宣判。”
“是。”
战术指令下达的那一刻,蓝方的远火阵地开始高频度运转,火力协同系统迅速完成调校,炮弹齐发,在空中划出整齐的拱形轨迹。
嘭!嘭!嘭!
弹雨倾斜,爆炸声如同战鼓擂动。
高空监视画面上,红外热源迅速归零,一点、一点、一点……直到整片区域归于死寂。
导演部沉默了数秒,终于宣布:
“红方全员阵亡,演习结束。蓝方,零伤亡。”
此刻的戚凌云,却没有一丝喜悦。他收回目光,低声喃喃:
“郑旅长,本可不战而败,但你却选择了以战殁名。”
“这一战,你虽败,却败得光明正大。”
身边副官望着他,忍不住问道:
“旅长,我们赢了,可你……不高兴吗?”
戚凌云没有回答。他只缓缓合上了笔记本,站起身来,望着朱日和的黄沙苍天,轻声说了一句:
“我们用一场胜利,见证了一个军人最后的坚持。也用一次演习,敲响了整个军队的警钟——在信息化战争面前,任何落后,都是死路一条。”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胜负比拼,而是一场新旧战争观念的临界碰撞。
郑昆以失利者的身份,完成了这场演习的真正意义。
戚凌云以胜利者的姿态,留下了沉重的思考。
导演部前,黄沙飞扬,战场的余烟虽散,但空气中仍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重。郑昆领着三个营的营长与连队指挥官,踏步走入作战总结大厅。他们的神情各异,有的不甘,有的羞愧,有的沉思,但无一例外,都被这场演习狠狠教育了一通。
厅内早已站着戚凌云,他神情从容,身姿笔挺,仿佛这场胜利对他而言,早已在意料之中。但他眼中没有一丝轻蔑与炫耀,只有坦诚与敬意。
他迎上前一步,朝郑昆轻轻颔首,“郑旅长,辛苦了。”
郑昆肃然回礼,随后苦笑一声,“不敢当,我这是带头示范怎么输得彻底。”
两人随即并肩走到作战沙盘前,展开了一场真正的“兵对兵、将对将”的复盘。
戚凌云目光落在沙盘的小城区域,语气不徐不疾:“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虽然是人,但当人员素质与意志相近时,谁掌握了时代的技术脉搏,谁就掌握了战局的走向。”
郑昆默然良久,沉声应道:“是啊,我太过自信,沿用过去的战术套路——先用无人机侦察,锁定敌方远程火力和指挥部,再一轮齐射打崩敌军体系,然后配合自杀式无人机收割残余力量。这招对其他旅有用,却没想到——”
他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向戚凌云:“你正是这套战术的奠基人,我竟还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这是我的第一败。”
戚凌云没有出言打断,而是静静听着。
郑昆苦笑一下,继续道:“而第二败,是我贪图小城的构造优势,将三个营全员塞入城中。我以为那是固若金汤的壁垒,却不知早已落入你所期待的态势之中。你一架架无人机像筛子般来回筛查,一张信息的天网早已铺下,我等,只是瓮中之鳖。”
“这,就是我第二个败笔。”
戚凌云淡淡点头:“不错。你若将一至两个合成营部署在外围树林、丘陵间构建防区,我的侦查效率将大幅下降,甚至我反倒要小心被伏击。而你现在,是主动把自己缩进了笼子。”
“至于第三败……”他伸手指向窗外停放着的一辆低矮灰色战术车,那正是本场演习最大杀器——“鳞盾-A”。
“若你手中也有几辆‘鳞盾-A’,并分散布设于城内外的关键区域,我的四轴无人机根本靠不近身,‘利剑-2’也只能高空扫拍,精度无法保证。没有了无人机的坐标引导,我的远火命中率会下降九成,精准打击形同虚设。”
“此战之所以我零伤亡,而你损失惨重,说到底,是我们之间的信息掌控力完全不对等。”
郑昆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你这一战,不只是打服了我,更是打得我无话可说。”
“演训虽败,但受教良多。”
片刻沉默后,他猛然直起腰杆,重重敬了一个军礼:“我会把这场战败的全过程,拿回去反复演练,反复推导,再次拆解你整个作战节奏。下次,我不会再让你赢得这么轻松。”
戚凌云也立正还礼,神情认真:“我期待与你再次交手,那将是我们军队真正走向新时代的证明。”
郑昆点头,眼神如刀,语气低沉却铿锵有力:“回到西部战区,我要重新规划整个合成营战术模型。我们不能再靠着‘前无人机+后火力’的老套路混日子了。新时代的战争,是技术+联动+应变。”
他顿了顿,扭头扫视跟来的干部,“也许今天我们是输家,但如果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比胜利者还要多,那这一次的‘输’,就不是耻辱,而是我们成长的起点!”
“这场演习,不止是军力对抗,更是一次理念冲突的碰撞。”
两人并肩走出导演部,阳光正烈,黄沙如海,远处的“鳞盾-A”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冷光。而此刻,郑昆的步伐没有一丝迟疑,那一双曾被失败压垮的眼睛,重新燃起了火焰。
他知道,这场战败,不会是终点,而是再度起飞的真正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