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众散修与何太叔三人踏入这座金丹洞府的秘境时,眼前骤然开阔,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众人尚未来得及细看四周景象,便已被秘境中错落分布的殿宇楼阁所吸引——雕梁画栋的炼丹房、火光隐现的炼器室、古韵悠然的藏经阁,以及远处掩映在云雾中的未知殿宇,无不散发着令人心动的机缘气息。
短暂的愣神之后,那些散修便按捺不住,各自四散而去。有人目光炽热,直奔丹香缭绕的炼丹房,希冀寻得几枚能助长修为的灵丹;
有人则冲向炼器室,意图获取趁手法宝;更有心思活络者,毫不犹豫地奔向藏经阁,渴望在古籍秘典中觅得高阶功法。
还有些谨慎之人,并未随大流,而是悄然隐入秘境深处,试图探寻更隐秘的机缘。
而何太叔三人却并未急于行动,只是彼此对视一眼,默契地点了点头。
他们皆是见多识广之人,深知机缘虽多,但贪多必失,不如各取所需。于是三人分道扬镳,各自朝着心中所选的方向行去。
师云礼与堵明堂出身世家,自幼便不缺上乘法器与高阶功法,对他们而言,突破瓶颈、提升修为才是当务之急。
因此,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炼丹房——若能寻得一枚上品破境丹,此行便已不虚。他们步履沉稳,眼中透着志在必得的锋芒,显然对此次探索早有谋划。
何太叔并未与众人同行,而是独自一人朝着藏经阁的方向行去。
作为散修出身,他深知在这弱肉强食的修真界,唯有自身实力的提升才是立足之本。什么法宝灵丹,终究只是外物,若根基不稳,即便得了机缘也未必能守住。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藏经阁——若能寻得一门上乘功法,或是一卷高阶秘术,远比那些身外之物更有价值。
心意已决,他袖袍一拂,一柄古朴的飞剑便自储物袋中飞出,悬于身前。剑身通体青黑,隐隐有灵光流转,显然并非凡品。何太叔纵身一跃,踏剑而起,随即化作一道流光,破空而去。
起初,他以为这金丹秘境不过是寻常洞天,范围应当有限。
然而,随着飞行的深入,他才发觉自己低估了这座秘境的规模。即便他御剑速度极快,可飞掠了足足半个时辰,眼前仍是茫茫云海,无边无际。
直到远处一座巍峨巨峰渐渐浮现,他才终于望见了此行的目的地——藏经阁。
那藏经阁孤悬于山峰之巅,四周古木参天,郁郁葱葱的灵植几乎将整座山峰覆盖,远远望去,如同一片碧波翻涌的树海。
而藏经阁本身则被层层云雾缭绕,时隐时现,宛如一座浮于云端的仙家楼阁。阁楼飞檐翘角,雕饰古朴,隐隐有灵纹闪烁,显然设有禁制。
山风拂过,云雾翻涌,整座藏经阁在云霞掩映下更显神秘莫测,透着一股令人敬畏的古老气息。
何太叔目光微凝,心中暗自惊叹。这藏经阁的规模与气势,远超他的想象。
看来,这座金丹洞府的主人绝非寻常修士,恐怕生前至少也是元婴大能,甚至更高。
念及此,他心中不由多了几分谨慎,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探索的决心——若能在此处寻得真正的传承,或许他的修行之路,将迎来一次真正的蜕变。
何太叔深吸一口气,抬手按在藏经阁那扇雕刻着繁复符纹的青铜大门上。
触手冰凉,隐约能感受到一股古朴厚重的灵力波动。他运转真元,用力一推,伴随着沉重的声,尘封已久的藏经阁终于向他敞开了怀抱。
甫一踏入,眼前的景象便让他呼吸为之一窒——只见数十丈高的穹顶之下,无数散发着莹莹微光的玉简悬浮空中,如同星辰般缓缓流转;地面上整齐排列着数百个紫檀木书架,上面堆满了泛着古旧气息的玉简、帛书和皮卷。
整个空间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灵韵,每一寸空气中都仿佛沉淀着千年的智慧。何太叔只觉心神震荡,这等规模的藏书,即便是那些传承千年的名门大派也未必能够企及。
他迫不及待地迈步向前,仔细打量着这些珍贵的典籍。
左侧区域陈列着各类修炼功法,从基础的引气法诀到高深的金丹秘术应有尽有;右侧则是琳琅满目的丹方、炼器要诀,甚至还有早已失传的灵植培育术和上古御兽法门。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里收藏的许多典籍,在外界即便是倾家荡产也未必能求得一观,而此刻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眼前。
就在何太叔沉醉于这知识的海洋时,他的余光瞥见了入口处那座通体莹白的石碑。
走近细看,只见上面以凌厉的剑意刻着数行戒律:凡入此阁者,需对天立誓,除孤本功法外,其余典籍只可复制,不得带走原本。
违者必遭心魔反噬,永世不得超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威严,让人不敢生出半分违逆之心。
这位前辈当真是用心良苦啊...何太叔不禁感慨万千。既慷慨地将毕生收藏开放给后人,又设下如此严密的禁制以防有人贪得无厌。
这等胸襟气度,让他对这位素未谋面的金丹前辈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收敛心神后,何太叔盘膝而坐,双目微阖,将自身神识完全释放。
刹那间,他的感知如同潮水般向四周扩散,每一道神识都化作无形的触须,轻轻掠过那些沉睡的典籍。玉简中的文字、竹简上的符文,都在他识海中一一映现。
不到一刻钟,何太叔突然睁开双眼,脸上浮现出难以抑制的喜色。
他身形一动,整个人凌空而起,朝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在那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枚通体碧绿的玉简正静静地躺在书架之上。
与其他典籍不同,这枚玉简周围萦绕着淡淡的道韵,仿佛在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何太叔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微发颤地拿起那枚泛着莹润青光的玉简。他小心翼翼地将玉简贴在眉心处,刹那间,海量的信息如洪流般涌入识海。
仅仅五息过后,当何太叔重新睁开双眼时,那双原本沉稳的眸子此刻却闪烁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
五极天元剑典...他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置信的颤抖。
这竟是上清宗五剑真君亲创的剑道真传!虽然玉简中只记载到金丹期的修炼法门,但对于困在筑基后期多年的何太叔而言,这已然是天大的机缘。
他紧紧攥住玉简,指节都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生怕这来之不易的传承会凭空消失。
待心绪稍平,何太叔沉下心神,仔细研读起玉简中的内容。然而越是深入解读,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精彩——先是困惑,继而恍然,最后化作一抹哭笑不得的无奈。
这...他忍不住摇头苦笑,所谓的五剑诀,在这本真传剑典面前简直就像孩童耍的木剑!
原来何太叔早年从堵明堂那里换得的《五剑诀》,竟是上清宗刻意留出的简化版本。
两相对比之下,除了最核心的五行剑意运转之法尚存几分真意,其余剑招、心法、运劲要诀全都被改得面目全非。
那些精妙的剑势变化被替换成了粗浅的招式,玄奥的灵力运转路线也被简化成了大路货色。
好一个上清宗!何太叔忍不住腹诽,当真是把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发挥到了极致。
他此刻才明白,为何当年自己修炼时总觉得某些关隘处晦涩难明——原来那些关键之处,根本就是被人刻意篡改过的。
不过转念一想,这等镇派绝学,上清宗能流出简化版本已属难得。
若非今日在这秘境中偶得真传,恐怕他这辈子都无缘窥见这门剑法的真正玄妙。
想到这里,何太叔心中的郁闷顿时消散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有了这《五极天元剑典》,他何愁不能突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