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书意和勤母也拉着躺椅阴凉的位置午睡, 一家六口人,午睡全部在外面睡。
这种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在农场大家睡在一间房的时候了,睡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下一秒这个睡着了。
小卖部搬过去了,勤本义也搬进了新房间, 勤书意一个人独享一个大房间,勤本义原来的那个房间的那个小门, 被扩大了,可以在屋里骑着三轮车到院子里,再也不用搬来搬去。
小卖部后面通着院子里,大家去小卖部的时候不用从大门去,直接在院子里进去就行,特别方便。
后院弄了专门给鸡鸭, 猪煮饭的小厨房,还用砖头搭建了鸡房,鸭房,猪房。
靠近菜地的地方搭建了一个棚子,专门放铲出来的鸡屎,鸭屎,猪屎。
猪也买回来了, 一头小公猪,一头小母猪。
每天都能听到猪哼哼叫的声音,或者饿的时候,拱门的声音,还掺夹着鸡鸭的叫声。
收粮食这段时间,村民又来预定猪肉了,时隔半个月,勤书意又跟力叔预定了。
力叔知道勤书意喜欢要肥肉,每天去屠宰场就盯着那只猪比较肥。
粮食收上来, 又到种粮食的时间, 村民一刻都不敢停歇,中午吃饭都在地里吃。
家家户户都特别忙, 要顾着地里,又得顾着家里养的鸡鸭。
像村长家,家里三个女同志,每天轮流一个人回家做饭,再带过到地里给大家吃。
鸡鸭倒是不怎么需要他们管。
地里的活面条他们还干得不利索,但我给鸡鸭喂水,喂饭这个事他们能干得来。
伺候鸡鸭这个事情就落在他们身上了。
等到粮食收上来了,晒谷子,翻谷子,赶偷吃的谷子的小鸟这些活也是他们干的。
面条他们一天比一天忙,根本没时间出去摘野果子。
不只是他们, 全村的小孩子都这样, 再大点还得到地里干活。
为了尽早把粮食收上来,大家天黑了还戴着手电筒割稻谷。
晚上天也凉快些,大家都想晚上多干点。
以前没有手电筒,他们晚上想干也不干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手电筒,他们晚上能多干一点活。要不是第二天要起来杀鸡, 摘菜,他们能干更久一些。
把地翻了,把粮食重新种下去后,大家才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但是活还没干完, 谷子还没脱皮, 玉米还没脱壳,大家还有的忙。
这段时间太忙, 村长和会计也没时间给大家天天分钱,就把钱票先放在勤书意这里,每天让家里人去拿猪肉的时候, 顺便把记录本拿回来就行。
开始收粮之后,村长家天天都预定一斤猪肉。
用村长的话来说, 收粮这么辛苦,以前没钱的时候就不说了, 现在手里有点钱, 再不吃点好的,粮食收上来,人也趴了!
村长鼓动大家,收粮种粮这段时间多吃点好的,别为那点钱省出病来。
大家还是很听村长的话的 ,舍不得买一斤猪肉的, 就买半斤猪肉,午饭和晚饭那顿肚子里多多少少沾点荤腥。
勤书意和勤本义看到这么多人预定猪肉,每天拿二十斤到隔壁村售卖,还带了一些农具,油盐酱醋,火柴盒,其他的东西就没带了。
第一天到凤和村的时候,勤书意和勤本义骑着车到地里喊。
收粮这个时候,大家都想吃点好的, 地里人听到有猪肉卖, 不少人跑出来买猪肉, 那些身上没带钱的只能猫着腰继续干活。
跑回家拿钱不现实,太耽误时间了。
勤书意看过来买猪肉的人不多,大概猜测他们身上没带钱,跟说了一声,明天还会过来卖, 想买的人, 明天可以准备好钱。
第一天跑了三个村,才把二十斤猪肉卖完。
到第二天的时候, 带了五十斤猪肉出去卖,也是跑了三个村才卖完,中间还卖出去一些农具,盐,油,火柴盒。
勤书意和勤本义一直跑到村里种粮食结束那天,就不再跑隔壁三个村了。
而是转头跑县里, 好长时间没见到时髦老太太了,得去告诉他们, 小卖部建成了,可以过来买东西了。
到县里第一个地方,就是时髦老太太住的那个家属楼,到了那里, 勤书意和勤本义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还有……吐槽。
伸手不打笑脸, 勤书意和勤本义热情的笑着介绍小卖部的事情,告诉他们小卖部又进了不少好东西,让他们有空去小卖部看看。
勤书意勤本义连着三天到去县里跟各个家属楼的老太太们通知小卖部建成的事情。
勤书意和勤本义小心机只带猪肉去县里,其他东西一点都没带。
时髦老太太第二天带着家属楼的老姐妹们小卖部。
老太太们担心中午太热 ,早上吃完早饭后,七点多就过来了。
来的时候带着大小孙子过来, 现在这时候, 学校都放假了,知道他们要去乡下的小卖部买东西, 缠着要一起过来。
老太太们实在拿孙子们没办法, 就全部带他们过来了。
这些都是长年住在县里的小孩子, 很少到乡下这里来, 一路上孩子们兴奋的看着这个,看看那个, 摘躲野花, 摘片叶子,这根棍子, 学着电影里面的侠客,跳起来对着路边的野草挥棍,躲避,翻滚。
老太太们看到他们往地上滚,少不了骂几句,一路上吵吵闹闹的。
小卖部这里也开门了,门口还挂着牌子‘书本小卖部’,门口外面三张桌子也摆了出来了,就是凳子还垒着放。
勤老婆子拿着抹布在擦门口的桌子, 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声音,转头看一眼,有点眼熟,等到他们走近了, 认出了其中的几个人。
时髦老太太看到路上还铺着碎石,惊讶的说道:“小老板他们也没说弄得这么好啊?”
“怪不得他们让我们过来买东西。”爱穿紫色衣服的老太太搭话道:“快赶上县里了。”老太太夸张的笑道。
“走,走,我们都有点期待小卖部里面东西了。”背着一个大背篓的老太太看他们走得慢, 着急的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