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神都的天空显得愈发高远澄澈,如同巨大的蓝宝石穹顶,几缕纤云如银丝般点缀其间。
阳光已失却夏日的酷烈,变得温煦而明亮,洒在连绵的殿宇金顶上,反射出柔和却不失威严的金辉。
皇城之内,阵法调节下的温度宜人,但空气中已然带上了一丝属于季节的、清爽的凉意,预示着寒冬的脚步渐近。
青鸾宫内,因玉甘霖华宝泉之故,依旧维持着盎然的生机。
庭院中,那几丛经年翠竹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竹叶边缘虽染上了些许象征季节变迁的淡金,但主干依旧挺拔青翠,彰显着不屈的生命力。
殿前廊下摆放的数盆金粟秋桂正值盛花期,米粒大小的鹅黄色花朵簇拥成团,繁密如星,散发出浓郁而甜润的幽香。
不仅弥漫了整个宫苑,甚至还隐隐中和了殿内常年使用的“雪中春信”那清冷微甜的梅香,为这处清雅的居所平添了几分难得的暖意与富丽气象。
自那日在紫宸殿偏殿得知关于甲木阳华罡的确切消息后,青鸾宫内的气氛,在经历了一番得知机缘有望的短暂欣喜与明了前路艰险的沉重后,很快便沉淀下来,恢复了一种更为深沉内敛的平静。
这并非消极等待,而是一种清醒的认知——明知无上机缘就在前方,却隔着千山万水、重重险阻,必须在此期间蛰伏爪牙,竭尽全力积蓄每一分力量,打磨每一分实力的坚定。
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的茜纱窗,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而温暖的光斑。
虞璎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进入静室修炼,而是独自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卷关于《八荒灵物初探》的古籍,目光却有些飘忽,并未完全凝聚在书页之上。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书页边缘摩挲,显露出内心并非表面那般平静。
挽秋悄无声息地走近,将一盏刚沏好的灵茶轻轻放在虞璎手边的紫檀小几上。
那茶盏是暖玉所制,触手温润,其中冲泡的是以秋日收集的、蕴含淡淡灵气的晨露所沏的“金骏眉”,茶汤色泽金红透亮,香气馥郁醇厚,带着一丝暖意,是秋日里滋养灵气的佳品。
“娘娘,先用些茶吧。”挽秋声音轻柔,带着关切,
“奴婢知道您心中记挂那‘甲木阳华罡’之事,但既然陛下金口已开,且钦天监的诸位大人已然寻得了确切踪迹,这已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总比之前毫无头绪、如同大海捞针要强上千百倍。以娘娘您的天资悟性与平日里的勤勉不辍,待到那罡气成熟、顺利收取之时,您定然已准备万全,根基稳固,必能一举突破炼罡境,奠定无上道基!”
挽秋的语气充满了对主子的信心,试图驱散那丝萦绕的忧虑。
虞璎闻言,缓缓收回有些涣散的目光,落在眼前那盏氤氲着热气的灵茶上。她伸出纤纤玉指,端起暖玉茶盏,指尖传来的温润触感让她纷杂的心绪稍稍安定。
而后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不仅带来了暖意与精纯的灵气,那独特的茶香更似乎在舌尖绽放,让她精神为之一振。
放下茶盏,她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带着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无奈与属于修行者的审慎:
“希望……当真能如此顺利吧。你的心意,本宫明白。”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杯壁上画着圈,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那无垠的秋空。
“只是,挽秋,那万古青木林海深处,乃是人迹罕至的凶险之地。空间乱流无形无质,却能将炼罡道人亦撕成碎片;古老禁制历经万载,其威能莫测,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更遑论那可能存在的、堪比金丹境界的古老妖王……任何一样,都非易与之物。”
“即便陛下届时派遣修为高深、经验丰富之人前去,面对如此复杂险恶的环境,谁又能保证定是万无一失?”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低沉,带着一种对天道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认知:
“更何况,天地灵物自有其生长规律,等待其完全成熟,尚需一段不短的时日。这期间,变数何其之多?是否会惊动其他同样觊觎此物的存在?是否会因天地灵机变化而出现意外?这一切,皆是未知之数啊……”
虞璎没有再说下去,但那双清澈眼眸中深藏的忧虑,已然被挽秋清晰地捕捉到。挽秋心中也是一沉,她明白主子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机缘在前,却如同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其璀璨光华,中间却隔着重重大山险阻,伸手难及,还需时刻提防他人抢夺或横生枝节,这种悬而未决、命运半握于他人之手的滋味,最是煎熬道心。
沉默在主仆之间弥漫了片刻,只有窗外秋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以及殿内角落青铜熏炉中“雪中春信”那冷梅香燃烧时发出的极细微的噼啪声。
忽然,虞璎猛地抬起头,眼中那一丝迷茫与无奈如同被利剑斩断,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磐石般的坚定。
她将手中茶盏往小几上重重一顿,发出清脆的声响,虽轻,却仿佛是她下定决心的号角。
“罢了!”她声音清越,带着一股斩断纷扰的决绝,“空自忧虑,徒乱心神,于道无益,于事无补!正如陛下所言,在此期间,我唯一能做、且必须做好的,便是好生修炼,稳固境界,精进自身所学!”
“唯有自身实力足够强横,底蕴足够深厚,无论未来遇到何种情况,面临何种变局,方能多一分应对的把握,多一线争得机缘的希望!”
虞璎将外界的纷扰、内心的焦虑尽数摒弃于青鸾宫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修炼与对那得自青帝传承的无上秘术的钻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