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台前的电子合同尚未完全归档,陈御风的目光已从屏幕移开。他右手拇指轻轻摩挲袖口一道细微磨损的缝线,那是昨日调试全息投影阵列时被机柜边缘勾破的痕迹。系统界面在意识中一闪而过——【异常信号源最后一次跃迁坐标已锁定,位于展馆东区b7配线间上方三米处】。
他没有抬头,只是将左手探入飞行夹克内袋,指尖触到一枚金属芯片的棱角。就在这一刻,谈判区入口传来脚步声。
法资代表步入洽谈区,西装笔挺,领带夹折射出冷白光。他将一份装帧考究的文件轻轻放在会议桌上,封面上印着“国际绿色航空联盟认证评估报告”字样,右下角盖有疑似第三方机构钢印。
“我们尊重贵方的技术进展。”他开口,语调平稳,“但在推进认证流程前,必须确认研发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这份报告指出,贵团队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实验区碳排放峰值超出限值百分之二十一,pm2.5浓度达每立方米九十六微克,严重违背《全球航空环保协定》附录三条款。”
陈御风未接话。他微微侧身,借整理袖扣的动作,用左手指尖轻点耳后皮肤。一道加密指令无声发出。
沈昭华已在对面落座。她没有立即翻阅文件,而是打开平板终端,指纹解锁后迅速接入市政环境监测平台。数据流加载仅三秒,她抬起眼,声音不高却清晰:“贵方引用的数据,与沪城环保局今日上午十时实测值偏差43%。”
她将屏幕转向公共显示墙。左侧是对方报告中的曲线图,红色警戒线高高翘起;右侧则是实时监测界面,绿色数值稳定在67微克\/立方米,下方标注着六个监测站点的平均结果。
“你们可以核对时间戳。”她说,“报告中标注的‘高峰时段’,恰好是本市东南风向转换、污染物扩散效率最高的窗口期。若真如所述超标,气象局早已启动三级响应。”
法资代表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文件,又抬眼扫过屏幕,嘴角牵出一丝冷笑:“数据来源是否经过独立审计?是否存在人为过滤可能?”
“所有监测节点均受国家生态环境部直管。”沈昭华语速不变,“原始数据包已上传至公开数据库,编码为Sh-ENV--A7。您可随时查验。”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陈御风此时才缓缓开口:“我们使用的新型合金熔炼工艺,全程采用氢氧闭环燃烧系统,尾气经三级催化净化处理。上一批次检测报告显示,硫化物排放低于国家标准百分之八十九。”
他说完,并未等待回应,而是起身走到窗边控制面板前,按下按钮。展馆外墙的智能玻璃瞬间调暗,遮蔽外部强光,同时激活内部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可视化界面。大屏上浮现出一组动态热力图——整个航展核心区的pm2.5分布清晰可见,实验区数值甚至略低于周边区域。
“这是过去四十八小时的连续记录。”他说,“每十分钟刷新一次,由市局远程直采。”
法资代表脸色终于变了。他猛地站起,伸手抓起桌上的报告,当众撕成两半,纸片散落一地。
沈昭华不动声色,指尖在平板上轻划,启动预设程序。天花板角落,一个伪装成烟雾探测器的微型无人机悄然开启静电吸附模式,细密电流场捕捉飘落纸屑表面的微弱生物残留。采集完成后,设备通过量子加密信道将样本信息传往警方数据库备案。
陈御风站在原地,目光落在对方手腕。那枚银灰色袖扣呈蛇形缠绕设计,内圈刻有极细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幽冷光泽。他记下了这个细节——与此前多次出现在可疑人员身上的饰品风格一致。
“贵方的行为已构成恶意误导。”沈昭华合上平板,语气依旧平静,“该报告格式虽严谨,但核心参数与官方记录严重不符。依据国际技术交流准则第十二条,此类虚假材料不得作为评审依据。”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已经将完整证据链提交展会纪律委员会,并抄送我国民航局外事办。”
法资代表冷哼一声,转身欲走。刚迈出两步,门口两名安保人员已无声上前,礼貌拦住去路。
“请配合例行证件复查。”其中一人出示授权码牌,“根据展馆安全管理条例,所有离场人员需接受基础核验。”
陈御风仍立于窗边,左手重新滑入夹克内袋,确认系统日志已完成同步。他并未看那人背影,而是注视着地板上最后一片飘落的纸屑——它缓慢旋转着,边缘沾有一抹淡黄色污渍,像是某种工业润滑剂的残留。
沈昭华走到他身旁,站定。两人并肩而立,前方是尚未关闭的空气质量监测大屏,数字仍在跳动。
“已经移交。”她低声说,指尖轻敲平板边缘,那是他们约定的暗号——证据已进入国安追踪流程。
陈御风点头。他的视线越过人群,落在东区走廊尽头的一扇检修门上。门缝下方,有极细的光纤线一闪即没,像是被人迅速收回。
他抬起右手,用拇指在掌心写下三个数字:073。这是周子豪团队专用的反向溯源编号前缀。
远处,闭幕式音乐开始试音,低沉的旋律在展厅回荡。记者群仍未散去,镜头不时扫过主展台方向。
沈昭华微微侧头,发簪上的翡翠在光线下流转温润色泽。她没有再说话。
陈御风的手仍插在夹克口袋里,指节因握紧芯片而微微发白。系统界面再次震动——【检测到同频信号残余脉冲,持续时间0.8秒,来源无法定位】。
他缓缓呼出一口气,目光锁定那扇刚刚关闭的检修门。门把手下方,一抹新鲜划痕正对着监控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