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传媒二层小楼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堆积如山的合作意向书上,烫金的公司Logo在光线下格外刺眼——有运动品牌的代言邀约,有综艺节目的常驻邀请,还有影视公司的剧本投递,最显眼的是几本印着“远航影视”字样的文件夹,放在意向书堆的最顶端。周建明坐在桌前,手指划过这些文件,语气里满是感慨:“以前我们求着资本合作,现在资本主动找上门,这都是你用原创挣来的底气。”
苏澈坐在对面,手里捏着那个迷你青花瓷瓶,目光落在“远航影视”的文件夹上。自从蓝星音乐盛典拿奖后,他的热度就像滚雪球一样增长,不仅乐云的播放量天天破纪录,连之前避之不及的资本方都纷纷抛来橄榄枝,其中远航影视最直接——上周就发来了合作草案,今天还特意派了代表过来面谈。
“苏老师,久仰大名!”会议室门被推开,一个穿着高定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走进来,手里提着黑色公文包,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我是远航影视的项目总监王凯,这次来是想和您敲定《夏日星光》的合作——我们计划投资500万,由您担任男主角,剧本已经改到第三版,完全贴合您‘青春原创音乐人’的人设。”
王凯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拿出剧本和合同,推到苏澈面前。剧本封面印着俊男美女的插画,标题旁标注着“流量偶像剧”“预计播放量破10亿”;合同里的条款更是直白——500万片酬,拍摄周期3个月,后续还有两部续集的优先合作权,附加条款里甚至写着“公司将为您配备流量团队,确保每月至少3个热搜”。
苏澈拿起剧本,随意翻了几页——剧情无非是“男主靠音乐逆袭,与富家女相爱相杀”的老套路,里面的“音乐元素”只是摆拍,连主角弹吉他的姿势都写得敷衍,和他理解的“原创音乐”毫无关系。他放下剧本,手指轻轻摩挲着青花瓷瓶,语气平静却坚定:“王总监,抱歉,这个合作我不能接。”
王凯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显然没料到会被直接拒绝。他愣了几秒,重新调整表情,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苏老师是觉得片酬不够?我们可以再加200万,700万对新人来说已经是顶格待遇了。或者您对剧本不满意?我们可以让编剧团队重新改,完全按您的想法来。”
“不是片酬的问题,也不是剧本的问题。”苏澈摇摇头,目光落在窗外的老街——瓷坊的老师傅正在门口摆放青花瓷,路过的学生围着拍照,手里还拿着《青花瓷》的歌词首幅。他转过头,看着王凯,认真地说:“我现在不想拍偶像剧,我想先做音乐之外的‘内容’——不是靠流量博眼球的东西,是能真正传递价值、和我的音乐相辅相成的内容。”
“内容?”王凯皱起眉头,显然没理解苏澈的意思,“苏老师,恕我直言,现在最火的就是偶像剧,您刚拿最佳新人,趁热度拍一部爆剧,既能赚口碑又能圈粉,后续再做‘内容’不是更容易?您说的‘内容’,能有500万的投资吗?能有10亿的播放量吗?”
他的话像一根刺,却没让苏澈生气。苏澈拿起桌上的一份文创合作意向书,上面是一家传统文化公司的邀约,想和他合作开发“青花瓷音乐周边”,还计划拍一部记录青花瓷制作过程的短片。“比如这个,”苏澈把意向书推给王凯,“我想拍一部《青花瓷》的文化纪录片,跟着老师傅从选料到烧制,记录每一个环节,再配上我的音乐,让更多人了解青花瓷背后的文化;再比如,我想发起一个‘校园原创音乐大赛’,扶持像我当初一样没资源的新人,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歌唱给更多人听。”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些‘内容’可能没有500万的投资,也没有10亿的播放量,但它们能让我的音乐更有深度,能让更多人看到‘原创’和‘文化’的价值——这比拍一部转瞬即逝的偶像剧,更有意义。”
王凯看着苏澈认真的眼神,又看了看那份不起眼的文创意向书,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太狭隘了。他在影视圈待了十几年,见惯了艺人挤破头想拍偶像剧、赚快钱,像苏澈这样有热度却主动拒绝流量的,还是第一个。他沉默了几秒,收起合同,语气里多了几分尊重:“苏老师,我明白了。是我之前太注重流量,忽略了您真正想做的事。如果后续您的‘内容’项目需要投资,远航影视愿意考虑——我们也想试试,做些不一样的东西。”
送走王凯后,周建明走到苏澈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刚才拒绝500万的时候,我都替你捏了把汗。不过你说得对,那些流量剧只会消耗你的口碑,只有你说的‘内容’,才能让你走得更远。”
“其实我也不是完全拒绝资本。”苏澈笑着说,“我只是不想被资本牵着走。如果资本能支持我做纪录片、做原创大赛,我很乐意合作;但如果只是让我拍流量剧、赚快钱,那不是我想要的‘文娱复兴’。”
老林这时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来,脸上满是兴奋:“阿澈,你看!张教授联系了中央音乐学院,想和我们合作‘音乐+文化’的公益项目,还能申请国家级的文化扶持基金——这正好能帮你做《青花瓷》的纪录片!”
苏澈接过文件,上面详细写着项目计划:由中央音乐学院提供学术支持,星火传媒负责拍摄,文化基金承担部分费用,纪录片将在央视文化频道播出,还会同步到各大视频平台。他看着文件里“记录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的融合”的字样,心里满是激动——这正是他想做的“内容”,既有文化深度,又能和他的音乐结合,比偶像剧有意义得多。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响起,淡蓝色的光膜缓缓展开:
【检测到宿主拒绝流量偶像剧合作,明确“聚焦有价值内容”的发展方向,获得部分资本方理解与支持(如远航影视表达后续合作意向),触发“内容导向”声望结算……】
【结算完成:获得声望值点,当前声望值累计点!】
【解锁新功能:内容策划(初级)——可辅助规划“音乐+文化”“音乐+公益”类内容项目(如纪录片、原创大赛),生成项目方案框架、资源对接清单,提升项目落地效率;】
【功能附加说明:
1. 针对纪录片项目:可自动梳理拍摄脉络(如青花瓷制作流程、原创音乐人采访提纲),推荐适配音乐(如《青花瓷》 instrumental 版、未发布的传统文化主题demo);
2. 针对原创大赛:可生成赛事规则、评审邀请名单(含张教授等业内权威)、校园合作渠道清单,降低筹备难度;
3. 可实时评估项目文化价值与传播潜力,为资本合作提供数据支撑(如纪录片预计触达文化爱好者100万+)。】
【触发支线任务:“《青花瓷》文化纪录片启动”,任务要求:1个月内完成纪录片拍摄团队组建与前期调研,任务奖励:声望值点,国家级文化项目“非遗音乐融合计划”参与资格。】
苏澈盯着“内容策划”功能的说明,心里瞬间有了清晰的规划——先用这个功能梳理纪录片的拍摄框架,联系瓷坊老师傅确定拍摄细节,再同步推进校园原创大赛的筹备,争取月底前同时启动两个项目。他想起刚才王凯说的“愿意考虑后续合作”,突然觉得,资本也不是洪水猛兽,只要他坚持做有价值的内容,就能引导资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下午,苏澈和老林一起去了老街瓷坊,把拍纪录片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傅。老师傅听完,激动得拉着苏澈的手,带他参观了自己的瓷窑:“我烧了一辈子青花瓷,就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你愿意拍,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还能找我的老伙计们一起出镜!”
苏澈看着满窑的青花瓷坯,阳光透过窑口的缝隙洒进来,在瓷坯上镀上一层暖光。他拿出手机,用系统的“内容策划”功能快速生成了拍摄提纲:第一集“选料”,记录老师傅去山里选瓷土的过程;第二集“拉坯”,展现手工拉坯的技巧;第三集“上釉”,讲解青花瓷釉料的配方;第四集“烧制”,记录等待烟雨、控制火候的过程;最后一集“传承”,采访年轻的陶艺学徒,配上《青花瓷》的音乐,展现传统文化的延续。
“这个提纲太详细了!”老林看着苏澈手机里的内容,忍不住赞叹,“有了这个,我们不用再花时间查资料,直接就能开始筹备了。”
苏澈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拒绝500万的偶像剧,看似是放弃了眼前的利益,实则是选择了更长远的“文娱复兴”之路。这些纪录片、原创大赛,虽然不能立刻带来高收益,却能为蓝星的文娱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更多人了解文化,让更多新人有机会做原创,让整个行业不再只追求流量,而是注重内容的价值。
而此刻的远航影视办公室,王凯把苏澈的想法汇报给了董事长。董事长看着苏澈的纪录片提纲,沉思了几秒,对王凯说:“这个年轻人有想法,也有格局。把我们之前准备投给偶像剧的200万,拨给苏澈的纪录片项目——我们不追求短期回报,就当是为文化产业做份贡献,也看看这个‘不一样的内容’,到底能走多远。”
傍晚,苏澈回到星火传媒,看到周建明正在和几家文创公司的代表谈合作——他们想开发《青花瓷》主题的陶瓷饰品、音乐盒,还计划在全国的独立书店设置“苏澈原创音乐角”,播放他的歌,摆放纪录片的宣传物料。苏澈看着会议室里热闹的场景,突然觉得,他想要的“文娱复兴”,已经在悄然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