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东郊小筑,安家的独栋小楼依旧坐落在显眼的位置,青砖灰瓦,庭院里的罗汉松在夜色中显得格外苍翠。
文玟用钥匙打开院门,温暖的灯光从屋内倾泻而出。快请进,家里有些乱,别介意。她笑着对高良玉和邵北说,但谁都看得出这不过是谦辞——屋内陈设典雅整洁,处处透着女主人的品味。
月月,带邵北去厨房把菜热一下。文玟自然地安排着,又对高良玉说,老高,你来帮我泡茶吧,安南前几天刚得了些上好的龙井。
安和月领着邵北穿过客厅。邵北注意到墙上新换的照片——有安和月大学毕业时的留影,有全家福,还有一张她小时候扎着羊角辫、坐在父亲肩头的照片。
之前的年轻时候学生时代的照片,几乎和现在无差,安和月真是从小美到大。
菜还得再加工加工。安和月推开一扇磨砂玻璃门。厨房很宽敞,中式风格的实木橱柜,灶台擦得锃亮。
邵北很自然地将购物袋放在料理台上,很自然地挽起袖子,毕竟这也不是他第一回来了:我来热菜吧,你告诉我盘子在哪。
安和月从橱柜里取出几个青花瓷盘,站在邵北身边帮他装盘。两人肩并肩地忙碌着,偶尔手臂相触,都会让安和月的心跳快上几分。
糖醋小排要热透才好吃。邵北熟练地操作着微波炉,侧头看向安和月,我记得你在海州时就喜欢这道菜。
你还记得啊...安和月轻声说,心里泛起一丝甜蜜,邵北这个男人,总是想着工作上的事,可自己的喜好那是一点都没忘记。
客厅里,文玟和高良玉坐在沙发上,看似在品茶聊天,目光却不时飘向厨房。
看他们多般配。文玟抿了一口茶,轻声感叹,丈母娘看女婿都审美被高良玉尽收眼底。
高良玉点头:邵北这孩子,能力出众,人品也好,长的也是一表人才。就是...家世普通了些。
老安啊不在乎这个。文玟摆摆手,他自己就是普通家世打拼出来的邵北很像年轻时候的他,有魄力,有远见,感觉做什么都能做好,只要他对月月好,有上进心就够了。
高良玉微微一笑,这不经意间,安南对邵北的态度,他也已经略知一二了。
厨房里,邵北正在热最后一道菜。安和月站在他身后,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忍不住轻声问:在海州...你想过我吗?
邵北的动作微微一顿。微波炉的嗡嗡声在厨房里回荡,伴随着他低沉的声音:每天都会想。
都会想这三个字让安和月的脸颊瞬间染上红晕。她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裙的带子。
邵北转过身,认真地看着她:每次路过我们一起去过的地方,都会想起你。建设局门口的那家早餐店,平安村改造后的广场,还有...
他突然停住,因为安和月抬起头,眼中闪着晶莹的光。
我也是。她轻声说,在省政府开会时,看到和海州有关的文件,就会想起你。
两人的距离不知不觉间拉近,厨房的灯光在他们身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就在这时,客厅传来文玟的声音:菜热好了吗?需要帮忙吗?
安和月慌忙后退一步:马上就好!
晚餐摆上餐桌时,俨然一桌丰盛的家宴。文玟特意开了一瓶红酒,四个酒杯在灯光下泛着晶莹的光泽。
来,为我们今天的巧遇干杯。文玟举杯提议。
席间,高良玉说起海州的趣事,引得众人笑声不断。邵北不时体贴地为安和月夹菜,动作自然得仿佛早已习惯如此。
邵北啊,文玟状似随意地问,将来有什么打算?
邵北放下筷子,认真回答:先把海州的工作做好。阳光招标还要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也到了关键阶段。
那个人问题呢?文玟笑着追问。
餐桌上的气氛突然微妙起来。安和月紧张地看向邵北,手指在桌下轻轻握紧。
邵北的目光扫过安和月,语气坚定:等我在海州站稳脚跟,一定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不会让...关心我的人等太久。
这个回答让文玟满意地点头,安和月也悄悄松了口气。
饭后,高良玉和文玟在客厅喝茶,故意让两个年轻人去厨房收拾。水龙头哗哗作响,邵北在洗碗,安和月在一旁擦拭。
今天...我很开心。邵北突然说。
安和月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他。
看着你在厨房忙碌的样子,邵北的声音很轻,让我想起了在海州的日子。那时候我经常加班到很晚,你在县政府也忙地很晚,我们会一起相约在建设局旁边的小店吃宵夜。
记得有一次,你为了修改方案,通宵没睡。安和月回忆着,第二天早上我给你带了早餐,你居然在办公室里睡着了。
两人相视而笑,那些共同的回忆在厨房的蒸汽中缓缓浮现。虽然也只是一年的时间,但这些日子确实无比珍贵。
收拾完毕,他们回到客厅。高良玉看了看手表: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宾馆了。
文玟起身送客,在门口对邵北说:以后来省城,一定要来家里坐坐。
一定。邵北郑重答应。
安和月送他们到院门口。夜色中,邵北回头看了她一眼,轻轻挥了挥手。
回到屋内,文玟拉着女儿的手在沙发上坐下:月月,妈妈看邵北是个靠谱的人。你要是真喜欢他,妈妈支持你。
安和月靠在母亲肩上,心中满是甜蜜与期待。这个意外的夜晚,让两颗本就相近的心,靠得更近了。
而驶离东郊小筑的车上,高良玉对邵北笑道:今天表现不错。文玟这一关,你算是过了。
“老师,其实我也没想过,一切过的这么快…”
“哈哈,这就叫顺其自然。”高良玉笑着回答。
邵北望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唇角不自觉地扬起。这次来省城,果然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