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露营的轻松惬意如同一个短暂的休止符,随着梧桐树叶几乎落尽,期末的脚步也日益临近,校园里的空气重新弥漫起紧张的学术氛围。然而,就在各类考试复习提纲发下来的同时,另一则消息也在系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全国大学生“展望杯”水产品加工与创新竞赛的通知,正式张贴在了水产学院的公告栏上。这项赛事级别高、影响力大,获奖证书对未来考研或就业都颇有分量,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
下课铃声刚响,周凯就像一阵风似的冲回307寝室,手里挥舞着一张从公告栏前抄录的笔记。
“兄弟们!机会来了!‘展望杯’!全国性的!”他兴奋地嚷嚷着,把笔记拍在桌子上,“水产品加工、保鲜技术、新产品开发都可以报名!获奖有奖金,还能加创新学分!”
赵强凑过来看了一眼密密麻麻的要求,顿时蔫了半截:“啊?又是搞研究写报告啊?俺还以为是什么钓鱼大赛呢……这玩意儿比理论力学还让人头大。”
李文博却扶了扶眼镜,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这个竞赛很有价值。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尤其是对水产品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方向,符合当前产业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他立刻开始分析往届获奖作品的选题和技术路线。
陈遇看着通知,心中也是一动。这是一个将平时所学,尤其是将“旭遇”工作室在材料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思考,尝试向更广泛的水产领域拓展的好机会。也许能找到“虎煌”材料在水产装备(如养殖网箱部件、运输箱体、钓具之外的渔具)上的新应用点,或者仅仅是参与产品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锻炼。
“我觉得可以试试。”陈遇开口,“不一定非要多么高精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保鲜技术改进,或者一个新口味鱼糜产品的设计,只要想法巧妙,数据扎实,就有机会。”
“看!还是老陈有眼光!”周凯立刻附和,“我都想好了,我们可以组队!老陈你负责核心创意和技术把关,文博哥负责数据分析和理论支撑,强哥你……你力气大,负责实验材料准备和品尝打分!我呢,就负责市场调研、外观设计和最重要的——ppt制作汇报!”
“ppt?”赵强一脸茫然,“啥叫屁屁踢?”
周凯一脸“你out了”的表情:“就是powerpoint!电子幻灯片!现在做学术报告、项目展示都用这个了!比过去挂大白纸画图表高级多了!咱们学校机房新装的电脑里都有这个软件!”
时间已进入2000年末,个人电脑在高校中的普及度正在快速提升,虽然很多学生个人还没有,但学校机房和部分实验室的电脑已经陆续安装了windows 98操作系统和office 2000办公软件套件。用ppt做演示,正在取代过去手写投影胶片的方式,成为学术展示的新潮流。
陈遇对ppt自然不陌生,甚至前世后期早已用惯。他点点头:“用ppt好,更直观清晰。凯子这个分工我觉得可行。强子,尝味道这活儿可是重中之重,关系到产品的最终接受度。”
赵强一听自己作用关键,立刻来了精神:“嗨!这个俺在行!保证秉公品尝,有一说一!”
说干就干。团队迅速成立。经过几次头脑风暴,他们最终将选题确定在“基于天然成分复合涂膜的淡水鱼片冰温保鲜技术研究”上。这个选题既利用了水产大学的专业优势,又切合实际需求(延长保鲜期,减少损耗),成本也相对可控。陈遇提出可以尝试在涂膜配方中加入一些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如茶多酚、肉桂醛等),李文博立刻开始查阅文献寻找理论支持和最佳浓度配比。赵强负责跑市场采购最新鲜的鱼片和各种天然配料。周凯则开始设计实验记录表和未来ppt的模板风格。
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最大的困难不是idea,而是设备和软件。
系里的基础实验室虽然对他们开放,但一些精密仪器(如测定菌落总数的恒温培养箱、测定挥发性盐基氮的定氮装置)需要预约排队,使用时间紧张。更麻烦的是,数据分析需要用到更专业的软件。
“文博,这些保鲜期的数据,用Excel处理起来有点慢,而且做方差分析什么的也不方便。”陈遇看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表,微微皱眉。机房电脑里只有基础的office套件。
李文博推了推眼镜:“确实。最好能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或者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更权威可靠。但学校只有统计系和重点实验室的电脑装了这些软件,申请使用流程很麻烦,而且……”他顿了顿,“我们可能还需要origin或者Sigmaplot来绘制更规范的专业图表。”
这些都是当时在科研领域才开始逐步推广的专业软件,对普通本科生来说,接触和使用门槛很高。
周凯对着ppt软件也在挠头:“这动画效果怎么加?还有这个图表,怎么从Excel贴过来才能动态更新?这配色怎么调才显得专业又不死板?”他之前只听说过ppt,真正动手做还是第一次,很多功能需要摸索。
陈遇看着室友们遇到的困难,仿佛看到了当年自己初次接触这些新工具时的样子。他深吸一口气,站出来说:“软件的问题,我来想办法。SpSS和作图软件,我看看能不能找蒋教授帮忙,申请一下临时使用权限,或者去蹭一下研究生的机位。至于ppt,”他看了看周凯做的初稿,虽然粗糙但框架还行,“我来帮你调整一下格式和逻辑。内容还是你来填充和讲解,这是你的强项。”
陈遇凭借前世积累的软件操作底子和今生沉稳的气质,很快摸清了office 2000的一些进阶功能。他帮周凯优化了ppt的母版设计,统一了字体和配色,教他如何嵌入图表和设置简单的页面切换效果。对于专业软件,他找到蒋教授,说明了竞赛对数据分析严谨性的要求,蒋教授很支持,亲自打电话给实验室管理员,给他们批了几个机时的使用权限。
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准备实验和报告时,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悄然出现。
一天,李文博从系办回来,脸色有些凝重:“我听到一个消息,好像‘渔火’公司这次成了这个竞赛的赞助商之一,还派了他们的一个技术总监过来,可能会参与初赛评审的环节。”
“渔火?”赵强一听就炸了,“阴魂不散啊他们!怎么哪儿都有他们?卖鱼竿的跑来掺和水产品加工竞赛干嘛?”
周凯也皱起眉头:“赞助商……那话语权肯定不小。他们会不会给我们使绊子?”
陈遇目光沉静,他料到“渔火”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可能打压他们的机会。“赞助商不代表能操纵评审。关键还是看我们的作品质量。只要我们的数据真实可靠,创新点清晰,逻辑严密,就算他们有想法,在那么多专家面前也不敢太过分。”他顿了顿,“不过,我们确实要更加谨慎。所有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尤其是保鲜效果对比实验,照片、记录都要齐全。”
他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竞赛,很可能再次成为“旭遇”团队与“渔火”之间另一种形式的较量。对方或许无法在技术上直接否定,但可能会在创新性、实用性或者数据严谨性上吹毛求疵。
压力之下,团队更加投入。陈遇和李文博泡在实验室和机房的时间更长了,对每一个数据都反复验证。赵强严格把关原料新鲜度,成了名副其实的“品味大师”。周凯的ppt在陈遇的协助下改了一版又一版,讲解词练得滚瓜烂熟。
陈遇还抽空给北京的孙宇打了个电话,请教了一个关于材料透气性与保鲜效果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问题。孙宇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分钟,然后报出一连串公式和参考文献,让陈遇记下来。“可用有限元软件尝试模拟,但参数需实测。数据发我,我可协助初步计算。”虽然远隔千里,但技术的支持从未间断。
提交作品的前夜,307寝室灯火通明。最后检查ppt的动画切换是否流畅,演讲稿是否时间精准,打印出来的论文稿是否装订整齐。
“搞定!”周凯最后一次按下保存键,长吁一口气,“我这辈子从来没这么认真做过一个‘屁屁踢’!”
李文博小心地将所有原始实验记录本和数据表格装箱:“所有数据备份了三份,万无一失。”
赵强拍了拍肚子:“放心吧,俺的舌头就是最权威的检测仪器!咱们那涂膜保鲜的鱼片,味道绝对正!”
陈遇看着为共同目标努力了半个多月的室友们,心中充满感激和信心。无论结果如何,这个过程本身已经弥足珍贵。
他们提交的,不仅仅是一份竞赛作品,更是一份凝聚了团队智慧、应对新时代挑战(新软件、新展示方式)的答卷,也是一份面向潜在刁难的、无声而有力的回应。
学术竞赛的舞台已经搭好,而一场围绕创新与守旧、公正与偏见的暗涌,也悄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