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西之地,那颗米粒大小的“混沌节点”如同黑暗虚空中唯一稳定的灯塔,持续散发着无形却坚定的“界定”场域。林守心悬浮于节点领域之外,混沌之瞳平静地观察着其运行。节点内部空无一物,却秩序井然,与外部狂暴的法则乱流和湮灭之力形成鲜明对比。它如同一枚嵌入腐朽木头中的坚硬金钉,不仅自身稳固,更以其存在,隐隐遏制着周边“腐朽”的蔓延。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随着节点持续运转,一丝丝极其微弱的、被净化驯服后的“秩序基底”能量,正从虚无中被提取、转化,如同涓涓细流,汇入节点,再通过那无形的连接反馈自身,滋养着他的混沌本源。这个过程缓慢,却坚定,代表着一种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正在发生。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秩序曙光”,也引来了更深的阴影。
葬古雪原深处,“收藏家”的意志在经过长时间的“衡量与评估”后,似乎终于得出了结论。林守心这种“于归零地建立稳定节点”的能力,以及其混沌本源那独特的、包容万有却又界定真实的特性,已然超越了它过往认知中任何“藏品”的范畴。这不再是一件值得“收藏”的珍品,而是一种值得…… “获取” 并 “研究” 的…… “现象级模板”!
单纯的观察与记录已无法满足它那冰冷而纯粹的“收藏欲”。它需要更近距离的接触,更需要…… 获取样本!
一道远比之前冰晶使徒更加凝练、更加复杂、几乎与葬古雪原本身寒意融为一体的指令,自冰渊核心发出。
极西之地边缘,距离林守心所在位置约百里之外的虚空中,空间如同水波般荡漾,并非撕裂,而是某种更加温和却诡异的“渗透”。紧接着,三具身影悄无声息地迈步而出。
它们依旧是冰晶构造体,但形态与之前的使徒截然不同。一具形似巨大的、展开翅膀的冰晶蝴蝶,翅膀上铭刻着无数流动的、用于分析能量结构与法则波动的符文;一具如同多臂的冰晶蜘蛛,每一条手臂的末端都是不同形态的采集与封印工具;最后一具,则是一个标准的、手持冰晶典籍和刻刀的“记录者”形态。
这三具冰晶造物,不再仅仅是探测或攻击单位,而是一个功能完整的—— “采集与研究小组”!
它们出现的瞬间,并未散发任何敌意或能量波动,而是立刻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冰晶蝴蝶双翅高频振动,无形的扫描波纹跨越百里,精准地笼罩向那颗混沌节点以及节点外的林守心,试图深入解析其能量构成、法则交互模式乃至灵魂波动的本质。
冰晶蜘蛛的多条手臂灵活舞动,其工具尖端亮起幽蓝光芒,并非攻击,而是试图在虚空中“裁剪”和“抽取”那些被混沌节点影响、刚刚趋于稳定的法则丝线,以及节点散发出的独特秩序场域样本!
而那记录者,则快速地在冰晶典籍上刻画着,记录着采集小组的一切行动数据以及目标的所有反应。
它们的行为,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绝对的理性与漠然,仿佛林守心与那混沌节点,只是它们面前亟待解剖和封存的…… 实验材料。
林守心混沌之瞳中闪过一丝冷意。
这种被当成“物品”对待的感觉,比直接的恶意攻击更让人心生厌恶。他能感觉到,那扫描波纹试图穿透他的混沌本源防御,窥探其最核心的秘密;而那采集工具,更是在直接窃取他辛苦建立的秩序成果!
心念一动,甚至无需刻意催动力量,基于对自身领域的绝对掌控本能,一道无形的混沌壁垒瞬间在那三具冰晶造物周围升起!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信息静默”,而是更加复杂的 “法则隔绝” !
壁垒之内,一切能量传递、信息交互、乃至基础粒子运动,都被强行“界定”在一个极低的、近乎停滞的水平!那冰晶蝴蝶的扫描波纹如同撞上绝对反射镜面,瞬间被弹回,甚至部分数据流发生紊乱,反噬自身,其翅膀上的符文闪烁变得 erratic(不稳定)。冰晶蜘蛛的采集工具在触及那近乎凝固的法则环境时,如同陷入超粘稠的胶水,动作变得极其缓慢、艰难,根本无法完成有效的“裁剪”和“抽取”。就连那记录者的刻刀,都难以在冰晶典籍上留下清晰的刻痕!
“采集小组”瞬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所有功能近乎瘫痪!
然而,“收藏家”的反应更快,也更决绝。
几乎在混沌壁垒升起的同一刹那,一道冰冷的、不带任何情绪的“自毁与信息净化”指令,便跨越空间,直接在三具冰晶造物核心响起!
“嘭!”“嘭!”“嘭!”
三声轻微却清脆的爆鸣,三具结构精密的冰晶造物,甚至没来得及像之前的使徒那样化作尘埃,便直接由内而外,瞬间汽化,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丝能量残渣和信息残留都未曾留下!其果断与彻底,令人心惊。
“收藏家”宁愿彻底损失这三具宝贵的造物,也绝不容许其落入林守心手中,被反向解析其技术!
远在葬古雪原的古老意志,传递出一丝混合着“惋惜”(对于损失造物)与“更加浓烈兴趣”(对于林守心展现出的更强掌控力)的复杂波动。它似乎并未因这次失败而气馁,反而更加确定了林守心及其混沌节点的“收藏价值”。
林守心散去混沌壁垒,眉头微蹙。“收藏家”的难缠与决绝,超出了他的预期。这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且手段层出不穷的古老存在。
而就在这时,另一股意念,悄然而至。
是“织网者”。
这一次,它传递来的不再是庞杂的信息洪流,而是一段经过高度凝练、客观到近乎冷酷的…… “分析报告” 与 “风险预警”。
报告中,清晰罗列了“收藏家”已知的行为模式、能力评估(基于历史记录与本次观察)、以及其可能采取的进一步行动预测(包括但不限于派遣更高级别的“收藏单元”、利用环境陷阱、甚至尝试进行大范围的“空间隔离”以将林守心连同节点一起“打包”)。
紧接着,是一段关于林守心自身现状的分析:
【个体‘林守心’,代号‘神钥之主’。】
【状态:混沌本源稳定增长,对法则界定权柄运用趋于成熟,存在合法性获底层机制暂认。】
【潜在风险:过于依赖单一混沌节点,对‘收藏家’针对性手段防御预案不足,对更广阔宇宙层面关注度不足。】
【发展建议:加速构建混沌节点网络,提升节点间联动与抗干扰能力;主动拓展认知边界,了解潜在盟友与威胁;谨慎处理与‘收藏家’关系,避免过早陷入消耗战。】
这份报告,没有任何情感倾向,就像一份机器生成的诊断书和建议书。但其中蕴含的信息价值,以及对潜在危机的洞察,却至关重要。
“织网者”在向他示好?或者,仅仅是认为一个稳定发展、能持续产生“有趣现象”的观察对象,比一个过早夭折或被收藏的对象,更具“记录价值”?
林守心沉默片刻,消化着这份“礼物”。他意识到,“织网者”并非敌人,至少目前不是。它更像一个绝对中立的“宇宙史官”,而自己,是它笔下正在书写的重要篇章。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许有利于应对像“收藏家”这样的主动威胁。
他望向那再次恢复死寂、但危机四伏的极西之地虚空,又感知着“织网者”那无处不在、却又缥缈无踪的信息网络。
前有“收藏家”虎视眈眈,意图“收藏”他与他的成果。
旁有“织网者”冷静观察,提供信息却也随时可能因“无记录价值”而失去兴趣。
暗处,或许还有更多未被惊动、或已被混沌节点涟漪触及的、未知的古老目光。
混沌纪元的道路,注定布满荆棘与迷雾。
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前行。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那颗孤悬于虚无中的混沌节点,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是时候,播撒更多的“种子”,让这星星之火,真正开始…… 燎原了。
而第一步,便是让这最初的火种,变得更加坚韧,更加…… 难以被“收藏”。
---
(第11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