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屿的叩击信号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涟漪散去后,留下的是更深的寂静与等待。林夕不敢再点燃煤油灯,只能在绝对的黑暗中,靠着书桌,耳畔似乎还回响着那代表“等待”的摩斯电码。“留在原地。保持待命。”
这八个字是希望,也是煎熬。她不知道周屿下一步会做什么,需要等多久。时间每流逝一秒,沈延清在“穹顶”手中就多一分危险,而她手中的U盘数据就多一分过时的可能。
她不能真的只是“待命”。周屿给她争取到了宝贵的安全窗口,她必须利用起来。
黑暗中,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张抄录了密钥线索的纸张。粗糙的纸面,冰冷的墨迹,那些看似无意义的字符在她脑海中反复排列组合。
“F1A9c3…” (不完整哈希值)
“Salt: wxSd@1987#”(盐值)
“EndlessLoop”(提示?模式?)
还有韩博明最初留下的那个片段:“wxSd__EndlessLoop”。
大小写差异……“wxSd”与“wxSd”……这仅仅是书写习惯,还是有意为之的区分?沈巍山笔记里用的是小写“x”和“d”,而韩博明传递信息时用了大写。这在密码学中,意义可能完全不同。
“Salt”值是“wxSd@1987#”,这像是一个固定的基础参数。那么,“F1A9c3…”这个不完整的哈希值,很可能就是基于这个“Salt”和某个原始密钥(或许是“”这个日期?)通过特定算法(“EndlessLoop”可能指代该算法)计算出来的结果的一部分。
这个计算结果,可能就是最终解密U盘所需完整密钥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验证信息。她现在缺少的,是那个能够与“Salt”结合生成完整哈希值(从而推导出密钥)的 “密钥种子”(Key Seed)。
这个“种子”会是什么?是沈巍山个人的某个密码?是“普罗米修斯计划”的某个内部代号?还是……与沈延清相关的某个信息?沈巍山在最后时刻,思维必然围绕着儿子和未竟的研究。
她的手指在黑暗中划过蓝皮书冰冷的封面。忽然,她想起黑色日记本里,沈巍山提到韩博明时用的那个“韩”字,以及提到赵启明时用的“赵”字。他习惯用姓氏的首字母缩写?
那么,“wxSd”……“w”是沈巍山的“巍”(wei)?但拼音首字母是w,后面跟的“xSd”又是什么?“x”可能是小写乘号或连接符?“Sd”难道是……“延清”(Yan qing)?不对。或者是……“圣地”?不通。
另一种可能,“wxSd”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是某个名称或项目的缩写。沈巍山和赵启明合作的“普罗米修斯计划”(prometheus)?首字母是p,不符。她苦苦思索,头痛欲裂。在密码学的迷宫里,她像一个没有地图的盲人。
就在这时,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细节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沈巍山在那张给幼年沈延清的照片背后的题字!
“给我的延清,愿你的世界,永远纯净如初。——父,巍山,于其两岁生辰。”“于其两岁生辰”!沈延清两岁生日!
她猛地站起身,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那个金属盒,颤抖着取出那张黑白照片,翻到背面。虽然看不见,但她能清晰地回忆起那行字的每一个笔画。
沈延清的两岁生辰!那是哪一年?她快速心算。沈延清现在的年龄……他的生日……他两岁时,对应的年份正是——1987年!
1987!这个年份在韩博明的信息里也出现过!“wxSd__EndlessLoop”!,她之前只关注了日期,却忽略了年份!现在想来,这极有可能就是沈延清的两岁生日日期!1987年7月23日!那么,“wxSd”或者“wxSd”……
一个大胆的、近乎直觉的猜测涌现:“w” 代表 “巍”(wei),”x” 是连接符或代表未知\/变量,”S” 代表 “山”(Shan),”d” 代表……“清”?不对,沈延清的“清”拼音是qing。或者是“诞”(dan)?生辰的诞?
不,或许更简单。“wxSd” 就是 “巍山” 和 “清” 的某种混合编码!“w” (wei), “S” (Shan), “d” ( qing 中的 ‘g’ 发音弱化或某种变体?) 这解释有些牵强。
又或者,“wxSd” 根本就是 “巍山” 和 “延清” 的某种组合密码?代表父子传承?那么密钥种子,很可能就与沈延清本人密切相关!
沈巍山在设置最终的后手和警告时,极有可能使用了他最珍视、也最不可能被“他们”轻易猜到的元素——关于他儿子沈延清的信息!
这个“密钥种子”,会不会就是沈延清的名字?或者他的生日?甚至是……他幼年时的某个昵称?某个只有父亲才知道的特征?
林夕感到一阵战栗。如果这个猜测接近真相,那么能最终解开U盘,揭露“穹顶”秘密的钥匙,竟然一直就系在沈延清自己身上!而他现在,却身陷囹圄,正在成为“催化剂”的实验体!
这是一种何其残酷的巧合,或者说,是沈巍山早已埋下的、充满悲怆色彩的伏笔。
她将“沈延清”、“延清”、“Yanqing”、“”等所有能想到的与沈延清相关的信息,都列为可能的“密钥种子”。她缺乏计算工具,无法验证,只能将这些想法牢牢记住。
现在,她有了更具体的推测方向。她需要将这一切告诉周屿。周屿拥有计算能力和资源,或许能够基于“Salt: wxSd@1987#”和她提供的这些可能的“密钥种子”,结合“EndlessLoop”的算法提示,进行暴力破解或更精准的推算。
她将这张写满了猜测和线索的纸,小心地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这薄薄的一张纸,此刻重若千钧。
她抬起头,透过绝对的黑暗,仿佛能望穿厚厚的土层和岩石,看到远方那个正在承受苦难的身影。沈延清,坚持住。打开牢笼的钥匙,或许就在你自己身上。而我们,正在拼尽全力找到它。
庇护所内,林夕在黑暗中静静等待,如同蛰伏的种子,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她手中紧握的,已不仅仅是数据和线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跨越了时空的寄托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