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日子在深厚的积雪与短暂放晴的交替中缓慢推移。斯塔布斯农场进入了真正的冬歇期,广袤的田地覆盖在纯白之下,仿佛大自然按下了暂停键。
凡·斯塔布斯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变得内省而规律,如同壁炉中稳定燃烧的火焰。每日清晨,他依旧雷打不动地踏入呵气成霜的畜棚和鸡舍,照料好“将军”和“小星星”,添上充足的草料和清水,仔细检查每一处可能漏风的缝隙,确保他的动物伙伴们在这凛冽严寒中始终温暖舒适。随后,白天的大部分光阴便投入到两项主要的冬季活动中:深入矿洞探索,以及在室内进行各类加工。
矿洞成了他冬季名副其实的主战场。越是向下深入,冰雪层带来的危险便成倍增加——湿滑的冰面、骤然降低的温度、以及更加活跃凶悍的冰蝙蝠和冻土史莱姆。然而,危险总是与机遇并存,这些冻结的层面也蕴藏着更为丰富的铁矿、金矿,甚至偶尔能发现珍贵的冰封晶洞。
他与这些冰雪怪物的战斗技巧在一次次交手中日益熟练,闪避、挥砍、格挡几乎成了本能反应。每次从阴冷的地下归来,他的背包里总是装满了沉甸甸的、带着地底寒气的矿石和些许怪物掉落的战利品。这些收获一部分在熔炉日夜不息的火焰中转化为闪亮的金属锭,另一部分则直接出售给克林特,成为冬季里最为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下午的时光,他往往待在炊烟袅袅的温暖厨房里,听着奶酪机规律的挤压声和蛋黄酱机轻快的搅拌声,看着农场的初级产出在他手中一步步转化为价值更高、也更易于储存的商品。
一个飘着细密雪花的午后,凡决定去鹈鹕镇的图书馆查阅一些关于星露谷冬季特有的动植物的资料,希望能发现一些只有在这个万物萧索的季节才能寻觅到的珍贵采集品,比如某种耐寒的草药或是地衣。图书馆里安静而温暖,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张特有的馨香,只有潘妮正坐在靠窗的长桌旁,用温柔而清晰的声音给裹得严严实实的贾斯和文森特读着一本关于冬季候鸟的绘本故事。两个小孩听得全神贯注,小脸泛着红光,看到凡推门进来,只是抬起大眼睛眨了眨,算是无声地打了招呼。
凡放轻脚步在高大的书架间穿梭,目光扫过一排排书脊。偶然间,他看到了正踮着脚尖,努力想够到书架顶层一本厚重图册的玛鲁,那书脊上印着《蓝岭山脉地质演变史》。
“需要帮忙吗?”凡走过去,低声问道。
“哦,谢谢你,凡!”玛鲁闻声转过头,扶了扶她那副标志性的圆眼镜,松了口气,“就是那本,对,《蓝岭山脉地质演变》。”
凡凭借身高优势,轻松地将那本沉甸甸的大部头取了下来。“是在为冬季的研究项目做准备?”凡将书递给她,随口问道。
“算是吧,”玛鲁接过书,抱在胸前,镜片后的眼睛因为谈到感兴趣的话题而闪闪发光,“冬季野外勘探条件太恶劣,正好是静下心来整理夏季数据、深入研究理论模型的好时机。对了,你最近在矿洞深处有什么新发现吗?特别是更深层岩壁的矿物构造和伴生晶体……”
她立刻兴致勃勃地开启了一个专业话题,讨论起不同深度下矿石的晶体结构差异、形成条件推测以及可能指示的矿脉走向。凡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理论,但也乐于分享一些自己在采矿过程中的直观见闻,比如哪种岩层更容易出产铁矿,或者在哪个深度附近冰晶石的出现频率会明显增加。
离开图书馆时,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天空依旧是一片铅灰色。他在小镇广场那棵挂着冰凌的巨大橡树下,遇到了正裹着白色羽绒服、不断哈着白气调试手中相机的海莉。她的脸颊和鼻尖被冻得微微发红,金色的发丝在素净雪景的映衬下,如同阳光般耀眼。
“嘿,凡。”她头也不抬地打了个招呼,对着远处屋檐下晶莹剔透的树挂试拍了一张,然后低头查看屏幕效果,眉头微蹙,“雪景好看是好看,纯净得像童话世界,但拍出来总觉得缺点什么,容易显得单调,缺乏一个能抓住人眼球的视觉焦点。”
她抬起蓝色的眼眸,环顾着银装素裹、几乎空无一人的广场,目光最后精准地落在了凡身上,眼睛忽然一亮,像是发现了完美的解决方案:“诶!你下午这会儿有事吗?能不能帮我个小忙?”
“什么事?”凡有些疑惑地问。
“当一下我的‘雪景模特’怎么样?就一会儿,很快的!”海莉走近几步,语气带着艺术家特有的热情和一点点不容置疑的坚持,“不用你做什么,就在那边那条覆雪的长椅上随便坐着就行!你穿着深色的外套,在这片白茫茫的背景里刚好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视觉焦点,整个画面的构图和层次感立刻就能提升!我保证不拍你正脸,主要是取景和意境!”她信誓旦旦地补充道。
这个请求着实有些出乎意料。凡看着海莉那双充满期待、几乎在闪闪发光的眼睛,又回头看了看那片确实因为过于纯净而显得有些空旷寂寥的雪景广场,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就一会儿。”
“太棒了!谢谢你,凡!”海莉立刻高兴起来,脸上绽开笑容,开始熟练地指挥,“对,就坐那儿,那条长椅!身子稍微向右边侧一点,对……目光可以放空一点,看着远处山的方向就行……手随意放在膝盖上……完美!保持这个状态!”
凡依言在那条冰冷的木质长椅上坐下,尽量放松身体,听着身后不远处相机快门不断响起的、清脆而富有节奏的“咔嚓”声,目光望向远处被雪雾笼罩的、轮廓模糊的山脉。寒风偶尔掠过,卷起地表的浮雪,带来刺骨的凉意,但他静静地坐着,看着眼前这片熟悉却又因积雪而变得陌生、格外宁静的小镇,感觉时间仿佛被拉长、放缓,内心奇异地沉淀下来,竟不觉得多么寒冷,反而体验到一种置身事外、观察世界的奇特宁静感。
海莉前后左右变换着角度,大约拍摄了十几分钟,终于心满意足地放下相机,查看了一下成果,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了!搞定!太谢谢你啦,农夫先生!效果肯定超级棒!等照片洗出来,挑几张好的给你看!”她笑着朝凡用力挥挥手,然后踩着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步履轻快地回家去了。
凡从长椅上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冻僵的四肢,掸了掸落在肩膀和裤腿上的雪花,不禁摇头笑了笑。这种在冬日午后被临时抓去充当“雪景模特”的奇特经历,也算是平淡冬日里一个值得回味的有趣小插曲了。
回农场的路上,他特意绕了一小段路,经过社区中心。那座被他修复的木质桥梁静静地横跨在覆盖着厚厚白雪的峡谷之上,桥身和扶手都披上了洁白的冬装,如同一个沉默的冰雪卫士。他远远地望了一眼桥对岸那片被雪林掩映、更加神秘的区域,没有选择走过去。理智告诉他,冬季并非探索未知对岸的好时机,积雪会掩盖路径,严寒也会增加不必要的风险。这个充满诱惑的念头被他冷静地按捺下去,如同埋下一颗种子,留待来年春天冰雪消融时再行萌发。
夜晚,他照例坐在噼啪作响的壁炉边,就着跳动的火光,在日志本上记录下一天的收获与见闻。与玛鲁充满学术气息的短暂讨论,被海莉抓去当模特的独特体验,都成了这个冬日里一页页温暖而琐碎的记忆。壁炉架上,那只黄金南瓜在跃动的光晕下依旧保持着亘古的沉默,而小镇上关于那个神秘“黑影”的离奇传闻,也如同窗缝外偶尔钻进来的、呜咽的风声一样,时而掠过心头,勾起一丝好奇,却又因缺乏实质线索而显得虚无缥缈,无从抓起。
日子就在这样平稳而充实的节奏中,一天天过去,如同沙漏中的细沙,不疾不徐地向着即将到来的冰雪节慢慢靠近。
---
【小剧场:冬季日常剪影】
凡的冬季标准日程:
· 上午: 矿洞深层探险(与冰蝙蝠、冻土史莱姆搏斗,收集金属矿石与晶洞)
· 下午: 室内加工(奶酪、蛋黄酱)、阅读农学\/历史书籍、偶尔小镇闲逛与社交
· 晚上: 壁炉旁规划未来、整理日志、休息
今日特殊事件记录:
1. 图书馆助人(帮助玛鲁取书) + 接受地质学知识熏陶 √
2. 临时雪景模特体验(协助海莉摄影) + 人情债-1 √
其他镇民冬日状态:
· 塞巴斯蒂安: (大概率全天宅在地下室,与电脑和合成器为伴)冬天唯一的好处:没人会来烦我出门。
· 阿比盖尔: (可能在家对着游戏屏幕挥剑,或研究如何在雪地里布置“陷阱”)雪天最适合宅着进行室内冒险了,或者……去矿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