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对工作的痴迷程度,真的经常刷新李刚的底线。
这群专家们,真能熬!
实在没办法,为了方便沟通,归宁就在客厅的茶几上,放了一个小本本。
无论是谁有什么事情需要传达,都可以直接写在上面。
这样一来,俩人通过文字的方式,可是好好的进行了一番交流。
彼此还培养出了些许的默契。
比如,冰箱有剩饭,明天想吃什么?今晚可能还要值班,邱老他不当人啊!
等等……
有正事儿,也有吐槽,自然也有一些,非常腻腻歪歪的话。
当然,大部分是李刚写的小作文。
归宁会稍微带点儿坏心眼儿的,拿着红笔给个批注,写上已阅……
总之,想写什么写什么,夫妻俩这日子,已经过成了,大部分全靠文字交流。
在某一天,开学已经过去了一次大礼拜,而第二次大礼拜也即将来临,这意味着开学已经快满一个月了。
在归宁学校里,一场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春季校园运动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这场运动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完全占用学生们的上课时间。
确切地说,是巧妙地利用了大礼拜前的周五一整天,以及周六上午的半天时间。
其中,周五这一整天,是为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的,高年级同学们准备的。
由高到低开始,高年级的学生,比低年级的学生项目会多一点儿。
而周六上午的半天,则是专门为一二年级的同学们,和他们的家长们,设计的亲子运动会。
这样的安排,既让高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充分参与到运动会中。
又给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与家人,共同度过欢乐时光的机会。
这场亲子运动会的诞生,其实是归宁、方老师和贾老师,在一次吃午饭时闲聊中偶然想到的。
毕竟,一二年级的学生们年纪尚小,如果只是让他们提前放假。
或者,看着高年级的同学参加,似乎都不太合适。
于是,开会时经过一番讨论,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得到了全票通过。
老师们决定,为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举办一场……
属于他们自己的,亲子运动会,让他们也能在体验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于是,学校内的老师们,迅速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个消息传达给每一位学生。
走读生们被告知,回家后要将运动会的相关信息转告给家长,
而需要家长来参加的,低年级住宿生们……
虽然低年级住宿生,人数相对较少,但也不能被忽视。
对于这些低年级住宿生,各个班级的班主任。
会通过电话,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运动会的情况。
如果家长有时间,能够亲自前来学校参加运动会,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但如果家长,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前来,那么班主任们,就需要多付出一些努力。
临时充当起家长的角色,给予学生们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大不了,多陪着家长来不了的学生们,挨个儿参加几次。
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参与运动会的乐趣和重要性,让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在确定好各项安排后,老师们根据各自的专长和能力,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高年级学生们,也被分配了一些任务。
比如在操场上画比赛线、在比赛开始时维持秩序、帮忙记录分数,以及在终点处,帮忙扯着冲线带等等……
当然,老师们并不会完全放手不管,毕竟学生众多而老师数量有限。
所以,一旦运动会正式开始,老师们就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全局。
每人负责一部分区域,确保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所有工作中,最为关键的并不是比赛成绩,而是要绝对保证学生们的安全。
老师们自当会竭尽全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尽量减少学生受伤的可能性。
让这场运动会,成为一次既有趣,又安全的活动。
这项重要的医疗兵任务,就这么毫无悬念地,落在了归宁的肩上。
毕竟,她是低年级的班主任。
除了要照看好自己,所负责班级的学生外,归宁还得兼顾二年级的学生们。
这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不仅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安全。
还要确保他们,在为参赛选手,大哥哥大姐姐们加油助威时,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和精神状态。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归宁还全程背着一个,沉甸甸的医疗箱。
这个医疗箱里装满了一些,常用药品和急救工具,以备不时之需。
有了这个‘百宝箱’在,归宁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受伤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感染。
也是防患于未然。
虽然在运动会这样的场合中,摔倒、擦伤,或者撞到人等……
意外情况在所难免,但归宁坚信,只要自己足够细心和警觉。
就一定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一切都已经就绪。
周五,这一天正是高年级运动会,开幕的日子。
一二年级的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不用老师催,一个个就在原地排好队,准备去围观这场运动会。
只要不上课,所有课外活动都喜欢!
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们,也能充分参与到运动会中来,学校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
让他们荣升为拉拉队,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能在赛场上,加油助威,也算是有参与感了。
提前一天感受下,运动的魅力和团队的力量。
学校内所有学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运动项目一个接一个地有序展开,操场上顿时热闹非凡,加油声、叫好声此起彼伏。
甚至还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在旁边跟着不断的喝倒彩,引得大家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