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穗穗猜到方元折返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崔霆是否会回京。
方元叮嘱她几句话,不过是顺带。
不过,崔穗穗并没有拆穿他,而是让开一步,将他重新请进了前院待客的客厅。
“方大人请。”
方元微笑着跟了上去。
崔穗穗请方元坐在了主位上,自己坐在下首的位置。
她问:“不知方大人要叮嘱我什么事呢?”
方元看向崔穗穗道:“殿下想要在荣县推广高产量粮食,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推广呢?”
崔穗穗想了想道:“今年石头岭收获的粮食可以作为明年的粮种。”
“想要一下子在全县推广会有难度,粮种不够。不过,可以先在石头岭附近的几个村子推行。”
“其他村子若想要种植出高产量的粮食,可以派出村长或者村民先来石头岭学习种植方法,然后再用我培育出来的粮食做种子种植。”
方元闻言点了点头,他略做沉思后道:“石头岭的村长年龄大了,本官想要换一个年轻有为的村长协助你处事,你觉得如何?”
崔穗穗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不过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所以拖到了现在。
眼下方元主动提起,她自然不会拒绝:“方大人做主就好。”
方元沉吟一瞬,又问:“你心底可有合适的人选?”
要崔穗穗选的话,她觉得沈三、沈二岭和李树田都挺合适。
想到沈守义最开始对她的照顾,她道:“我觉得沈二岭不错。”
为什么不选沈大岭,而是选沈二岭呢?
因为沈大岭也是个老好人。
反之,沈二岭知进退,比他爹和大哥要清醒许多。
不看最初沈守义对她照顾的情分,其实最好的选择是沈三。
沈三和胡婆子母子二人,自她来到此界以后,就没有拖过她的后腿,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义无反顾的站在她身后。
方元听见崔穗穗说出‘沈二岭’三个字,并没有点头应下,反而笑着道:“这样啊!本官倒是觉得沈三更合适当石头岭的村长。”
“一则他年轻脑子灵活,二则学东西也快。”
方元伸出手指轻敲着茶几,一脸兴味的观察崔穗穗的神色,却发现她依旧十分稳,脸上没有露出丝毫情绪。
于是,他又继续道:“毕竟未来的石头岭村长,不能是个不识字的人。沈三年轻,未来有更多的可能性。”
崔穗穗则面不改色的抬头看向他:“不愧是大人,思虑如此周全,倒是我短视了。”
“不管是何人来当这个村长,我都听大人的。”
方元轻笑一声,心道:“好狡猾的小女子。”
倒是将他推出去做了挡箭牌,毕竟她选的新村长是沈二岭,而他选的沈三。
沈守义一家人知晓此事,也无法苛责她。
不过,为了殿下的大事,他做一次她的挡箭牌也无所谓。
于是,他又笑道:“至于青龙村那边,我会亲自挑选出一名新的村长,今后与沈三一起,协助你办事。”
不仅石头岭要换新村长,青龙村那边也要跟着一起换,如此才更有说服力。
“青龙村那边要换何人?”崔穗穗好奇的问。
毕竟,这段时间她和赵全沟通起来还挺顺利的。
方元看向崔穗穗道:“这人你也见过,是赵全的小儿子赵围,之前旱灾,青龙村全村逃荒之时,他被留在了荣县的书院。”
“他已经考了三次秀才未过,自己放弃,回村种地。”
崔穗穗对赵围颇有印象,因为他读过书,在一群农人里,显得特别文质彬彬,温润有礼。
因为常年不劳作的缘故,他长得白净,面容也十分清秀。
崔穗穗道:“原来是他啊!”
方元斜睨她一眼,见她眼神清明,并没有其他异样之色,不知为何稍微松了一口气。
他轻咳一声,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崔穗穗:“这是给你的。”
崔穗穗上前接过信,看见上面熟悉的字迹,心忽然漏跳了一拍。
然后就听见方元道:“劳烦崔姑娘将如何推广高产量粮食的方法,写一份书面章程给本官,本官还需要上报殿下。”
“你若是有信需要送回京,本官也方便帮你捎带一程。”他明示道。
崔穗穗将信收回袖子里,对着方元应道:“是,不知道大人什么时候需要这份章程?”
方元想了想道:“三日后吧!本官让宋青亲自来取。”
说完,他起身往外走:“好了,本官这次真的要回县城了,崔姑娘不必相送。”
话虽如此说,崔穗穗还是将方元送到了府门口。
见方元走远,崔穗穗才回到自己院子,拆开了萧翊写给她的信。
信上开头‘穗穗’二字,他似乎犹豫了许久,落笔着墨比其他字更重一些。
然后是一滴墨点,和寥寥几个字。
“我在京都一切安好。”
落款:萧翊。
崔穗穗盯着这封信看了许久,然后将信纸叠好,重新塞进了信封里,找了个木匣子放好。
三日后。
宋青前来拿章程时,并没有收到崔穗穗的回信。
他问崔穗穗:“崔姑娘,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他来此之前,被大人交代了几遍,务必要将崔穗穗的回信拿回去。
但崔穗穗给他的只有章程,哪里有什么回信?
“大人只让我写了章程。”意思是她没有忘。
宋青无法,只得拿着章程回了县城。
又过了两日,石头岭和青龙村换了新村长,大家议论纷纷。
有人恭喜二人年纪轻轻就当了新村长,也有人背后说闲话,当然这些闲话无人在意。
毕竟两个村子的新村长都是县令大人亲自挑选的。
这日。
沈三和赵围结伴前来拜见崔穗穗。
崔穗穗在前院书房接待了他们。
孙芸给三人上了茶,就默默地退出书房,在门外候着。
崔穗穗和沈三、赵围的谈话并不避开孙芸,直接了当的道:“秋收已经结束,村里的粮食除了交完税、留足自家吃用外,剩余的都要留作明年的粮食种子。”
“其他村子想要粮种,可以找村民们购买,按照荣县的市场价格出售即可。”
沈三和赵围点头应下,又听见崔穗穗说道:“冬季需要种植的冬小麦种子,我暂时只对石头岭和青龙村村民开放售卖。”
“你们两人尽快统计好数量,然后找我购买粮种,我会以市场价售卖给你们。”
二人没有意见,再次点头。
沈三本来就十分信任崔穗穗,她的话,他不会不听。
至于赵围,则是被方元提前打过招呼,村里庄稼种植方面的事,都要听崔穗穗的安排,所以也没有意见。
崔穗穗见两人这般配合,以后只要同村长沟通,村长再去和村民沟通,省下她不少事,她十分满意。
这时,崔府大门口传来喧闹声,只听有女子在外面大哭大闹道:“叫沈南山出来!”
三人闻声一愣,毕竟崔明晏认祖归宗后,村里几乎没有人这样称呼他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