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演播厅内,聚光灯将舞台中央照得如同白昼。
王靖雯握着麦克风,气息平稳地唱完《如愿》最后一个音符,尾音落下的瞬间,伴奏缓缓收尾,现场响起零星却真诚的掌声。
“完美!王老师,您这唱功真是名不虚传!”
音乐总监率先鼓掌,眼里满是赞叹。
从第一遍彩排时对歌曲情感的精准把控,到第二遍对细节转音的打磨,再到刚才近乎无懈可击的演绎,王靖雯只用了三遍,就把《如愿》里那份跨越岁月的温柔与坚定彻底吃透。
唱到 “山河无恙,烟火寻常” 时,声音里藏着对国泰民安的珍视;落到 “你曾苦过我的甜” 时,又满是对先辈的致敬,每一个转音、每一次气息调整,都堪称教科书级别。
王靖雯微微鞠躬,额角渗出细汗,她接过助理递来的温水抿了一口,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站在侧台的顾言。
只见顾言眉头微蹙,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反复滑动,屏幕里是刚才彩排的多角度录像,他时而暂停标注,时而摇头思索,脸上全然没有轻松的神色。
伴舞们有序退场,舞台瞬间空旷下来。
顾言终于抬起头,对着调音台方向抬手:
“各位老师,麻烦停一下!”
王靖雯快步走过去,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顾老师,是不是我刚才副歌的情感太收着了?还是‘而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那句的气口没找对?”
她下意识地回想刚才的演唱,连自己都没察觉,在面对顾言时,竟会生出一丝不确定 —— 毕竟这首歌的词曲都出自他手,没人比他更懂其中的内核。
顾言转过身,看到王靖雯紧张的模样,连忙摆手,嘴角露出歉意的笑:
“王老师,您千万别多想,您唱得一点问题都没有。气息稳得像定海神针,情感也精准得恰到好处,连我当初写这首歌时设想的细节,您都完美呈现了。”
他顿了顿,指着舞台中央那片空旷的区域:
“是舞台设计的问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像一幅好看的画,却少了能让人记住的灵魂。”
“您也这么觉得?”
王靖雯眼睛一亮,瞬间找到了共鸣,语气都轻快了几分:
“我刚才唱到‘走你所走的长路’时,看着伴舞们整齐却程式化的动作,总觉得缺点故事感。他们的舞蹈很美,可更像背景板,没能和歌词里的‘传承’‘守护’呼应起来。就像我们在说一个很动人的故事,却没有画面来帮听众具象化。”
“对!就是故事感!”
顾言猛地一拍手,眼里迸发出兴奋的光,声音都提高了些许:
“王老师,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刚才反复看录像,总觉得舞台和歌曲是割裂的 —— 演唱是满分,舞蹈是满分,可加在一起,却没达到‘1+1>2’的效果。现在终于想明白了,我们只追求了‘完美’,却忘了给观众一个能共情的‘钩子’,一个能让他们想起自己身边故事的画面。”
他语气急切道:
“走,我们去找张导!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然明天直播时,观众只能听到好歌,却感受不到歌里的温度,太可惜了。”
王靖雯跟着顾言的脚步,也轻快了不少,笑着点头:
“能帮上顾老师就好。其实我刚才也在琢磨,这么有画面感的歌,要是舞台能再加点‘故事线’,肯定能更打动人。”
两人找到张导时,他正对着监视器皱眉。
看到顾言和王靖雯一起过来,张导起身:
“正好,我也想跟你们聊聊。刚才的彩排虽然流畅,但总觉得少了点能戳中人心的东西,像一杯白开水,解渴却没味道。”
“张导,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
顾言抢先开口,把自己和王靖雯的想法和盘托出:
“您看能不能在舞台两侧加弧形投影幕布?播放一些有年代感的画面 —— 比如老一辈在田埂上插秧的场景、工人在工厂里炼钢的画面、父母牵着孩子走过老街的片段,再穿插现在的高铁飞驰、航天发射、万家灯火的镜头。这样既能呼应《如愿》里‘承先辈之愿,见今日繁华’的内核,又能让观众看到‘你所爱的人间’到底是什么模样。”
他顿了顿,指着伴舞休息区:
“伴舞的动作也得改改,别只是整齐的队形变换。可以设计成‘传承’的动线 —— 一开始是几位老演员扮演的‘先辈’,做出播种、铺路的动作;然后年轻伴舞接棒,演变成建设高楼、研发科技的场景;到副歌‘我愿活成你的愿’时,所有人围成圈,像把‘愿望’传递下去。这样一来,舞蹈就不是单纯的表演,而是故事的一部分了。”
王靖雯补充道:
“还有灯光!到‘山河无恙,烟火寻常’那句时,能不能让观众席的小灯同步亮起来?像星星落在人间,既呼应‘烟火’,又能营造出‘所有人共赴这人间’的氛围。这样故事感就全了,观众能跟着画面和旋律,想起自己身边那些‘为愿望努力’的人。”
张导听完,眼睛越睁越大,他猛地拍了下桌子,语气里满是激动:
“好主意!我怎么没想到!就按你们说的来!小王,立刻联系投影团队,把老照片和现代场景的素材整合起来,重点突出‘传承’和‘烟火气’;小李,去找舞蹈老师,按顾老师说的‘动线’重新编舞,半小时后给我初版方案;灯光组!赶紧调整灯光程序,务必让观众席的灯和舞台节奏完美契合!”
工作人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演播厅内瞬间忙碌起来。
投影团队火速对接素材库,舞蹈老师拿着笔记本飞速画着动作草图,灯光师在控制台前反复调试参数。
顾言和王靖雯站在侧台,看着舞台一点点被赋予 “灵魂”,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半小时后,修改后的彩排开始。
当前奏响起,舞台两侧的弧形幕布上出现黑白画面:
一位老人牵着孩子的手,在石板路上慢慢走,路边的老槐树、墙上的红色标语,瞬间把人拉回几十年前的岁月。
伴舞们穿着朴素的服装,弯腰做出播种的动作,缓慢而虔诚,像在守护一个珍贵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