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里的萝卜汤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蒸腾的热气在天花板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陈砚舟伸手将炉火调小,指尖刚离开旋钮,窗外突然一道惨白的闪电劈下,紧接着炸雷在头顶轰鸣,整条街的灯光应声而灭。
店里瞬间陷入黑暗。
只有远处路灯透过雨幕投来微弱的光,勉强勾勒出几张惊疑不定的脸庞。角落里传来小孩受惊的哭声,随后是椅子在地面上拖动的声响。
沈君瑶第一个站起身,手已经按在腰间的战术笔上,目光锐利地扫向门口。唐绾下意识摸出相机,快门声在黑暗中清脆地响起。余昭昭柔声安抚着邻座受惊的孩子,宋小满悄无声息地退到后厨门口,右手轻轻搭在刀柄上。阿阮依旧安坐原处,只是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敲了三下。
陈砚舟转身走向墙角的储物柜,拉开抽屉,取出三盏充电应急灯。啪嗒两声,蓝白色的冷光顿时照亮了操作台。他将其中一盏递给沈君瑶:“拿到前厅去,稳住客人。”
“评审团来了。”阿阮突然低声说。
陈砚舟回头。三个穿着深灰色风衣的人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领头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里拿着记录本,目光直直落在灶台上。
“暴雨夜,停电,你们还营业?”老者开口,声音平淡得不带一丝情绪。
“灯没了,饭还能做。”陈砚舟拧开炉灶的阀门,“要吃就坐,不吃请让路。”
三人不再多言,默默靠墙坐下。老者翻开本子开始记录。
唐绾悄悄靠近沈君瑶,压低声音:“真是米其林的?”
“袖口有暗标。”沈君瑶轻声回应,“三星以上评审才有的银线刺绣。”
“他们怎么偏偏挑这天来?”
“就是冲这天来的。”陈砚舟在洗面盆前蹲下,“越难熬的日子,越能看出一家店能不能活。”
他抓起一把细如发丝的银丝面扔进沸水,三滚三醒,动作行云流水。捞出控干后倒入大碗,依次加入芝麻酱、虾子油、葱霜,最后撒上炒得金黄酥脆的面包糠。应急灯的冷光照耀下,面条泛着细腻的光泽,宛如洒满了星光。
“星光拌面。”他端起碗,走到主评审面前轻轻放下。
老者没有立即动筷,先是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才夹起一撮面条,送入口中。
他的手突然顿住了。
眼睛缓缓闭上,呼吸变得绵长。当他再次睁眼时,眼角竟有些湿润。
“你……加了什么?”他声音微颤。
“什么都没加。”陈砚舟平静地说,“我只是记得,人最难熬的时候,最需要一碗温热的面。”
老者低头凝视着碗中的面条,许久没有说话。最后他在评分表上郑重写下两个字:五星。
身后的两名评审交换了一个眼神,也跟着落笔。
沈君瑶轻轻松了口气,将战术笔收进制服内袋。唐绾迅速拍下评审签字的画面。余昭昭露出欣慰的笑容,轻轻鼓掌。宋小满从后厨走出,端来几杯温水。阿阮依旧安坐,但手指已经从桌面上移开,滑开了平板电脑。
她低头看向屏幕,瞳孔猛地收缩。
陈砚舟走过去,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
码头,旧港区,凌晨一点半。热成像显示几十个红点正在集结,中间一辆冷藏车正在装货。坐标位置与王虎上次炼毒汤的地下灶在同一区域。
他转身接过评审递来的正式证书,双手展开。
纸面光滑,烫金字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五星标志格外醒目。
店里突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将证书放在操作台上,熟练地折了三下,又翻了个角,很快折成一只精致的纸船。然后走到门口,推开被雨水浸湿的木门。
门外积水已经漫过门槛。他蹲下身,将纸船轻轻放入排水沟。
水流推着纸船缓缓前行,船头在雨水中微微晃动,却没有倾覆。
“让潮水带去我们的答案。”他说。
身后一片寂静。
评审团站起身,主评审摘下帽子,朝他微微鞠躬。另外两人也跟着行礼,然后默默离开。
阿阮收起平板,走到他身边。“我已经通知港口监控组,但警方响应需要时间。”
“不急。”陈砚舟目送着纸船远去,“他们今晚不会动手。”
“为什么?”
“因为雨太大,货不好运。”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水渍,“而且王虎不信邪,他总觉得得挑个‘好日子’。”
沈君瑶走过来,递上干毛巾。“你还真把证书给折了?”
“纸而已。”他擦了擦手,“五星不挂在墙上,挂在锅里。”
唐绾翻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忽然抬头。“网上已经炸开锅了。有人拍到评审鞠躬的画面,标题都起好了——《暴雨夜,他们为一碗面弯腰》。”
“别发。”陈砚舟说,“现在热度越高,明天来的麻烦越多。”
“可这是你的荣誉!”
“荣誉不是给别人看的。”他走进店里,重新系上围裙,“是让自己知道,哪怕断电下雨,也能把饭做好。”
宋小满在清理灶台。“明天菜单改吗?”
“不改。”他说,“照常开门,菜也不换。”
“可今天是大事。”
“大事过后更要平常。”他拿起汤勺,“越是这时候,越不能乱。”
阿阮忽然轻笑一声。“你知道刚才那艘纸船,卫星拍到了吗?”
“拍到了就拍到了。”他搅动着锅里的汤,“反正也不是给谁看的。”
唐绾还想说什么,手机突然响起。她看了一眼,眉头紧锁。
“主编来电。”她说,“要求压稿。”
“什么稿?”
“我准备发的监听器调查。”她盯着屏幕,“说内容敏感,暂时不能发。”
陈砚舟停下搅汤的动作。
“几点打的电话?”
“三十秒前。”
“在他打来之前,有没有收到别的消息?”
“有。”她滑动屏幕,“十分钟前,有个陌生号码发来一张照片——是我们店后窗的通风管,角度很近。”
“有人在监视你。”陈砚舟说,“主编接到压力了。”
“那怎么办?”
“你不发,自然有人发。”他把汤勺放回锅边,“你把底片交给阿阮,她有办法让东西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阿阮点头。“加密上传,三级跳转,源头不可查。”
“可这样你会得罪更多人。”唐绾担忧地看着她。
“我早就得罪完了。”阿阮轻轻晃了晃铜铃铛,“家族说我搞砸收购案,董事会要查我。反正都在黑名单上,多一条少一条没关系。”
陈砚舟笑了笑。“那就这么办。”
他转身打开冰箱,取出一块新鲜的猪油。切下一小块扔进锅里,待油化开后加入葱段,小火慢炸。浓郁的香气很快在店内弥漫开来。
“做点葱油面。”他说,“夜里冷,大家都吃一口暖暖身子。”
沈君瑶帮忙摆好碗筷。余昭昭去储物柜翻找红糖姜茶。宋小满熟练地切着葱花,手法稳得不似二十岁的年轻人。阿阮坐在角落,平板再次亮起,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敲击。
唐绾站在门口,望着门外连绵的雨幕。
排水沟里的纸船早已不见踪影。
她掏出相机,对着空荡荡的路面按下快门。
快门声落下的瞬间,陈砚舟正将最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