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蜀山派,紫阳峰。
萧无涯的伤势在紫阳真人的亲自调理和宗门灵药的作用下,已稳定下来,但经脉的损伤和煞气反噬带来的隐痛,仍需时日慢慢温养。然而,他心中却有一事,亟待去办。
这一日清晨,天色微熹,萧无涯向师尊紫阳真人禀明后,独自一人离开了蜀山。他没有御剑,而是凭借着淬炼后的强健体魄,在山林间纵跃如飞,方向明确——青牛村后山,清风观。
越靠近那片熟悉的土地,空气中的气息越发沉郁。昔日的青牛村早已化为焦土,残垣断壁间荒草丛生,唯有那棵被雷劈过一半的老槐树,依旧倔强地立着,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当年的惨剧。萧无涯没有在村中停留,径直绕向后山。
清风观,比记忆中更加破败。院墙倾颓,大殿屋顶塌了一半,露出里面蒙尘的三清神像。唯有观后那片清虚道长最爱的竹林,依旧苍翠,沙沙作响。
萧无涯走到竹林深处,那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土坟,坟前立着一块简单的木牌,上面是他当年以指力刻下的、已然有些模糊的字迹:“恩师清虚之墓”。
他沉默地在坟前站了许久,山风吹动他额前的发丝,也吹动了深埋心底的记忆。清虚师父慈祥的面容、严厉的教诲、临终前的嘱托,一幕幕清晰如昨。
最终,他缓缓俯身,从怀中取出两样东西。
一样,是清虚道长留下的那柄**桃木剑**。剑身依旧朴素,只是多了几道与影煞激战时留下的划痕,剑穗也已褪色。此剑并非神兵,却是清虚道长一生持正守心的象征,也是他与萧无涯十年师徒情分的见证。
另一样,则是一块边缘焦黑、质地奇特的**兽皮残片**。这是在葬风原祭坛,影煞被玉衡真人以九霄荡魔印彻底净化后,留下的唯一物品。残片上用某种古老的血液绘制着扭曲的图案和无法辨识的文字,散发着若有若无的不祥气息,正是**《弑神纪事》的另一角**。
萧无涯仔细地将桃木剑平放在坟前,然后用那块兽皮残片,将桃木剑轻轻包裹起来。他的动作轻柔而郑重,仿佛在进行一个庄严的仪式。
“师父,”他低声开口,声音在山风中有些飘忽,“影煞那恶贼,弟子终于亲手为您报仇了。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复杂而坚定。
“您留下的这本书……《弑神纪事》,还有我身上的秘密,弟子已经触碰到了边缘。前路艰险,远超想象。但您放心,无论这剑胚是福是祸,无论这宿命如何安排,弟子都记得您的教诲:持身以正,守心明性。”
“这柄木剑,伴您斩妖除魔,也护我长大成人。今日,弟子将它还与师父,让它在此继续陪伴您。这片残卷,沾染了仇敌的血与邪,也蕴含着未知的因果,弟子不敢留存身边,恐引来祸端,便让它随剑同葬,尘封于此。”
说完,他并指如剑,在坟旁挖了一个深坑,小心翼翼地将用兽皮残片包裹好的桃木剑放入其中,然后覆上泥土,压实。
做完这一切,他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又像是完成了一个重要的承诺。他再次深深看了一眼那小小的坟茔和崭新的小土堆,仿佛要将这一幕刻入心底。
随后,他转身,目光投向蜀山的方向,也投向了更遥远、更未知的未来。山风拂过,卷起几片竹叶,在他身后打着旋儿,轻轻落在新土之上。
恩已报,剑已葬。
前路漫漫,唯余己身,与那柄注定伴随血雨腥风的煞影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