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鼎丹器阁,地火炼器室。
灼热的空气因地火的脉动而扭曲,室内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暗红色的光晕之中。半个月不眠不休的炼制,让韦多宝和李长风的脸上都带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色。
李长风死死盯着悬浮在半空中的最后一块巴掌大小的银色木板,神识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缕精纯的灵力,注入木板上早已刻画好的繁复符文之中。
韦多宝站在他的身侧,双手悬于半空,牵引着五道细若游丝的五行灵力,精准地维持着银色木板周围的灵力平衡,防止地火的高温或是任何一丝杂乱的灵力波动影响到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块银色的玄银符木,正是他们这半个月心血的结晶——以悬挂符板的形式承载神行符核心阵纹的“瞬移模块”。
“凝!”李长风低喝一声,额角青筋暴起。
那一缕被他引导的灵力,终于抵达了符文线路的最后一个关键点。
嗡…
玄银符木发出一声轻微的鸣响,其上的符文在一瞬间尽数亮起,流光溢彩,最终又归于内敛,只在表面形成一层淡淡的银色光膜。一股微弱而奇妙的波动,自木板上散发开来。
成了。
李长风紧绷的身体骤然一松,踉跄着后退了半步,脸上却浮现出难以抑制的狂喜。
韦多宝收回灵力,伸手将那块尚有余温的玄银符木摄入手中,仔细端详。玄银符木触手温润,其内部的符文结构已经与玄银符木本身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稳定而自洽的灵力循环。
“走吧,去试试。”
半个时辰后,天风仙城百里之外的一处荒山之上。
流云舟静静地悬浮在半空。它的外观与之前并无太大变化,只是在船身的中后部,多了一块不起眼的银色木板,严丝合缝地贴合在舟体之上。
韦多宝与李长风站在飞舟上,前者神色平静,后者则满怀期待。
“起。”韦多宝淡淡开口,催动了飞舟。
流云舟微微一震,随即化作一道银色流光,向着远方天际疾驰而去。舟体中后部的玄银符木光芒微亮,一股无形的力量似乎在推动着舟体,撕开前方的气流。
李长风感受着耳畔呼啸而过的风声,神识铺开,计算着遁速。比之前快了至少五成!从之前的日行八千里,如今怕是能达到一万两千里!”
这已经堪比许多二阶上品飞舟的速度了。
韦多宝不置可否,只是单手掐了个法诀,将一缕灵力注入脚下的控制阵盘,引向那新嵌的玄银符木。
下一刻,流云飞舟骤然消失,随即出现在百丈之外。
李长风呆呆地看着后方那座被瞬间甩开百丈的孤峰,喃喃自语:“竟然真的成功了。”
韦多宝点了点头,心中对这次改造也还算满意。他将飞舟停下,看向李长风:“多谢道友相助,此事已了。我准备不日便离开天风仙城,返回枫桥。”
“韦道友要离开?”李长风一愣,方才的喜悦瞬间被冲淡了不少。这半个月的朝夕相处,共同钻研,让他对韦多宝的符道造诣与那天马行空般的构想敬佩到了极点。
韦多宝嗯了一声,没有多做解释。
……
玄鼎丹器阁的顶层静室内,黄之焕听着弟子李长风激动的叙述,手中摩挲着一块刚刚送来的玄银符木样品,双目之中精光连闪。
“以符为器,悬挂加持…不损法器本体,却能赋予其全新之能…”他喃喃自语,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他身为金丹期的炼器宗师,眼界何其之高,却从未想过符道与器道能以这种方式结合。
“师尊,韦前辈说他不日便要启程返回枫桥仙城。”李长风恭敬地立在一旁,言语间带着一丝不舍。
黄之焕抬起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
他看到了李长风眼中的敬佩、向往,以及一丝对未知道路的渴望。
“长风,”黄之焕缓缓开口,“你觉得,这位韦道友如何?”
“弟子不知如何形容。”李长风斟酌着词句,“他的符道造诣极深,其想法更是天马行空,却又总能找到实现的路径。弟子与他相处半月,胜过在宗门苦修十年。”
“是啊…胜过苦修十年。”李玄风长叹一声,“此等人物,非常人也。你与之结下善缘,已是幸事。”
他将那块玄银符木放下,做出了一个决定。
“你想去,便去吧。”
黄之焕的目光变得悠远:“跟在他的身边历练,或许比在宗门之内按部就班的修行,对你的道途更有益处。记住,多看,多学,多思,少言。这是你的机缘。”
李长风闻言,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立刻跪倒在地:“谢师尊成全!”
第二日清晨,当韦多宝准备独自离开客栈时,却发现李长风早已等在了门口。
“韦前辈,师尊命我跟随道友一同历练,增长见闻。”
韦多宝看了他一眼,没有立刻回答。
李长风见状,连忙补充道:“前辈放心,晚辈绝不干涉前辈的任何谋划。晚辈在炼器一道上,虽不敢说精通,却也略有心得。前辈若有炼制法器、晚辈愿尽心竭力。
韦多宝最终还是吐出两个字。
“可以。”
对韦多宝而言,多一个熟悉炼器之道的帮手,或许能省去不少麻烦。
天风仙城之外,流云舟破空而起。
李长风站在船头,看着下方迅速变小的宏伟仙城,心中百感交集。而韦多宝则站在他的身后,目光平静地望向远方。
流云舟的速度提升到了极致,化作一道银线,很快便消失在了天际云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