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雷阵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砸在窗玻璃上,噼里啪啦响得吓人。小虎正在厨房帮娘摘菜,忽然听见院门口传来“扑通”一声,像是有人摔倒了。
“娘,我去看看。”他丢下菜篮子就往外跑,刚掀开帘子,就看见雨幕里蜷着个瘦小的身影。是隔壁村的哑女,怀里抱着个襁褓,浑身湿透,嘴唇冻得发紫,见了小虎,急得咿咿呀呀比划着,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
“你别急,慢慢说。”小虎把她扶进厨房,娘赶紧找来干毛巾给她擦脸,又端来一碗姜茶。哑女喝了半杯,才缓过劲,指着襁褓里的婴儿,又指着自己的额头,双手做出“疼”的样子。
“孩子发烧了?”娘恍然大悟,摸了摸襁褓,果然滚烫。哑女点点头,又指着外面的雨,比划着“远”“医生”的手势,意思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走亲戚去了,远水解不了近渴。
小虎看那婴儿小脸烧得通红,呼吸都有些急促,心里也跟着急。他想起爹说过,镇上的卫生院有急诊,可这雨势,牛车根本出不了村。
“娘,咱家还有退烧药吗?”小虎问。
“上个月你爹感冒剩了半瓶,不知道过没过期。”娘翻箱倒柜找出药瓶,标签都被潮气浸得模糊了,“这药是治成人的,给娃吃,剂量不好掌握啊。”
哑女看着药瓶,眼泪又下来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小虎娘俩磕了个响头。
“快起来!”娘赶紧把她拉起来,“咱不能见死不救。小虎,你去西厢房把你爷爷留下的那个药箱拿来,里面有小秤。”
小虎飞跑进西厢房,在落满灰尘的柜子顶上找到了那个红木药箱。箱子沉甸甸的,黄铜锁扣擦得锃亮,是爷爷生前当郎中时用的。他抱着药箱往回跑,脚滑了一下,膝盖磕在门槛上,疼得龇牙咧嘴也顾不上揉。
药箱打开时,一股淡淡的药香混着樟木味飘了出来。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小瓷瓶,标签都是爷爷亲手写的小楷,“小儿退热散”“薄荷脑”“金银花”……娘拿起那瓶“小儿退热散”,对着煤油灯看了看,“还好,这瓶是去年新配的,没过期。”
她从小秤上称出一钱药粉,又倒了半碗温水搅匀,刚要喂,哑女忽然按住她的手,指着药碗,又指着小虎,咿咿呀呀比划着。
“她是说,想让你喂?”娘猜测着。
哑女连连点头,眼里满是信任。小虎愣了愣,他长这么大,除了喂过家里的小猫,还从没碰过这么小的婴儿。
“去吧,轻点。”娘把碗递给他,“你爷爷说过,喂药得有耐心,跟哄小鸡吃食似的,不能硬灌。”
小虎端着碗走到炕边,哑女已经把婴儿的小嘴撬开了条缝。他学着娘喂小猫的样子,用小勺舀了一点点药汁,轻轻往婴儿嘴里送。药汁有点苦,婴儿皱着眉要哭,小虎赶紧捏着他的小脸蛋,像模像样地哄:“乖啊,喝了药就不难受了,比村里的甜草根还管用呢。”
哑女在旁边看着,忽然笑了,露出两颗小虎牙,在油灯下显得格外真切。
喂完药,娘又让小虎去烧热水,给婴儿擦身降温。他端着水盆进来时,看见哑女正对着药箱里的一本医书比划,那是爷爷的手写笔记,里面夹着好多晒干的草药标本。
“你认识字?”小虎惊讶地问。哑女摇摇头,却指着其中一页的蒲公英标本,又指着窗外的菜地,意思是她认识这种草。
小虎忽然想起,去年春天见过哑女在河边挖蒲公英,当时还以为她是喂猪的。原来她认得草药?
“你会采药?”小虎又问。哑女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包着晒干的金银花和薄荷,捆得整整齐齐,比药铺里卖的还干净。
“这些能换钱吗?”哑女比划着,眼睛亮晶晶的。
“能啊,”小虎想起镇上的药铺,“我爹认识药铺的王掌柜,明天我帮你问问。”
哑女激动得抓住他的胳膊,用力晃了晃,又觉得失礼,赶紧松开手,红着脸低下头。
雨渐渐小了,天边透出点微光。哑女抱着退烧后安稳睡着的婴儿,要起身回家。小虎娘塞给她一把油纸伞,又把剩下的“小儿退热散”包好递给她:“按说明吃,明天要是还烧,就去镇上找王郎中,提你赵大爷的名字,他能少收点钱。”
哑女接过药,又对着小虎比划了个“谢谢”,才撑着伞走进湿漉漉的夜色里。伞是爷爷留下的,竹骨油亮,伞面是靛蓝色的,在月光下像朵慢慢绽开的花。
小虎站在门口,看着那朵“花”渐渐走远,忽然觉得这雨夜也没那么冷了。他低头闻了闻手上的药香,是金银花混着薄荷的味道,清清凉凉,像哑女刚才的笑。
“发啥愣呢?”娘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背,“快去睡觉,明天还得帮哑女问药的事呢。”
“娘,”小虎忽然说,“爷爷的药箱,我能学着用吗?”
娘愣了愣,随即笑了:“当然能,你爷爷要是知道他的手艺有传人,保准能笑醒。”
小虎回到屋,借着月光翻看爷爷的医书。字迹有些模糊,可那些草药的图画却很清楚,旁边还写着“治头疼”“止腹泻”的小字。他忽然想起白天哑女比划时的认真,想起婴儿退烧后舒展的眉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
也许,帮人解除病痛,是件比算晒场上的公粮更实在的事。他摸着药箱上的铜锁,暗暗打定主意,明天就去镇上药铺问问,不光是为了哑女的草药,也为了自己——他想知道,爷爷当年背着药箱走村串户时,是不是也像今晚这样,心里装着满满的踏实。
窗外的雨彻底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药箱上,泛起一层柔和的光。小虎把医书小心地放回箱里,仿佛听见爷爷在说:“药香里藏着人心,你对它真,它就对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