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大亮,金色的阳光洒满小院,驱散了清晨的薄雾。
宋清越家的其他成员也陆续起身,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王掌柜如同往常一样,提着药箱,准备去给周于渊诊脉换药。他推开东厢房的房门,刚迈进去一步,就被屋内多出的那个陌生身影惊得顿住了脚步。
只见一个身形魁梧、目光锐利的劲装男子,如同守护神般肃立在周于渊身侧,那通身的气派和隐隐散发出的肃杀之气,绝非寻常仆役。
王掌柜行医多年,见过各色人等,心中立刻警铃大作,他稳了稳心神,看向周于渊,语气带着谨慎的探究:“周公子,这位是……?”
周于渊眼皮都未抬,似乎早已准备好说辞,语气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王老先生不必惊慌,这位是我的……贴身小厮,名叫尚武。昨夜才辗转寻到此地。”
“小厮?”王掌柜心下狐疑,面上却不显,只是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他一边上前为周于渊诊脉,一边暗自思忖:谁家小厮长得如此威武雄壮、眼神如电?这位周“商人”的来历,恐怕比他表现出来的要复杂得多,绝非寻常商贾。看来这小小的桃花源,是真的住进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另一边,宋清越正在厨房帮着母亲刘氏和翠翠准备早饭,她斟酌着用词,尽量轻描淡写地跟她们解释:“娘,翠翠,跟你们说个事。东厢房那位周公子,他家里的……下人,昨晚找过来了。”
刘氏正在灶台边忙碌,闻言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下人?找来了?那……周公子是不是要走了?” 她虽然觉得这位客人有些挑剔,但心地善良,还是关心着他的伤势。
翠翠也停下了洗菜的手,好奇地望过来。
宋清越连忙摆手:“不走不走!他伤得那么重,哪能马上走?他那下人说了,外面……呃,不太平,他们主仆还得在咱们这儿再住上一小段时间,养好伤再说。”
她刻意模糊了外面的危险,只强调养伤。
刘氏听了,倒是松了口气,朴实地说道:“不走也好,伤筋动骨一百天呢,他那么重的伤,确实不宜挪动。就是……咱们家这粗茶淡饭,怕是更不合他们胃口了。”
她已经开始发愁多一个人的伙食问题。
翠翠则乖巧地说:“夫人,姑娘,没事的,我多干点活就是了。”
宋清越心里暗自庆幸,幸好没把收了三百两“住宿费”和“诊金”的事情说出来,以她娘亲那耿直善良、不愿占人便宜的性子,怕是立刻就要让她把钱退回去。那可不行!这钱可是她冒着风险“捡”人,又费心费力救治应得的,更是桃花源未来发展的宝贵资金!
“娘,翠翠,那就辛苦你们多照顾一下他们的吃喝了,还是老规矩,尽量单独做,干净些。”
宋清越交代完,便赶紧拉着阿进溜出了家门,借口要去荷塘放鱼苗。
走在通往荷塘的乡间小路上,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路边的野草挂着露珠。
阿进沉默地走在一旁,眉头微蹙,似乎心事重重。走了好一段,他才忍不住压低声音开口:
“姑娘,你说……那位王爷,还有他那个侍卫,待在咱们这儿,真的安全吗?”
他回想起尚武那锐利如刀的眼神和周身那股迫人的气势,心里总有些不安,“我看他那侍卫,绝非善类,手上怕是沾过不少人命。他们招惹的仇家,感觉也厉害得很……”
宋清越折了一根狗尾巴草在手里晃悠,闻言叹了口气:“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安不安全。但事已至此,总不能现在把人赶出去吧?那跟直接把他往刺客刀口上送有什么区别?”
她顿了顿,想起之前打听来的零星消息,分析道:“不过我听说,这位雍王周于渊,在西北边境是实打实立过赫赫战功的,好几次带兵击退了犯境的敌人,保境安民。
想来,基本的道义和底线应该还是有的。我们于他有救命之恩,他总不至于恩将仇报,反过来害我们。
等他伤好了,他们的人把外面的麻烦解决掉,自然就会离开。到时候,桥归桥,路归路,他跟我们就没啥关系了。”
阿进听了,觉得有理,点了点头,但随即又想到另一层,不禁感慨道:“说来也是唏嘘。姑娘您看他,堂堂一个亲王,金枝玉叶,还在战场上立下过大功,按理说应该在京城享受荣华富贵才对。结果呢?不但被派到这岭南烟瘴之地来就藩,一来还差点把命丢在半路上。”
宋清越也颇有同感,接着话头道:“可不是嘛!而且你想想,岭南这边,除了咱们去过的雄南县还算风调雨顺,其他地方,像怀远县,去年涝今年旱,听说很多地方农民连种子都没能顺利种下去,饥荒不断,流民四起。
他这个时候来就藩,简直就是来接个烫手山芋!命是捡回来了,可等着他的,是一堆烂摊子,既要应对潜在的刺杀,还得想办法赈灾安民,稳定局面……想想都觉得头疼。”
她摇了摇头,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同情,“这么一看,这位爷,其实也挺惨的。表面风光,内里的艰难,只怕比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还要多。”
两人说着话,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那片广阔的荷塘边。初夏的晨光下,新生的荷叶舒展着嫩绿的圆盘,稀稀疏疏地铺在水面上,显得生机勃勃。
宋大川、刘叔、大牛、王大力等人早已等在那里,孩子们也来了不少,围着圈鱼苗的地方兴奋地指指点点。
“越越,阿进,你们来了!就等你们了!” 宋大川笑着招呼道。
“来了来了!” 宋清越暂时将关于那位“悲惨”王爷的思绪抛到脑后,脸上露出明媚的笑容,快步走向荷塘边。
她蹲下身,仔细看了看木桶里依旧活蹦乱跳的鱼苗,满意地点点头。
“大家辛苦了!咱们现在就把这些鱼苗放到荷塘里去!” 宋清越站起身,声音清脆地指挥着,“小心些,用木瓢连水带鱼一起舀起来,轻轻放进水里,别伤着它们!”
在宋清越的指挥下,众人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阿进和大牛用大木瓢舀鱼,宋清越和孩子们小心地将鱼苗送入水中。
看着一尾尾银色的小生命摇头摆尾地融入宽阔的荷塘,迅速消失在莲叶之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喜悦。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也洒在忙碌的村民身上,温暖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