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信号在量子信道闭合的瞬间被激活。陈御风的手指尚未从全息控制台移开,酒泉基地的加密数据流已穿透三层防火墙,直接注入系统底层。三组频段波动呈螺旋状叠加,与赵天翔U盘中那段未解码的残余代码完全吻合——“c计划”不是预警,是启动。
他没有转身,也没有发出任何语音指令。思维刚触及系统界面,飞行贡献值便自动清零,系统权限跃升至战略级。一道无形指令经由北斗-42号卫星跳转,接入太平洋上空海拔两万米的“苍鹰-7”无人预警平台。该平台搭载的曲率谐振腔由“龙鳞-3”复合材料包裹,内部储存着过去三个月累积的反物质储能单元。
美军三个航母战斗群的位置信息同步浮现。尼米兹号战斗群已越过宫古海峡,雷击号电子战舰开启AN\/SpY-6雷达阵列,扫描频率锁定月球轨道中继卫星下行链路。其舰载AI正在生成五代机隐身特征模拟群,虚假目标数量已达四十七个,正试图干扰我方空间感知网络。
陈御风调出前世最后一次试飞F-35b时记录的电子特征数据库。那场任务中,他曾凭借发动机喷口热流扰动的细微差异,在强干扰环境下识别出敌方伪装集群。此刻,这些参数与系统提供的未来战场AI模型融合,仅用0.8秒便解析出美军模拟信号中的频率漂移漏洞——所有虚假目标的相位调制均存在0.07微秒的周期性延迟。
指令下达。“苍鹰-7”释放预充能单元,曲率谐振腔进入临界态。环形电磁脉冲以光速扩散,波前携带引力畸变效应,穿透电离层后分裂为多频段压制波。第一层覆盖S波段雷达通信,第二层干扰x波段火控系统,第三层直接作用于舰载惯性导航陀螺仪。
三分钟后,尼米兹号指挥舱内雷达屏幕全面雪崩。SpY-6阵列反馈信号中断,宙斯盾系统误判为太阳耀斑爆发,自动切换至备用模式。但备用系统的陀螺仪已因磁场共振出现角速度漂移,导致整套防空体系将太阳影像识别为高速逼近目标。火控计算机发出红色警戒,多个发射单元进入待命状态。
与此同时,里根号战斗群的舰载机联队正准备起飞。六架F\/A-18E已滑至甲板前端,飞行员接收到塔台“紧急中止”指令时,引擎推力已提升至75%。由于通信链路被切断,塔台无法发送二次确认,只能通过灯光信号传达命令。一名飞行员误判信号含义,继续推进油门杆,前轮抬起瞬间,主控系统突然断电,飞行电脑黑屏,起落架安全锁自动锁定,飞机被迫原地停滞。
远在印度洋的俄亥俄级核潜艇“怀俄明”号正潜行于海面下三百米。其被动声呐阵列捕捉到一段异常信号——并非通过水介质传播,而是经由海底量子光纤节点定向投送。解码后,一段中文语音清晰浮现:“贵方已进入我方曲率防御圈,请立即终止所有进攻性动作。”声音未经过压缩,语调平稳,无背景噪声,仿佛说话者就在艇内。
艇长立即下令关闭所有主动探测设备,战术显示屏上的攻击预案被手动撤除。副官试图向上级请求指示,却发现高频通信频道全部被未知信号占据,回传数据包在离开潜艇十米后便消失无踪。
陈御风站在联合国总部西侧观景平台,左手腕上的机械表指针轻微震颤。表面那道划痕在夕阳斜照下泛出冷光,与自由女神像火炬的反光形成一条直线。他的视野中,歼-20隐形无人机正沿港口航道低空飞行,航迹灯划出一道稳定蓝线,与紊乱的美军舰队雷达轨迹截然相反。
系统界面浮现出金色提示:【检测到“曲率防御圈”首次实战部署成功,奖励:引力透镜校准算法】。该算法可实现对深空目标的亚毫米秒级定位,适用于星际导航系统构建。陈御风未做确认动作,算法已自动嵌入酒泉基地主控程序,等待下一步调用。
此时,太平洋战区监测数据显示,三个美军战斗群均已开始转向。尼米兹号以十五节航速退出第一岛链,里根号放弃原定演习计划,福特号战斗群甚至未等舰载机回收完毕,便启动全舰电力管理系统,切断非必要负载,进入高速撤离模式。
深海中,“怀俄明”号潜艇缓缓下潜至四百米深度。艇内静默无声,所有人员停止非关键操作。声呐兵盯着耳机,突然发现外部信号再次变化——不再是语音,而是一串极低频脉冲,间隔精确为1.618秒,恰好对应斐波那契数列比值。
他摘下耳机,抬头看向艇长。后者正凝视舱壁上的深度计,指针停在403米。
陈御风指尖轻敲控制台边缘,一道新的数据包正通过量子纠缠通道向酒泉基地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