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坊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
云逸子暂居的小院内,灵气氤氲,却透着一种异样的凝滞。
他面前悬浮着一面古旧的铜镜,镜面布满裂纹,光泽黯淡,正是几日前百草宗青木真人带来的那件“棘手之物”——据说乃是某位古修遗府中所得,内蕴灵光已近乎湮灭,宗内几位炼器长老皆束手无策。
此镜非同寻常,并非攻防之宝,而是一件罕见的“溯影镜”,能照见事物过去残留的些许影像碎片。
青木真人知其玄妙,欲修复之以探寻一株失传灵药的生长环境,这才求到云逸子头上。
这面溯影镜结构极其精妙繁复,核心镜纹近乎完全断裂,材质灵性流失殆尽,比之前修复的“流萤剑”难度高出何止十倍。
更关键的是,云逸子隐隐察觉,镜中残留着一丝极淡却无比悠远古老的气息,与当今炼器手法迥异,贸然动手,不仅可能彻底毁掉古镜,甚至可能引动未知反噬。
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也是潜在的巨大机缘。
云逸子屏息凝神,【破妄神瞳】催至极致。
古镜内部那错综复杂、如同星辰轨迹般玄奥的镜纹脉络,在他识海中缓缓铺开。
大部分脉络已黯淡如死灰,唯有最核心处,一点微若萤火的灵光仍在顽强闪烁,维系着镜体不散。
他并未急于注入法力,而是以自身温和的仙灵之气(混沌之气转化)为引,如丝如缕地探入镜中,并非修复,而是细细感知那点核心灵光的波动频率,感受那古老气息的韵律。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他额角渐渐渗出细密汗珠。
突然,他心念微动。
这古镜的炼制理念,竟隐隐暗合“万物有灵,溯本归源”的自然之道,与他从本体处体悟的混沌化生之理有某种奇妙的共鸣。
或许,修复此镜的关键,并非强行接续断裂的镜纹,而是……“唤醒”那点本源灵光,让其自行“生长”修复?
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近乎悖逆当今炼器常识。
但云逸子凭借【逆天悟性】,觉得此路或可一试。
他改变策略,不再试图去修补那些断裂的纹路,而是将全部心神与仙灵之气,集中灌注向那点核心灵光。
过程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模拟着那古老气息的波动,以自身道韵温养、滋养那点灵光。
起初,灵光毫无反应。
云逸子不急不躁,心神空明,持续灌注。时间一点点流逝,院外日头偏西,月色初升。
就在他仙灵之气消耗近半,心神亦感到疲惫之时,异变突生!
那点核心灵光仿佛久旱逢甘霖,猛地跳动了一下,旋即如同种子发芽般,开始主动吸收云逸子灌注的仙灵之气,并散发出一种欢欣、孺慕的微弱意念!
紧接着,更惊人的一幕出现:那点灵光竟自行延伸出无数比发丝还细千百倍的金色光丝,沿着原本断裂的镜纹轨迹,缓缓蔓延、交织!
这些新生长的“镜纹”,比原有的更加灵动、更加契合镜体当前的状态,仿佛枯木逢春,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云逸子心中震撼,知道自己赌对了。他稳住心神,继续提供能量,引导而非控制这个过程。
古镜表面的裂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合,黯淡的镜面逐渐焕发出一种内敛温润的光泽,一种玄而又玄的“溯影”道韵开始弥漫开来。
然而,就在古镜即将彻底复苏的刹那,镜面之上,竟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幅极其模糊、一闪而逝的画面:似乎是一片云雾缭绕的仙境,一株参天古树的虚影若隐若现,树下仿佛有两道稚嫩童子的身影嬉戏……
这画面出现得极快,消失得也极快,若非云逸子神识高度集中,几乎无法捕捉。
但他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古树的气息……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给他一种难以形容的浩瀚与古老之感,远非寻常灵根可比!还有那两道童子身影,看似寻常,气机却纯净得不可思议。
就在云逸子修复完成,古镜光华内敛,化作一面看似普通却道韵盎然的铜镜落入他手中时,小院外忽然传来两道清越的童子声音:
“院内可是云逸仙师当面?”
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地传入院中,带着一种天然的灵动与超然。
云逸子心中一动,整理了一下衣袍,推开院门。
只见月光下,站着两个粉雕玉琢、头扎棕角的童子,约莫七八岁模样,身穿淡青色道袍,眼神清澈明亮,周身灵气充盈,竟已是仙体!
修为虽看不真切,但那份纯净无瑕的道基,令云逸子也暗自惊讶。
两名童子见云逸子出来,齐齐拱手,礼仪周全,不卑不亢:“仙师有礼。我二人乃万寿山五庄观清风、明月。
奉家师之命,游历途经此地,感应到有同道施展妙法,引动‘溯源’道韵,与我家观中一脉颇有渊源,特来拜访。”
五庄观!
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
云逸子心中巨震,面上却依旧平和,还礼道:“原来是五庄观高足,贫道云逸子,失敬。些许微末伎俩,竟能惊动二位仙童,惭愧。”
那名为清风的童子笑道:“仙师过谦了。方才那‘溯本归源’的炼器手法,甚是玄妙,非深谙自然生发之道者不能为。
家师常言,天下妙法,各有其源,遇有缘者,当结善缘。”
他目光落在云逸子手中那面古镜上,闪过一丝讶色,“此镜……似乎沾染过一丝我万寿山外围的草木灵韵,看来与仙师果然有缘。”
明月童子接口道:“正是。我二人欲返观中,仙师若得闲暇,日后可来万寿山一叙,观中正有一批‘甲木菁华’将熟,或可与仙师交流些培育灵植、点化器灵的心得。”
这并非正式的请柬,更像是一种随口的、善意的邀请。
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非同小可!
五庄观的门槛何其之高,等闲仙神难入其门,如今竟主动向云逸子发出了交流的讯号!
云逸子心念电转,瞬间明了。
并非他修为多高,而是他修复古镜时展现出的、暗合自然生发之道的“理念”,引起了镇元大仙一脉的注意。
这面古镜或许曾流经万寿山附近,沾染气息,成了引子。
这是机缘,更是考验!
若应对得当,或可借此接触地仙顶层的圈子,获得难以想象的益处;若稍露破绽,引起怀疑,后果不堪设想。
他压下心中波澜,坦然笑道:“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道德高隆,贫道心向往久矣。若能得闻大道,自是幸事。
待贫道处理完此地俗务,若有缘法,定当亲赴万寿山,向大仙请益,与二位仙童论道。”
清风明月见他气度从容,应答得体,眼中笑意更浓。
又寒暄几句,言说还需继续游历,便化作两道清风,消失在天际,仿佛从未出现过。
云逸子站在院中,手握温润古镜,望着童子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
月光洒落,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清辉。
五庄观……地仙之祖……这突如其来的仙缘,如同一石投入平静湖面,在他心中荡开层层涟漪。
西牛贺洲的棋局,似乎因为这两位童子的出现,变得更加深邃莫测了。
而这番机缘,也通过无形联系,让混沌中的悟空本体,感知到了那源自开天辟地之初的、磅礴古老的先天乙木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