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焰狼内丹最终被林风拿去丹堂兑换成了三十块下品灵石和五瓶适合练气中期服用的“聚气丹”。他执意分给萧无涯一半,萧无涯推辞不过,最终收下了十五块灵石和三瓶聚气丹。这对资源匮乏的他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而那本《基础剑术心得》,更是被他视若珍宝。一得空暇,便沉浸其中,反复研读。册子上前辈的批注详尽精妙,往往一句话便能点醒他长久以来的困惑,许多自行摸索的粗浅感悟,在得到系统理论的印证后,顿时豁然开朗,对基础剑招的理解攀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册末那句“剑招已稳,根基初成,可尝试练习‘蜀山进阶三式’”的批注,更如同指路明灯,让他心潮澎湃。
所谓“蜀山进阶三式”,并非什么不传之秘,实则是外门弟子在夯实基础后,普遍会接触的三种更具实战威力的剑招组合,分别为:“疾风刺”、“回风拂柳”和“旋身劈”。这三式不再局限于单招练习,更强调灵力爆发、身法配合与招式衔接,是通往更高深剑法的基础。
萧无涯自认基础剑招已足够纯熟,又有心得册子指引,便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修炼。
他首先选择的是“旋身劈”。此式要求修者在高速旋转中凝聚灵力,借助离心力于刹那间劈出势大力沉的一剑,兼具范围杀伤与单体破防之效,对腰腹力量、身体协调性及灵力瞬间爆发要求极高。
依照心得上的要诀,他凝神静气,调动丹田灵力,灌入双腿经脉,身体猛然发力旋转!
起初颇为顺利,旋转带起风声,铁剑随之舞动。然而,就在旋身达到极致,即将发力劈出的那个临界点——灵力需从双腿急速回转,过腰背,贯手臂,最终透于剑刃的瞬间——异变陡生!
他后背的数处关键经脉,如同被突然堵塞的河道,灵力流转至此骤然滞涩!原本流畅奔涌的灵力洪流像是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猛地反弹回卷!
与此同时,因灵力运转突然受挫、气血翻涌,那蛰伏在丹田角落的灰黑色煞气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猛地躁动起来,顺着那灵力回卷的紊乱通道,试图冲击而上!
“呃!”萧无涯闷哼一声,强行劈出的剑招不仅软弱无力,身形更是踉跄着差点摔倒。背后经脉传来针扎般的刺痛,体内气血翻腾,煞气蠢蠢欲动,吓得他赶紧停止动作,全力运转《静心咒》,才勉强将那股逆冲的煞气压了回去。
“怎么会这样?”他脸色发白,心中惊疑不定。明明完全按照心得上的运气法门,为何会在后背处滞涩?
他不信邪,调息片刻后,再次尝试。
结果依旧如此!每一次旋身发力至关键处,后背经脉便如同锈死的门轴,死死卡住灵力的流转,连带引动煞气躁动。尝试了数次,不仅一式未成,反而搞得自己经脉隐隐作痛,体内煞气也愈发不稳定。
接下来三天,他如同魔怔了一般,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这“旋身劈”的练习中。从清晨到日暮,庚字区后的空地上,不断响起他因发力失败而导致的沉重脚步声和压抑的闷哼。
十五块灵石消耗了近半,聚气丹也服用了两枚,试图强行冲击关卡,但收效甚微。那层瓶颈壁垒依旧坚固,后背的滞涩感如同梦魇,挥之不去。
烦躁、焦虑、不甘……种种负面情绪开始滋生,如同野草般蔓延。每一次失败,都像是在嘲笑他的不自量力。体内煞气也因他心绪不宁而变得更加活跃,几次险些失控,吓得他冷汗淋漓。
第三日傍晚,又一次失败的尝试后,萧无涯拄着剑,剧烈喘息着,汗水顺着下颌滴落,眼中布满了血丝。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他。
为什么?明明资源有了,指引也有了,为何还是寸步难行?难道是因为这该死的煞气,连我的经脉都侵蚀堵塞了吗?
他越想越钻牛角尖,心头的邪火几乎要压抑不住。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大树上,震得落叶簌簌而下。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极其危险,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边缘。
必须冷静下来!
他强迫自己停止练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再次走向那处能让他心静的寒潭。
夜幕初垂,星子渐明。幽静的寒潭一如既往地散发着冰冷安宁的气息。潭水倒映着黯淡的天光,深不见底。
萧无涯坐在潭边,望着那平静无波的潭面,努力放空自己,让《静心咒》的清凉气息洗涤焦躁的心神。
他什么也没想,只是呆呆地看着湖水。看着微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扩散、交织、又缓缓平复。看着崖壁偶尔滴落的水珠,如何精准地落入潭中,激起小小的水花,然后完美地融入整体,不留痕迹。
水…总是如此…顺应自然…
忽然,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灵力运转,是否也当如此?
他回想起自己失败的“旋身劈”。每次都是在发力瞬间,强行催动灵力猛烈爆发,试图冲破那滞涩的关隘,结果反而导致灵力回卷,经脉受损,甚至引动煞气。
这就像试图用蛮力去阻断水流,只会激起更大的反弹和混乱。
而那潭水呢?无论是微风带来的涟漪,还是水滴落下的撞击,它总是坦然承受,然后以最自然、最流畅的方式将其化解、吸收、融合,最终恢复平静。它从不强行对抗,而是…引导与顺应。
“旋身时要让灵气与煞气同步流转…”
一个模糊的意念闪过脑海,并非清晰的功法,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感觉”。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犯了个错误。他将灵力的运转和煞气的压制完全割裂开了。在施展正统剑招时,总是拼命压制煞气,试图只用纯粹的蜀山灵力。但煞气早已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强行压制,如同在自己体内埋设障碍,岂能不滞涩?
尤其是在发力瞬间,心神稍有松懈,被压制的煞气便会反扑,造成更大的混乱。
或许…不应该再想着“压制”,而是…“允许”?
允许那一丝被寒潭之气浸润过的、相对“温顺”的煞气,参与到灵力的运转中来?不是让它主导,而是让它如同溪流中的泥沙,跟随着水流(灵力)一起运动?顺应着剑招发力的自然趋势?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甚至堪称离经叛道。但他已别无他法。
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再次摆出“旋身劈”的起手式。
但这一次,他并未立刻发力。而是先全力运转《静心咒》,将心神调整至如同潭水般宁静包容的状态。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不再强行压制所有煞气,而是主动分出一缕极其微弱的、经过寒潭之气“驯化”的煞气丝,引导着它,混入即将发动的灵力流中。
他不再试图用蛮力冲击后背的滞涩点,而是想象着灵力与这缕煞气如同融合在一起的水流,顺着旋转的自然之势,轻柔地、同步地向着后背关隘“流淌”而去。
心神高度集中,细腻地感知着两种能量每一丝细微的变化。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那缕温和的煞气混入灵力流,触及到后背那处滞涩的经脉时,预想中的剧烈冲突并未发生!那原本坚如磐石的滞涩点,面对这带着一丝同源阴寒气息的混合能量,竟仿佛…松动了一丝?
就仿佛冰冷的钥匙,插入了一把生锈的锁孔!
虽然依旧艰涩,却不再是毫无希望的铜墙铁壁!
萧无涯心中狂喜,却不敢有丝毫大意,维持着心境的空明,借着旋转的离心力,引导着这股混合能量,缓缓地、坚定地“磨”过那处关隘!
嗤——
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来自经脉深处的异响传来!
通了!
混合能量成功突破阻碍,流畅地涌入手臂,贯注剑身!
“哈!”萧无涯吐气开声,就着旋转之势,手中铁剑顺势劈出!
呜——!
剑锋破空,竟发出一声低沉凌厉的呼啸!一道凝练的灰白色剑光一闪而逝,狠狠劈在潭边一块青石上!
咔嚓!
青石应声裂开一道半尺深的缝隙,缝隙边缘,竟然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色寒霜!不仅如此,剑风扫过之处,地面的青草都瞬间蒙上了一层白霭,空气中的水汽被瞬间凝结!
威力远胜从前!更是附带上了强烈的冰寒效果!
萧无涯保持着劈砍后的姿势,微微喘息着,看着那裂开的青石和蔓延的霜迹,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与喜悦!
成功了!不仅练成了“旋身劈”,更是阴差阳错,将那一丝煞气的冰寒特性完美融入了剑招之中,使其威力倍增!
原来如此!原来这才是正确的路径!
不再是对抗,而是引导与融合!以《静心咒》为基,以自然之力为引,让灵力与煞气在绝对的掌控下,同步流转,甚至…相辅相成!
他收回剑,感受着体内虽有些消耗却异常顺畅的灵力,以及那缕乖乖回归丹田、似乎并未造成反噬的煞气,心中豁然开朗。
瓶颈,就此突破!
回头再看那幽深的寒潭,水面依旧平静,倒映着满天星斗,深邃莫测。
每一次绝境,似乎都藏着一份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