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求生第十一天,况野睡了个回笼觉。
醒来的时候,外面的天气还是阴沉沉的,雨总有一种将下不下的感觉。
况野并没有受天气影响,反而睡饱觉了以后看起来神采奕奕。
直播间画面在各个选手之间来回地切换,难得的是,肖尧终于从帐篷里出来了。
镜头里的他,正穿梭在雨林中,看上去有点漫无目的。
而沈奇,获得了第十天的探索卡,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地在......捕鱼。
是的,她又开始捕鱼了。
似乎要完美复刻出况野做的那道美蛙鱼才算完。
这个节目的性质,总是在况野的影响下,一点一点地在跑偏。
另外三个选手,依旧组队开始了搜寻工作。
通过弹幕,他们知道了况野、肖尧还有沈奇都拿到了探索卡。
于是今天搜寻的更加卖力。
也不知是谁说的,探索卡就是围着况野在转,三位选手已经在个人直播间问出了况野小屋的大概位置,准备一探究竟。
而此刻,况野什么都不知道,还在专心地搜罗着自动捕鱼器的材料。
“家人们,今天咱们做个自动捕鱼器,以后实现鱼肉自由啊。”
说着,便来到了竹林边,特意找到断崖边的老斑竹。
况野先将竹节下方划开一圈,脚踩住竹子底部,手紧握竹子上部,然后用力一掰。
“咔” 的一声脆响,完整的竹筒便掰了下来。
回去的路上还搜集了一些藤条和棕榈叶。
况野一回到院子里,就看到了孔雀哥高高地抬起头颅,站在新窝里,眺望着远方。
别说,只要孔雀哥不说话,颜值完全在另一个层次。
见况野回来,孔雀哥从新窝里出来,晃晃悠悠地来到他面前,拔长了脖子往他手里瞧。
况野笑道:
“有,都给你。”
说着收集到的竹虫全部倒在了地上。
一团团蠕动着的“蛋白质”赫然出现在孔雀哥的眼前,雀如果有尾巴,马上就能摇起来。
【哇,这一批质量可真好!】
说着就开始了进食。
小水獭不知何时从树后探出了脑袋,一看孔雀哥吃得正欢,突然小鼻子一瘪,双眼一耷拉,不高兴了:
【只有它的,没有我的?】
况野连忙将两只田鼠放在了小家伙面前:
“有你的,今天给你换换口味。”
小水獭忽地双眼放光,瞬间高兴了起来!
【我就说,还是妈妈好!】
孔雀哥竹虫塞满嘴,还不忘调侃一句:
【唔,花瓶爹爹不好吗?】
小水獭就差把爪子里的田鼠扔给它:
【嗯,妈妈说不理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理,嗯不理。】
然后自顾自地开始吃饭。
况野非常满意,将注意力完全放在了捕鱼器上。
先升起了一团篝火,然后拿出完整的竹筒放在火上转动,让竹皮表面形成一层碳化层。
然后再将碳化层打磨一下,放在一旁备用。
紧接着,况野将收集到的龙血树藤条拿出,大概修剪了一番,又拿出了一个容器。
节目组直播间的画面刚好转到况野这边,把柳主播倒是吓了一跳:
“嚯,况野手里拿着什么?”
“不会是......血吧?”
直播间的弹幕也不明所以,飞快地滚动着。
但况野的老粉刚才目睹了他从龙血树上提取树液的全过程。
“看着有点渗人是不,龙血树的树液之所以这么鲜红,是因为里面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
况野将收集到的树叶倒入容器中,开始煮。
然后又将藤条放入浸泡,等待藤条颜色由青绿转为深褐。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让藤条的质地更坚韧一些。”
经过三次浸泡、拉伸,原本柔软的藤条变得更加坚韧。
况野再次用匕首削去藤条表面的粗糙部分。
最终得到的藤条纤维既能承受重物,又不会轻易磨损。
“接下来咱们做主体搭建了。”
况野将碳化后的竹筒从三分之一处纵向劈开,只保留底部的三分之二来作为捕鱼的漏斗。
劈开的竹片肉眼可见的边缘锋利,为了不割手,况野用河滩上的鹅卵石反复打磨,直到触感变得平滑。
接着,况野用棕榈叶开始编织双层倒刺网格。
编织的时候,每间隔五厘米就穿插一根削尖的荆棘进去,防止入瓮的鱼儿逃跑。
况野做这种编制类的活儿,总有一种特别男妈妈的既视感。
就因为他的专心,没看到直播间一水儿地喊“男妈妈”的场景。
这盛况简直如小水獭所愿。
不是它一个獭有这种感觉。
编织完成后,况野用加热好的树脂将网格黏合在竹筒细口处。
这种天然的粘合剂,已经出现在直播间很多次了。
况野将树脂用木棍涂抹在粘合部位,再用藤蔓紧紧缠绕加固。
这种双层结构的网格,能够有效阻挡鱼群从竹筒细口逃出。
况野趁此期间,还做了个树皮水槽。
将树皮两端向上弯折,用削尖的竹钉固定成了槽状,放置在捕鱼器倾倒的落点位置,等待收获。
树脂冷却凝固的间隙,况野马不停蹄地做支架。
况野直接绕到小屋后面的溪边,整理出一片平整的区域。
然后拿出工具箱里的岩钉,将岩钉垂直打入河床的花岗岩层,再用藤蔓将三根岩钉顶端横向连接,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底座。
随即拿出横木,在其表面刻出间隔距离适中的防滑凹槽。
然后再次将藤蔓穿过凹槽,一端系在竹筒中部,另一端打了个蝴蝶扣式绳结。
“这个绳结设计比较妙,如果竹筒承受的重量超过一定程度,绳结就会自动松脱。”
况野说完,开始了最关键的一步:
“接下来就是限流板了。”
况野从另一根竹筒上截取了一部分,然后削成直径与捕鱼竹筒细口相仿的圆盘。
紧接着在圆盘上钻出六个不同大小的孔洞,距离均匀。
然后再用竹楔穿过圆盘中心,插入竹筒细口的预留孔中。
此刻,转动圆盘就能调节水流速度。
“稳定的水流能让鱼群更容易进到这个竹筒内,如果水流过快,鱼群会受到冲击不敢钻进竹筒,过慢的话就无法有效地将鱼饵进行扩散,吸引不到鱼上钩。”
所以限流板的制作非常需要巧思。
况野丝滑地组装完毕,将捣碎的鱼饵放入竹筒,再将装置固定在支架上。
“咱们内测一下哈。”
况野找来三块不同重量的鹅卵石:
“这三块石头,分别模拟小鱼群、中等鱼群和大鱼群。”
直播间的画面不断放大,只见,当“小鱼群”放入竹筒时,装置纹丝不动。
放入“中鱼群”时,藤蔓微微下沉。
直到况野放入“大鱼群”时,只听“哗啦” 一声,竹筒倾倒入了况野之前所做的树皮水槽中。
捕鱼器,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