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又是双胎!?
苏见月与镇国公同时两脸震惊。
要知道,怀双胎的几率小的可怜,能成功生下来的更是少的可怜,若是龙凤胎,那就不更不得了了!
难不成娘亲/女儿就是因为怀的双胎才难产而死的!?
黎知意对这个消息倒是没多大感觉,双胞胎生双胞胎的概率本就比普通人大上许多。
想到自己也许还有一个兄弟姐妹,苏见月连心肝都在颤抖,带着颤音道,“那……还有一个呢?”
自有记忆以来,父亲就只有她一个孩子。
难道另一个也同父亲那般,被送走了!?
还是说已经……没了?!
宣仁帝神情木然,看着表面上没什么事,实际心里已经快要碎了。
宣仁帝抬眸,看向多年未见的闺女,眼眶已然通红。
想起那日秦韵生产时的情形,宣仁帝紧紧攥紧了拳头,声音嘶哑道,“你娘她只生下了你一个人。”
另一个孩子没生下来,胎死腹中,在场的三人都听懂了宣仁帝话里的潜台词。
“不可能!韵儿从小习武,身体康健!”镇国公猩红着一双眼,失声大吼。
他的秦韵并不是养在深闺,走一步喘三喘的娇弱闺阁女子!
而是天上自由飞翔的海东青,女子生孩子艰难,以秦韵的体力,绝不可能只能生下一个。
他的女儿绝不可能如此脆弱!
宣仁帝闻言,脸上的愧色更甚,他歉疚的望着镇国公,“是假死药带来的副作用。”
他记得当时秦韵刚醒过来时,连话都说不出来,换句话说,是父皇母后还有他,他们三个人害死秦韵。
若是没有他,父皇母后不会想方设法的把人弄到边境来。
镇国公痛苦的脸上写满了茫然,他听说过假死药,但没听说过假死药还会有副作用的。
更不会想到自己的闺女会因此丧命。
镇国公惊疑不定地看着宣仁帝,这,该不会是他想要隐瞒真相捏造出来的吧!?
在大月,规矩森严之地对生了同性双生子妇人同样苛刻。
黎知意心里长叹一口气,开口解释道,“假死药本身并不是什么可以令人假死的药物,通俗一点来说,假死药是一种毒药。
这种毒素损害服药者的五脏六腑,假死药里面包含了大量类似安神药的药物,严重破坏人的神经与呼吸道。
且多个脏器被破坏,引发连锁反应,轻则瘫痪,重则丧命,外祖母能全须全尾地醒过来,还拼死生下一个孩子,已是运气极好。”
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假死药,如果有,那么一定是穿肠毒药。
闻言。
镇国公与苏见月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同时望向宣仁帝寻求证。
宣仁帝已经震惊麻了,惊呼道,“阿意,你怎会知晓?”
阿意说的,与太医说的分毫不差,甚至更加全面。
因为韵儿醒来之后,经常喘不上气,到孕期,喘不上气越发严重。
黎知意闻言,毫不客气地朝宣仁帝翻了一个白眼,阴阳怪气道,“还行吧,我不但知道假死药有毒,我还知道你们这事干得太缺德了。
人好好的姑娘,被你们害得吃尽了苦头,英年早逝,对了,大月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
在没有战争,吃饱穿暖的情况下,平均寿命应该在五六十岁才对。
被阴阳了一脸的宣仁帝:“……”
这话题是不是转移的有点快?
虽然不知道阿意问这个是什么意思,但宣仁帝想了想,还是如实应道,“大概五十五到六十五不等。”
刨去夭折的孩子,平均寿命能到六十五岁。
黎知意闻言,脸上的表情变得一言难尽,“所以,男女十几岁就成亲生子,你们是急着去投胎吗?”
她还以为大月平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这些人才急着成婚繁衍后代,结果来了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那黎氏族长都七老八十才寿终正寝,黎家村五六十的老人比比皆是。
古时候平均寿命低有两个原因,一是吃不饱医疗条件差,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战争。
且这里的姑娘十五六岁便成亲生子,连身体都没有发育好,难怪难产妇人多,搞不好她的外祖母就是因为年龄太小,又怀有双胎,所以才导致难产。
封建糟粕害人哦。
在场十几岁生儿育女的苏见月、宣仁帝、镇国公:“……”
镇国公和宣仁帝看黎知意的眼神都不对了,日后这孩子该不会要砸手里吧?
苏见月陷入了沉思,她怎么觉得这话说得那么有道理呢?
黎知意语气不好地道,“看什么看,别磨叽,赶紧说,你是怎么坐上皇位,又是怎么把我娘忘了十来年的?”
再停下去,她怕一会会忍不住开麦乱喷了。
这事干得太缺德了,真的。
被怼得满头包的宣仁帝:“……”
有没有人能管管她,他那温柔娴静的闺女是怎么养出脾气这么暴躁的闺女的?
镇国公虽然愤怒悲痛,但对他来说,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接受秦韵没了的事实。
如今得知秦韵还留了血脉留在这世上,他已经非常感恩上苍了。
更何况,算计秦韵的太上皇两口子已然去世,眼前这个宣仁帝同样也是受害者,还是女儿的所爱之人。
于公,为了大月,于私,为了外孙女和曾外孙女,他都不能与宣仁帝翻脸。
镇国公与苏见月都不说话,宣仁帝只好继续道,“韵儿去世以后,朕就想着这辈子不再娶妻,就守着月儿长大成人,再招个女婿,一家人就这么过日子。
事实就是,朕也确实做到了,就在朕以为这辈子就这么过下去的时候,皇兄发现自己身中慢性毒。”
听到这儿,众人算是知道怎么回事了。
真正的阳崇礼发现自己身中剧毒,恰好又有个学识不输自己,且长相一模一样的同胞弟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神不知鬼不觉的让亲弟弟顶替自己。
中间肯定有个过程,只是他们不知道,看宣仁帝的样子,也不想细说。
宣仁帝已经不是从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幕后皇子,而是已然做了十多年的上位者,那期间不为人知的痛苦,想来是不愿意提起。
镇国公想,他大概知晓他们是什么时候偷梁换柱的了。
宣仁帝突然不亲近所有皇子公主,以及后宫嫔妃。
对于宣仁帝选择弟弟顶替而不是扶持膝下皇子上位这个做法,镇国公表示理解。
扶持任何一位皇子,皆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要死不少人不说,关键是那些皇子,没一个成器的。
若是那些个皇子上位,大月也许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垮掉了。
人心都是偏的,只要现在这个宣仁帝是皇帝,那他的外孙女就是尊贵的公主殿下。
见几人都消化得差不多了,宣仁帝才道,“朕不想京城做什么皇帝,朕只想在村里守着月儿长大,待百年之后与韵儿合葬在一起。
可我没有想到,皇兄和母后,竟然拿月儿来威胁朕!
朕别无他选,只能答应,要求就是等到月儿嫁人生子,朕才离开,可谁知人算不如天算,皇兄突然病情恶化。
朕只得一边守着月儿,一边帮忙处理国事,直到黎光富出现,月儿像喝了迷魂汤一般,死活都要嫁给他!!!
那段时间,闹得朕身心俱疲,甚至不惜以断绝父女关系要挟,谁知道,月儿竟然拿刀架在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