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次和黑衣人对峙后,村子暂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警察那边紧锣密鼓地调查着背后势力,苏糖明白自己眼下能做的,就是静等消息,同时守好村子。
眼下正是打谷子的季节,天还没亮透,村里就热闹起来。苏糖家也分了自家的田地,望着那片沉甸甸、稻穗压弯了腰的金黄稻田,她心里清楚,收割任务可不轻。不过,她有空间这个秘密武器,倒也多了几分底气。趁着小宝在屋里午睡,苏糖瞅准空当,悄悄闪进空间。
“这次可得琢磨出点不一样的门道。割谷子的事儿我熟,空间啊,给点更厉害的招儿吧。”
苏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找了个安静角落坐下,闭眼凝神,感受空间的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苏糖像是进入了个奇妙世界。眼前先是模糊出现些画面,像是古老的农耕技巧,又好似先进的种植方法。
“难道空间能教我知识?” 苏糖心中一动,赶忙集中注意力。
渐渐地,画面清晰起来,展示的是一种能让稻谷产量翻倍且抗病虫害的种植培育方法,从选种的诀窍、稻田灌溉的精准把控,到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要点,都展示得明明白白。还有稻谷收割后的深度加工技巧,能把稻谷变成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苏糖兴奋得一下子睁开眼,麻溜儿找来纸笔,把看到的内容详细记下来。
记完后,苏糖开始在空间里模拟操作这些技巧。她按照空间所教,挑选出一些稻谷种子,模拟不同的种植条件进行培育。看着种子在自己的操作下,按照空间展示的方法茁壮成长,苏糖忍不住赞叹:“嘿,还真行!”
正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喧闹。苏糖赶忙退出空间,出门一瞧,村民们正围在村头公告栏前,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苏糖挤进去,就听张大爷皱着眉头,吧嗒着旱烟袋,满脸愁容地说:
“唉,眼下手头这活儿,就咱这点人手,咋收割啊?而且每年这病虫害也闹心,收成总不太好。”
李婶在一旁,双手交叠在胸前,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担忧:
“是啊,以前还能大伙一起干,现在可咋整哟?还有这收下来的谷子,就卖那点钱,日子紧巴巴的。”
苏糖眼睛一亮,提高嗓门,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说:
“大家别愁,咱们可以互相帮忙嘛!我刚学了些厉害的方法,不仅能提高收成、抵抗病虫害,还能把稻谷加工加工,多卖点钱呢!收割的时候大家一起,肯定能快不少!”
村民们一下都转过头,满脸好奇。王二麻子挠挠头,眯着眼睛问:
“苏糖,你从哪学来的?”
苏糖笑着解释,眼神里透着真诚:
“我从一本旧书上学的,觉得挺靠谱,大家试试就知道啦。”
她可不敢提空间的事儿。
这时,大壮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挥着手,到了跟前拍着胸脯,大声说道:
“对呀,咱们互帮互助,肯定能把稻谷顺顺当当收回来,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大家听了,觉得有道理,便你一言我一语商量起来。张大爷磕了磕烟袋锅,沉思片刻后说道:“要不咱几家一组,轮流帮忙收割,这样子快一些。”
说着,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寻求大家的认同。
李婶用力点头赞同,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这个法子好!”
“就是就是,人多力量大嘛。”
最后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就这么干。
回到家,苏糖又钻进空间研究。
“除了这些,看看还有啥能帮上忙的。”
苏糖一边嘟囔,一边在空间里翻找。果然,还真让她找到了一些能让晾晒稻谷更高效,且能精准控制稻谷含水量的方法。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八月的早晨,太阳起得还是那么早。不过立秋过了,空气里已经有了丝丝凉气,小风一吹,怪舒坦的,就像老天爷在悄悄告诉咱,天要变凉啦。
收割这事儿,大伙早就盼着了,今天算是正式开场。老少爷们儿、婶子大娘们,天没亮透就都爬起来了。老太太和婶子们手里紧紧握着镰刀,那镰刀磨得锃亮,在晨光里一闪一闪的。四个青壮年小伙子抬着一个巨大的拌桶,一步一步,走得稳稳当当,那桶可沉了,可他们脸上都是劲儿,好像抬起的是一年的好收成。
稻田里的稻子金黄金黄的,风一吹,一晃一晃的,稻穗压得弯弯的,看着就喜人,像是跟咱说今年肯定大丰收。阳光洒在乡间小路上,老太太和婶子们走在最前面,她们的步伐轻快,一路上,她们欢声笑语,嘴里不停地唠着嗑,话题涵盖了村里的各种琐事。
“你们听说了吗?村口老李家添了个白胖大孙子呢!”一位婶子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
另一位婶子附和道,“老李家一直想要个孙子,这下可如愿以偿啦!”
“可不是嘛,这孩子长得可俊了,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
老太太笑着插话,眼中满是慈爱。
接着,话题转到了村东边的二妞身上。
“哎,你们知道吗?村东边二妞昨天又和她男人打了一架。”一位婶子压低声音说道,似乎有些担心被别人听到。
“啊?怎么又打起来了?”其他人纷纷表示惊讶。
“还不是因为二妞她男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二妞看不下去了呗。”那位婶子解释道。
“这男人啊,就不能惯着,得让他知道过日子的辛苦。”老太太摇摇头,叹息道。
就这样,老太太和婶子们一路走,一路聊,家长里短的话题让她们的笑声在乡间小路上回荡。
苏糖早就扛着镰刀,精神头十足地到自家稻田了。她稳稳地站在那儿,麻溜地就开始割稻子,一看就是个干活的好手。
不远处的大壮才刚到,一眼瞅见苏糖割稻子的利落劲儿,眼睛一下子亮得跟点了灯似的,兴奋地扯着嗓子喊:
“苏糖姐,你这割稻子看着真麻溜啊!”
说完,把手里镰刀一甩,几步就跑过来了。
大壮照着苏糖的样儿,弯下腰,伸手抓住一把稻子,镰刀顺势就砍出去,喊了声:
“嘿哟!” 那稻子齐刷刷就断了。他惊喜地叫起来:
“嘿,还真顺手!苏糖姐,你这招儿厉害啊!”
一边喊,手上的动作不停,割得更起劲儿了,脸上都是惊喜,脑门上出汗了都顾不上擦。
其他村民们听到大壮的喊声,都扭头看过来。瞧见苏糖和大壮割得又快又好,眼睛里都透着股子想试试的劲儿。张大爷笑着说:
“哟,看来这法子真不错,咱也学学。”
旁边的李婶也点头:“是啊,赶紧的,别落下了。”
“这法子看着不错啊!”
“咱也试试!”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围了过来,学着他们的样子开始割谷子。
整个稻田里顿时热闹起来,你追我赶的氛围越来越浓。这边张大爷喊:
“后生们,加把劲,可别输给我这老头子!”
那边李婶也不示弱:“你们男的也别小瞧我们女的!” 欢笑声、呼喊声此起彼伏,在稻田上空回荡。
有人割得快,就得意地喊两嗓子;有人不小心割慢了,就着急地加快速度。大家都沉浸在这忙碌又欢乐的收割氛围里,仿佛忘记了所有的疲惫。
很快的中午休息时间到了,忙碌了一上午的人们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来到田头,准备享用一顿简单而又温馨的午餐。
这时,一群孩子们欢快地跑向田头。他们手里提着饭盒和水壶,那是各家的“后勤军”——孩子们为大人们送来的饭菜和水。大人们看到孩子们的到来,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纷纷起身,迎向孩子们,接过他们手中的饭盒和水壶。然后,大家就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开始享用这顿充满爱意的午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