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夸大其词,但何雨柱从她眼中看到了久违的、属于专业领域的锐气与神采。
他知道,稳了。
一周后,正式的调令下来了。
苏青禾被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筹)同时聘任,职称定为副主任医师,主要在研究所开展基础研究和疑难病例会诊,同时每周在市一院心内科出门诊并参与重要手术。
这个消息,在小小的轧钢厂医务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同事们纷纷向苏青禾表示祝贺,眼神中充满了羡慕与敬佩。
李怀德得知后,也难得地对何雨柱说了几句场面话,称赞他“娶了个专家媳妇,是为国家留住人才做了贡献”。
重返阔别已久的大医院和顶尖科研平台,苏青禾如同游鱼入海,迅速投入到繁忙而充实的工作中。
研究所给她配备了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和一名助手。
她重新拾起中断多年的心血管疾病药理与介入治疗研究,大量阅读最新的国内外文献(尽管外文资料依旧稀缺,但渠道已比过去畅通许多),着手整理自己过去的笔记和设想。
在医院心内科,她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诊断思路和沉稳的手术风格(主要作为一助或二助参与高难度手术),很快赢得了科室同事,尤其是那些同样经历过风雨、珍惜如今环境的老专家们的认可。
她那份留苏背景带来的、与国际略微接轨的视野,在此时显得尤为珍贵。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
这天,苏青禾接诊了一位从下面县医院转来的危重病人。
患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长期高血压,近一个月出现严重心绞痛,活动后明显加重,伴有呼吸困难。
县医院的诊断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用了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苏青禾仔细查阅了带来的病历和检查单,又亲自为患者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听着患者心脏那并不规律的跳动和肺底细微的湿啰音,她的眉头微微蹙起。
“苏主任,您看……”
陪同转院来的县医院医生小心翼翼地问。
“情况比较棘手。”
苏青禾放下听诊器,语气凝重,“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很不典型,疼痛放射范围广,对硝酸甘油反应差。心电图有动态改变,但心肌酶谱只是临界升高。我怀疑,可能不仅仅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那么简单,或许合并有其他问题,比如……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开口,或者存在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她的话让在场的几位本院年轻医生和县医院医生都露出了惊讶和些许怀疑的神色。
主动脉夹层?
这种疾病诊断困难,死亡率极高,在当时的检测手段下极易误诊。
“苏主任,是不是再观察一下,或者先用强化抗心绞痛和改善心功能的方案试试?”
一位本院的高年资主治医提议,语气带着惯有的谨慎。
苏青禾摇了摇头,目光扫过病床上因痛苦而面色灰白的患者,语气坚决:“不能再等。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血压有波动,随时可能发生猝死。必须立刻进行紧急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扫查主动脉根部和冠脉情况。同时,做好急诊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准备!”
她的果断与坚持,在略显保守的科室里激起了一丝波澜。
有人觉得她过于大胆,毕竟转来的检查单并未明确提示如此危险的诊断。
但苏青禾凭借其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一种近乎直觉的临床敏锐,力排众议,亲自协调超声科开通绿色通道。
结果证实了她的判断。
超声心动图清晰地显示,患者升主动脉内膜存在撕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假腔,并且已经累及了左冠状动脉主干开口!
这是极为凶险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诊断明确,一切争议烟消散。
医院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急救预案,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组迅速到位。
经过长达七八个小时的惊心动魄的手术,患者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术后,主刀的心外科主任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手术室,对一直守在外面的苏青禾竖起了大拇指:“苏主任,多亏了你!诊断太关键了!晚上一点点,人就没了!你这眼光,够毒!”
这一役,让苏青禾在市一院彻底站稳了脚跟。
“那个新来的留苏苏主任”,不再仅仅是一个背景符号,而是以其精湛的医术和敢于担当的魄力,赢得了真正的尊重。
类似的事情渐渐多了起来。
她总能从复杂的病情中抓住关键,提出独到的见解,无论是参与疑难病例讨论,还是指导年轻医生,都展现出深厚的功力。
她开始主持一些小型的科研项目,尝试将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相结合。
虽然工作繁忙,经常很晚才能回家,但她的精神状态却越来越好,整个人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何雨柱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他尽力分担家务,协调父母照顾好孩子,为妻子创造一个稳固的后方。
夜晚,当苏青禾带着一身消毒水味和疲惫,却眼神发亮地跟他分享医院里的病例、研究进展时,是他觉得最温馨踏实的时刻。
他看到妻子正在她所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实现着“医术仁心济世人”的抱负。
然而,就在苏青禾的事业逐渐步入快车道,家庭生活也平稳有序之时,一个周末的午后,唐秘书再次不期而至,出现在了纱络胡同七号院的门口。
这一次,他的神色不像以往那般仅仅带着公务性的沉稳,而是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没有过多寒暄,目光直接落在开门的何雨柱身上,语气低沉:
“雨柱同志,方便单独谈谈吗?是关于……可能涉及苏医生目前研究领域的一些……外部情况。”
何雨柱的心,猛地沉了一下。
他侧身将唐秘书让进院子,目光与闻声从书房走出的苏青禾担忧的眼神交汇。
新的波澜,似乎正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悄然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