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青林睁开眼,发现自己趴在滚烫的沙砾上。
身上的隔热服已被粗麻缠腰取代,裸露的臂膀被晒得通红。不远处的平原上,数万名劳工正围着一座半成品金字塔忙碌,他们的号子声穿透热浪,在旷野里荡出沉闷的回音。
最令人震惊的是那些搬运巨石的装置——并非史料记载的滚木,而是数十个悬浮在半空的金属环,每个环都套着一块数吨重的石灰岩,沿着无形的轨迹缓缓上升。
“醒了就去搬砖,祭司大人的监工可不会手下留情。”一个沙哑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青林转头,看见个皮肤黝黑的努比亚人正用椰壳水壶喝水。
他指了指远处高台上的身影:“那是印和阗大人,法老的首席建筑师。听说他从天上请来‘神使’,才有了这‘浮空术’。”
青林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高台上站着个身披白袍的老者,正对着一块悬浮的石板比划着什么。石板表面刻满细密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暗银色的光泽,与他实验室重力模拟器的核心部件惊人地相似。更诡异的是,石板周围的空气在扭曲,形成肉眼可见的力场波纹。
他挣扎着起身,发现脚边有块巴掌大的金属碎片,表面布满六边形网格,每个网格里都嵌着发光的微粒。这是……重力发生器的残片!青林的心脏骤然缩紧——他曾在设计图上无数次见过这种结构,用于产生反重力场的核心元件。
“这东西是从哪来的?”青林抓起碎片,指尖传来微弱的震颤。
努比亚人瞥了一眼,啐了口沙:“上周从‘神使祭坛’飘下来的。别碰那玩意儿,祭司说会被神使带走。”他指了指金字塔基座旁的圆形石台,“那儿就是祭坛,印和阗大人每天都要对着它祈祷。”
青林借着搬运石料的机会靠近石台。那是个直径约十米的圆盘,表面刻着与金属碎片相同的网格纹路,中心嵌着一块人头大小的紫色晶体,正源源不断地释放出能量场。他注意到每个悬浮金属环都与晶体保持着精确的距离,形成某种共振阵列。当他把碎片举到眼前时,晶体突然发出嗡鸣,碎片上的微粒开始同步闪烁。
“外来者,你能看见光?”
青林猛地回头,印和阗不知何时站在身后。老者的眼睛里没有瞳孔,取而代之的是与晶体相同的紫色光芒:“你的身上有‘星核’的气息。”
青林攥紧碎片,突然明白眼前的老者根本不是古埃及人。那双发光的眼睛、对反重力技术的掌控、以及“星核”这个术语——这分明是高等文明的特征。“你是谁?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印和阗挥手驱散周围的劳工,带着他走进石台下方的暗室。暗室中央悬浮着一艘破损的碟形飞船,船体上布满陨石撞击的痕迹,断裂的引擎舱里露出与晶体相似的能量源。“我是观测者734号,来自a星系。飞船在星际航行中遭遇陨石雨,坠毁在这片沙漠。”
他指向飞船的控制台:“星核是反物质引擎的核心,能产生可控重力场。坠毁时能量泄露,形成了覆盖整个工地的力场。那些金属环是简化的力场引导器,通过星核的能量让石块悬浮。”
青林的目光扫过墙上的星图,上面标注着太阳系各大行星的轨道参数,甚至包括冥王星的椭圆轨迹——这些数据直到20世纪才被人类完全掌握。更惊人的是一组刻痕:在猎户座三星的图案旁,标注着精确到秒的岁差周期。
“为什么帮古埃及人建金字塔?”青林终于找回声音。
“星核的能量正在衰减。”印和阗调出全息影像,显示着不断跳动的能量读数,“如果完全失控,会引发方圆百里的重力坍塌。建造金字塔是为了给星核打造稳定的容器——石灰岩的分子结构能吸收溢出的能量。”他指向影像中闪烁的红点,“但最近出现了异常波动,力场引导器的精度在下降。”
就在这时,暗室剧烈震颤。外面传来劳工的惊呼,金属环套着的巨石开始不规则晃动,有几块甚至坠落在地,砸出巨大的烟尘。印和阗冲到控制台前,紫色晶体的光芒正变得忽明忽暗,表面浮现出蛛网般的裂痕。
“是陨石雨的余波!”印和阗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慌乱,“当时有块碎片嵌进了星核,现在正在干扰能量场。必须在完全崩溃前取出碎片,否则整个尼罗河谷都会被撕碎。”
青林看着控制台的数据,突然注意到能量波动的频率与他带来的金属碎片完全一致。“我能帮你。”他掏出碎片,“这是重力模拟器的谐振器,能产生相同频率的脉冲,暂时稳定星核。”
三天后,青林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平台上,手里紧握着改装过的谐振器。印和阗的祭司们正在进行最后的仪式,将一百二十八根镀金铜管插入金字塔的通风道——这些管道能引导能量场,形成稳定的谐振腔。按照计划,青林需要用谐振器发出脉冲,迫使星核的能量暂时收缩,印和阗则趁机用特制工具取出陨石碎片。
当正午的阳光直射紫色晶体时,印和阗发出信号。青林启动谐振器,金属碎片瞬间亮起刺眼的蓝光。星核的紫色光芒与之呼应,形成螺旋状的能量流。平台上的金属环开始同步旋转,带动整个金字塔发出低沉的嗡鸣。
“就是现在!”印和阗手持青铜长杆,猛地刺入晶体表面的裂痕。
刺耳的能量尖啸响彻沙漠。晶体迸射出的光芒突然变成血红色,悬挂的巨石开始疯狂坠落。青林的谐振器屏幕上跳出警告:【能量过载,星核即将爆炸】。
“碎片与星核融合了!”印和阗的白袍被能量流撕碎,“只能用金字塔的结构强行压制!快,去关闭第三层的能量阀!”
青林顺着陡峭的石阶狂奔。通道两侧的壁画在能量冲击下剥落,露出后面的金属骨架——原来金字塔的核心不是石灰岩,而是由未知合金构成的框架,上面布满与星核相同的网格纹路。他在第三层找到了印和阗所说的能量阀,那是块嵌在墙里的转盘,表面刻着四象图案。
“顺时针转三圈!”印和阗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强烈的干扰。
青林转动转盘,整座金字塔突然剧烈倾斜。他死死抓住石棱,看见星核的红光正在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压缩,沿着通风道注入地下。远处的尼罗河突然掀起巨浪,形成巨大的漩涡,将溢出的能量吸入水底。
当震动平息时,青林瘫倒在通道里。印和阗拄着断裂的长杆走过来,紫色的瞳孔已经黯淡:“成功了。星核被封印在地基下,能量通过尼罗河的磁场消散了。”他指着金字塔顶端,“那些金属环会留在塔顶,形成永久的能量标记。”
青林看着手中的谐振器,屏幕上突然跳出一行坐标——那是他实验室的位置,旁边标注着【时空锚点已修复】。“我该回去了。”
印和阗递给青林一块刻满纹路的石板:“这是星核的能量公式,用你们能理解的方式记录的。或许有一天,你们的文明能解开其中的秘密。”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记住,金字塔不是坟墓,是宇宙的坐标。当你们能读懂星核的语言,我们会在猎户座等待。”
青林握紧石板,看着印和阗化作光点消散在阳光下。下方的劳工们正对着稳定的金字塔跪拜,他们的欢呼声与尼罗河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跨越时空的回响。
当重力模拟器的白光再次笼罩他时,青林最后看到的,是印和阗留在塔顶的金属环正在排列成猎户座的形状,紫色的能量流顺着金字塔的棱线流淌,在沙漠上画出巨大的星图。
青林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实验室的废墟里。模拟器的残骸冒着黑烟,屏幕上还残留着最后的数据——与他带回的石板上的刻痕完全吻合。他掏出石板,发现那些纹路在灯光下组成了完整的反重力公式,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写着:“万物皆有引力,唯有智慧能超越。”
三个月后,埃及考古队宣布在胡夫金字塔的地基下发现异常的磁场源,其频率与太阳风的波动完全同步。青林站在实验室的全息沙盘前,看着根据石板数据还原的星核模型,突然明白了印和阗的用意。
那些看似神秘的建造技艺,那些精确到厘米的结构参数,那些与星辰对应的方位——都不是为了彰显法老的权威,而是一个濒死的外星文明,留给宇宙的求救信号。而金字塔本身,就是最庞大的星际信标,用它的影子在沙漠上写下:我们在这里。
青林在模型旁放下那块金属碎片,碎片立刻悬浮起来,与虚拟的星核产生共鸣。
他知道,人类与734号观测者的故事还没结束。
当有一天,人类的飞船能跨越光年的距离,抵达猎户座三星时,或许会在那里看到一座熟悉的建筑,塔顶的金属环正对着太阳系的方向,闪烁着永不熄灭的光芒。
窗外的月光照进实验室,在沙盘上投下金字塔的影子。
青林看着那道三角形的阴影,突然想起印和阗最后说的话:“所谓永恒,不过是把瞬间的智慧,刻进宇宙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