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顶密室之外,张翠山与殷素素焦急地守候在石门外。室内隐约传来张无忌运功疗伤时内力激荡的声响,时而急促,时而平缓,显然正处在疗伤的关键时刻。
这都第五日了,无忌的伤势似乎还未见好转。殷素素忧心忡忡地望向紧闭的石门,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张翠山轻抚妻子肩膀,温声安慰:素素莫急,无忌身负九阳神功,自有疗伤妙法。只是那扫地僧的佛门内力实在霸道,需要时间化解。
就在这时,杨逍快步走来,脸色凝重:张五侠,殷女侠,有紧急军情需要商议。
殷素素立即问道:可是元军又来了?
杨逍沉声道:比这个更糟。我们刚接到各地分舵传来的急报,汝阳王向朝廷请得十五万援军,由七王爷亲自督军,正在向光明顶进发,预计半月后就能抵达。
十五万!张翠山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如何是好?
此时,白眉鹰王殷天正龙行虎步而来,声若洪钟:杨教主,听说元军又有动静?
杨逍将情况又说了一遍,殷天正白眉倒竖:十五万大军?好大的阵仗!
众人来到议事厅,五散人、韦一笑及各旗掌旗使早已等候在此。朱元璋与常遇春也坐在下首,个个面色严肃。
周颠第一个跳起来:他娘的!十五万元军!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说不得大师长叹:阿弥陀佛,敌我悬殊,如之奈何?
朱元璋起身拱手,恭敬地说道:杨教主、鹰王,属下以为,当务之急是立即着手准备。光明顶虽是要地,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常遇春紧接着说:鹰王,朱坛主说得对!我们可以趁元军未到,提前转移至集庆路一带。
放屁!周颠立即反对,光明顶是明教圣地,岂能说弃就弃!
殷天正冷哼一声,目光如炬:朱坛主说得有理。不过...他话锋一转,环视众人,我殷天正纵横江湖数十载,从不知退缩二字怎么写!
韦一笑拍案而起:鹰王说得对!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
杨逍抬手制止争论:诸位,且听鹰王高见。
殷天正缓缓站起,气势威严:朱坛主的顾虑不无道理。但请诸位想想,十五万大军尚在途中,我们还有半月时间准备。与其仓促转移,不如趁此机会好生筹划。
彭莹玉忧心道:鹰王,只是...教中这么多弟兄,该如何安置?
铁冠道人接着说:而且总坛这么多年的基业...
就在这时,探子急报:教主!鹰王!山下王保保残部正在加固工事,似是要配合即将到来的援军!
杨逍猛地站起:看来他们是要等援军到来,将我们一网打尽。
冷谦冷静分析:属下以为,可以分头行动。一部分人留守牵制,主力趁机转移。
朱元璋立即赞同:此计甚妙!属下愿率部留守,掩护总教转移。
殷天正却道:不可!朱坛主是抗元栋梁,岂能在此涉险?要留守,也该是我这把老骨头!
殷素素急道:爹!您年事已高...
殷天正大手一挥:正因年事已高,才更该为教中晚辈争取生机!无忌现在重伤在身,我这个做外公的,更要替他守护明教!
正在争论间,又一个探子狂奔而入:报!赵敏派人送来战书!
杨逍接过战书,展开念道:明教诸君:朝廷十五万大军不日将至,届时玉石俱焚。若肯归降,可保性命。若负隅顽抗,鸡犬不留。赵敏敬上。
周颠气得大骂:这个妖女!仗着她爹的势力耀武扬威!
说不得大师却道:且慢。她特意署名赵敏,而非绍敏郡主,这其中或许另有深意。
朱元璋目光一闪:鹰王,或许...我们可以将计就计。
殷天正会意,捋须道:你是说...假意谈判,拖延时间?
朱元璋恭敬回道:正是。鹰王明鉴。我们可以借谈判之机,摸清元军虚实,同时争取时间准备。
杨逍沉吟片刻:此计可行。只是该派谁去谈判?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殷天正。
殷天正朗声大笑:好!就让老夫去会会这个蒙古郡主!
韦一笑站出来:我陪鹰王去!
周颠也道:算我一个!
殷素素担忧地说:爹,赵敏诡计多端,您一定要小心。
殷天正傲然道:放心,老夫行走江湖时,她还没出生呢!无忌正在闭关疗伤,我们更要为他争取时间。
杨逍最终拍板:既然如此,就由鹰王带领韦蝠王和周颠前往谈判。记住,以拖延为主,切莫中了对方圈套。
朱元璋补充道:鹰王,三位此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设法探听元军虚实,特别是粮草补给和行军路线的情况。
殷天正抱拳:教主放心,老夫自有分寸。
张翠山突然开口:鹰王,让我也去吧。无忌在疗伤,我这个做父亲的,也该为明教出一份力。
殷素素紧紧握住丈夫的手,眼中满是担忧,却也带着坚定。
杨逍点头:好!那就由张五侠随行。记住,安全第一。
望着四人远去的背影,朱元璋对杨逍说:杨教主,我们还要做两手准备。转移的计划必须立即开始。
杨逍点头:朱坛主说得对。冷谦,你负责清点教中物资;彭莹玉、铁冠道人,你们组织教众做好转移准备;说不得大师,请你负责联络各地分舵,做好接应准备。
说不得大师合十道:阿弥陀佛,老衲这就去办。
众人散去后,杨逍独自站在崖边,望着远处的山峦,喃喃自语:十五万大军...明教百年基业,难道真要面临如此劫难?
朱元璋不知何时来到他身后:杨教主,胜负乃兵家常事。只要保留火种,终有燎原之日。现在我们还有半月时间,未必没有转机。
殷素素守在密室外,听着里面偶尔传来的痛苦呻吟,泪水无声滑落。她知道,此刻的儿子正在与体内的佛门真力苦苦抗争,而外面的危机,却已经如同乌云压顶。
此时在山下元军大营中,王保保召集众将在中军大帐议事,赵敏与扎牙笃也在其中。帐内烛火通明,映照着每个人凝重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