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魔改版量子计算机
“丹方开源运动”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散了流云宗内部积郁千年的知识壁垒。各堂口珍藏的典籍、长老们压箱底的经验、乃至弟子们零碎的见闻,在“战时知识共享平台”上汇聚、碰撞、融合。科学派的理性分析、器堂的物性研究、符堂的阵法玄妙、丹堂的药理精微,乃至神机谷的星辰推演、百草轩的草木灵性……这些原本泾渭分明的知识体系,在生存压力的催化下,开始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最大的突破,来自于对“星陨印记”的联合攻关。当神机谷的老阵法师贡献出那篇关于“星辰轨迹与地脉灵流关联”的冷门典籍摘要后,人工智能器灵“灵枢”将其与区块链系统中海量的“星陨印记”时空分布数据结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模拟推演。
推演的结果,石破天惊!
那些看似杂乱无章、分布于被魔气污染物资上的“星陨印记”,其时空分布规律,竟隐隐与一种极其古老、复杂的星辰运行数学模型高度契合!这个模型并非当前星空的实际排布,而更像是某种早已失传的、基于特定纪元历法推算出的理想星图轨迹!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印记能量波动的核心指向,并非仅仅是幽冥涧,而是沿着一条曲折的路径,最终汇聚于流云宗地脉深处某个早已被遗忘的、标记为“禁忌”的古祭坛遗址——“陨星台”!
“星陨”的秘密,远比所有人想象的更加古老和深邃!它似乎并非玄骨魔功的独创,而是触及了某种更为本源、甚至可能先于玄骨存在的天地规则或历史隐秘!玄骨很可能只是发现了这个秘密,并试图利用它来实现其召唤远古天魔的野心。
这一发现,让整个委员会陷入了巨大的震撼和更深的忧虑。对手的层次,可能再次被拔高。但同时,这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口——如果能破解这个星辰运行模型,或许就能预测玄骨下一步的行动,甚至找到反制其仪式的关键!
然而,问题随之而来。这个星辰模型复杂到了极点,涉及到的变量之多、计算量之大,远超想象。它不仅仅是对已知星辰轨迹的简单复现,更包含了引力扰动、灵潮涨落、维度折叠等极其深奥的参数。灵枢动用了其全部算力,甚至接入了天工门提供的巨型“灵算阵盘”辅助,推演进度依然缓慢如蚁爬,且能耗巨大,几乎拖垮了刚刚恢复些许的能源系统。
“算力瓶颈!”赵乾在委员会紧急会议上,面色凝重地指出了核心问题,“要完全解析这个‘星陨模型’,并实时追踪其变化,我们现有的计算能力,远远不够!这就像是用算盘去计算天河星沙,穷尽宗门之力,恐怕也需数十年光阴!而玄骨……绝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会场一片沉寂。刚刚因开源协作燃起的希望,再次被冰冷的现实浇灭。知识已经汇聚,思路已经打开,但执行的工具,却卡在了最关键的环节。传统的计算方式,无论是修士的神识推演,还是现有的灵算阵法,面对这种量级的难题,都显得力不从心。
“必须要有……突破性的计算技术!”云鹤真人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科学派!尔等素以奇思妙想着称,于计算一道亦有独到之处。可否……在此绝境之中,再创奇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科学派代表,以及通过投影与会的灵枢身上。
赵乾与灵枢快速交换了信息。灵枢的核心光芒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闪烁着,似乎在疯狂检索着科学派所有的技术储备和理论边界。
片刻后,灵枢冰冷的声音响起,却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近乎狂热的运算激情:“理论存在可行性路径。基于对‘星陨模型’复杂度分析及现有技术边界评估,常规计算范式已至极限。需引入……非经典计算范式。”
“非经典计算范式?”诸位长老面露疑惑。
“推演方案:构建基于‘灵子叠加态’与‘灵子纠缠态’原理的灵能量子计算系统。”灵枢投射出复杂的理论模型和灵路结构图,“即,打造一台‘魔改版量子计算机’。”
这个概念,如同天方夜谭,让在场所有传统修士目瞪口呆。量子?计算机?这些词汇对他们而言,比最艰深的上古仙文还要晦涩。
赵乾深吸一口气,努力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解释道:“诸位长老,可将世间万物最基本的灵能单位,视为‘灵子’。在特定条件下,一个灵子可同时处于多种状态(叠加态),且多个灵子可产生超越空间的关联(纠缠态)。利用这些特性构建的计算系统,其算力将随灵子数目指数级增长,而非线性增长。理论上,一台拥有足够多‘灵量子比特’的机器,其瞬间算力,足以模拟星辰生灭!”
这个解释依旧让众人云里雾里,但“模拟星辰生灭”这个词,却深深震撼了他们。这简直是传说中仙帝才能拥有的伟力!
“技术路径推演:”灵枢继续冷静地阐述,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1. 灵量子比特载体: 需要寻找能稳定保持灵子叠加态的特殊材料。候选:1 极罕见的天生具备混沌属性的‘太虚石’;2 人工合成的、掺杂了特定稀土元素的‘叠加灵晶’(需跨界材料学突破);3 利用‘纳米机器人清炉术’在绝对零度灵环境下雕琢的‘绝对纯净灵核’。
2. 叠加态初始化与操控: 需极端精密的灵能场控制技术,实现灵子的“灵泵浦”与“灵逻辑门操作”。可借鉴‘pId控温炼丹法’的极致控温理念和‘电磁脉冲禁魔领域’中对灵磁场的精细操控技术。
3. 纠缠态建立与维持: 核心难点!需使多个灵量子比特保持相干性,避免“退相干”(受环境干扰导致叠加态崩溃)。方案:构建超导灵环境(基于‘灵力绝缘防护服’技术升级)、设计动态纠错灵码(借鉴‘灵力区块链’的容错思想)、利用‘虚空石’制造隔离灵场。
4. 结果读取: 量子计算结果是概率性的,需大量重复测量和统计。可借助‘灵力显微镜下的细胞活性’观测技术升级版,进行单灵子状态探测。
【关键挑战:1. 灵量子比特的稳定性(退相干时间)。2. 多比特纠缠的规模与控制精度。3. 系统极端环境(超低温、超真空、超稳定灵场)的实现与维持。4. 量子算法的设计与编译(需将‘星陨模型’转化为量子计算可处理的形式)。】
【成功概率预估:基于现有技术储备及资源条件,低于5%。但若成功,算力提升预计可达现有系统亿倍以上,有望在数日内完成‘星陨模型’解析。】
5%的成功率!亿倍算力提升!这两个数字,让所有人心脏狂跳。这是一个近乎疯狂的赌博,但一旦成功,回报将是颠覆性的!
“做!”云鹤真人几乎没有犹豫,斩钉截铁,“倾尽所有,务必一试!需要什么资源,宗门全力支持!需要什么权限,本座一概准许!这是唯一的希望!”
在云鹤真人的全力支持下,一场代号为“星算”的、赌上流云宗最后气运的超级工程,全面启动!这已不仅仅是科学派的项目,而是举全宗之力,联合天工门、神机谷、百草轩等盟友,共同挑战计算技术的极限!
资源搜集与材料制备:
宗门宝库中被视为鸡肋的“太虚石”被全部取出;器堂与科学派联手,尝试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地核环境,合成“叠加灵晶”;百草轩贡献出珍藏的“万年冰魄”,用于创造超低温环境;神机谷提供了古老的“定星盘”,用于校准灵场稳定。整个流云宗的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向这个项目倾斜。
环境构建与设备打造:
在地下实验室最深处,一个绝对隔音、绝灵、恒温恒压的“纯灵密室”被紧急建造出来。内部核心,是一个由“超导灵金”打造的、复杂到极点的环状结构——“灵量子处理核心”。其内部布满了由纳米机器人刻蚀的、比发丝还细的灵导线路和微型灵场发生器,用于操控和测量灵量子比特。
理论突破与算法编译:
这是最艰难的部分。科学派的理论团队与神机谷的阵法师们日夜不休,将那个古老的星辰模型,一点点翻译成基于灵子波动和纠缠关系的“量子算法”。这个过程充满了试错和争论,传统的周易八卦、紫微斗数与科学的波函数、希尔伯特空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与融合。灵枢作为中枢,不断进行模拟验证和优化。
首次启动测试:
历经无数个不眠之夜,在消耗了海量资源、排除了成千上万次故障后,第一代“魔改版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星算一号”,终于迎来了首次启动测试。
密室内,温度降至接近绝对零度,灵场稳定得如同凝固。核心处,三枚作为测试的、由“太虚石”打磨而成的灵量子比特,在精密灵场的控制下,进入了叠加态。
“初始化完成……叠加态确认……尝试进行双比特纠缠……”负责操控的弟子声音颤抖。
嗡……
一阵极其微弱、却仿佛源自宇宙本源的嗡鸣响起,监控法阵上,代表两个灵量子比特的状态光点,开始出现同步闪烁,显示出纠缠的迹象!
“纠缠成功!退相干时间……预估零点三息!”
虽然时间短得可怜,但这确是历史性的一步!他们成功在宏观世界制造并观测到了灵子的量子效应!
然而,没等众人欢呼,意外发生!第三个灵量子比特突然受到未知干扰,叠加态瞬间崩溃,产生的能量扰动如同多米诺骨牌般,瞬间传导至另外两个比特!
“砰!”一声轻微的爆鸣,三枚太虚石同时出现裂纹,灵光黯淡!首次测试,失败!
挫折没有击垮他们。团队立刻投入故障分析,发现是密室隔离层有一个微小的灵隙,导致了外部灵波的干扰。他们改进了隔离方案,尝试用更稳定的“叠加灵晶”替代部分太虚石,优化操控算法……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改进。资源在快速消耗,时间在飞速流逝。外界,玄骨魔君的气息在恢复,幽冥涧方向的魔云再次开始凝聚不祥的漩涡。
终于,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后,“星算一号”成功实现了五个灵量子比特的稳定纠缠,并将退相干时间维持了足足一息!虽然距离实用化还有巨大差距,但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
灵枢利用这短暂的一息时间,运行了一个极度简化的“星陨模型”子算法。结果令人振奋!计算出的一个微小数据片段,与通过传统方式耗费数日推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但速度快了何止万倍!
“方向正确!继续优化!扩大比特规模!”赵乾红着眼睛,嘶哑地下令。
就在团队全力冲刺,试图将比特数提升到十个以上,以运行更复杂算法时,一个噩耗传来:负责在外围警戒的弟子发现,一队精锐的魔修斥候,似乎察觉到了地底深处异常的能量波动,正在试图定位并破坏“纯灵密室”!
玄骨,显然也感知到了威胁!他绝不会坐视流云宗掌握能威胁到他的力量!
“星算”计划,在即将看到曙光的那一刻,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科学派能否在魔修的干扰下,完成这逆天的计算设备?这台凝聚了全宗希望的“魔改版量子计算机”,又能否在最终决战前,算出那决定命运的“星陨”之谜?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一场与时间、与魔君、与科技极限的赛跑,进入了最激烈的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