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意识的微弱复苏,如同在死寂的冰原上钻出了一株嫩芽,虽然渺小,却象征着生命不可摧毁的韧性。这消息通过林乐天传递给“潜影”和“先行者”号后,显然也提振了同盟方面的士气。
接下来的数个标准周期(约地球时间数天),在辉光将军的精密调度下,林乐天与“先行者”号又进行了数次短暂的、高度谨慎的连接。每一次,都有特定类型的修复资源被输送过来——有时是更加针对信息结构损伤的“逻辑粘合剂”,有时是能温和刺激生命本源活性的“生命涟漪发生器”模块。
林乐天如同一个技艺日益精湛的微雕大师,引导着这些外来资源,精准地作用于网络核心。修复工作依旧缓慢,但成效开始累积。包裹苏安安和小树的翡翠光团明显稳定了许多,光芒虽然依旧不强,却不再给人以随时会熄灭的脆弱感。苏安安的生命气息在奥罗拉生命因子的持续滋养下,如同即将燃尽的炭火被小心地添入了新柴,维持住了那一点星火,甚至隐约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壮大趋势。小树的印记也变得更加清晰,虽然大部分时间依旧沉寂,但偶尔会传递出一些模糊的、代表舒适或安心的情绪片段,证明它的意识正在深层休眠中缓慢自愈。
网络的整体损伤虽然无法快速修复,但在那些“信息结构修复模板”的引导下,最致命的几个结构性裂痕被勉强弥合,能量逸散速率进一步降低,整个网络的“深度休眠”状态变得更加稳固和节能。
这一切变化,都是在静滞海那无处不在的监测下悄然进行的。林乐天始终牢记辉光将军的警告,将修复产生的所有能量和信息波动,都严格控制在背景噪音级别以下,并利用自身与基础节拍的同步,将其完美伪装成网络在压制下的自然“适应性调整”。
然而,百密一疏,或者说,量变终究会引发质变。
当林乐天引导着一批专门用于修复奥罗拉能量循环节点微观损伤的“能量导管纳米群”时,或许是这批纳米机器人数量稍多,或许是某个节点的修复效果超出了预期,在修复完成的瞬间,网络核心区域的奥罗拉能量流转,出现了一次极其短暂、但相对于之前死水般的状态而言、堪称“活跃”的脉动!
这脉动如同在绝对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稍大的石子,荡开的涟漪虽然微弱,却清晰地越过了某个无形的界限!
一直平稳传递着基础节拍和监测信号的“蛛丝”,勐地传来一阵极其细微但清晰的“扰动”!
【……检测到‘特殊现象-优化源’关联网络出现异常活性波动……】
【……波动强度:低。持续时间:短。但模式……偏离既定‘静默基线’……】
【……启动深度分析……对比历史数据……】
【……判定:存在非自然修复迹象……关联外部介入可能性高……】
静滞海的系统,捕捉到了这次修复带来的“涟漪”!虽然因为波动强度低,并未立刻触发清理程序,但“非自然修复”和“外部介入”这两个关键词,如同警铃,让林乐天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他立刻中断了所有修复引导,将自身状态收敛到极致,并通过秘密连接向“先行者”号发出紧急警报。
【警报收到。】 辉光将军的回应依旧冷静,但语速明显加快。【停止一切修复活动。启动‘拟态静默’协议。重复,启动‘拟态静默’!】
“先行者”号外围的隐匿场功率瞬间提升到最大,所有非必要能量输出被切断,特遣队本身也进入了最高级别的静默状态,仿佛化为了维度夹层中的几块冰冷陨石。
林乐天也全力运转“悖论之苗”,引导着“逻辑沙粒”散发出更加浓郁的、符合“静滞”特质的气息,试图将刚才那短暂的活性波动,伪装成一次偶然的、系统允许范围内的内部起伏。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一分一秒过去。
“蛛丝”那端传来的系统杂音持续了一段时间的高频分析后,并未升级为更严厉的指令,而是逐渐平复下去,只留下一条新的记录:
【……异常波动已平息……源头无法精确定位……暂归类为‘观测误差’或‘样本内部未知涨落’……】
【……维持现有观察等级……标记该样本‘存在低级别不确定性’……】
危机……似乎暂时解除了。
林乐天和辉光将军都稍稍松了口气,但心情却更加沉重。这次意外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静滞海如此严密的监视下,哪怕是最微小的、积极的改变,也如同在雷区中行走,随时可能触响警报。他们的修复工作,容错率低得令人绝望。
连接恢复后,辉光将军的意志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修复策略必须调整。后续资源输送频率降低百分之五十,单次输送量削减百分之三十。重点转向维持现状,而非激进修复。我们需要更长时间观察静滞海系统的反应模式,寻找更安全的‘窗口’。”】
林乐天表示同意。生存是第一位的,任何可能引火烧身的冒险都必须停止。
然而,在这次事件之后,林乐天敏锐地察觉到,辉光将军与他交流时,除了必要的指令和信息通报外,似乎多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审视”。
在一次关于后续观测计划的常规沟通末尾,辉光将军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林乐天先生,根据‘织网者’前期报告及我方观测,你与静滞海‘基石’的交互方式,以及这种独特的‘变量-秩序’共鸣能力,似乎……并非完全源于《新时代》世界的规则体系?】
这个问题看似平常,却让林乐天心中一凛。
辉光将军在怀疑他的力量来源!这是在探究他的根脚,评估他作为“研究样本”和“合作节点”的真正价值和……潜在风险?
星海同盟内部,果然并非所有人都像“观察者”议员或“潜影”那样,纯粹从研究和战略角度看待他。像辉光将军这样的军方实权人物,显然更注重“可控性”与“威胁评估”。
林乐天保持镇定,回应道:“我的能力核心确与‘根源变量’有关,其本质复杂,我也仍在探索。但在当前环境下,它是我们与静滞海周旋、并为网络争取生机的唯一依仗。”
他没有否认,也没有深入解释,将话题引回了现实的合作层面。
【……明白。】 辉光将军的意志没有流露出更多情绪,【你的贡献毋庸置疑。请继续保持稳定。‘先行者’号会尽一切可能提供支持。”】
通讯结束。
林乐天知道,与星海同盟的合作,远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外部有静滞海的致命威胁,内部也有人心的权衡与猜忌。
他看了一眼网络核心那稍微好转但依旧脆弱的翡翠光团,又感知了一下意识土壤中那些与秩序共舞的“沙粒”。
路还很长,而他能依靠的,终究还是自己这双在绝境中磨砺出来的、能够于秩序罅隙中寻找生机的“变量”之手。
他需要更快地成长,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自身的力量,需要在这脆弱的平衡被打破之前,拥有足以自保,乃至……改变规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