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舰,继续航行了将近4个月。期间,小苦兰是那个最高兴的。毕竟,作为星空二代,可以在自己100岁之前就到一个新的世界,自然是极度新鲜的。
而另外一边,她的父母肖应、楼陵,和叔叔龙天翔,这段时间一直在规划生命舰船上层给的指令,侦测即将靠近的超级地球空间航道。
还有就是20年前就开始的一项三代人类改造计划。在计划定制之后的初期,整个生命舰船所有的平民以及各种各样的人都知道这个计划。
该计划核心是激活以及研究那几枚,在第1次实验的时候,压缩冲击出来的固态粒子。如今,研究时间都已经不止20年。但可以激活,以及对科技药剂进步的地方,只有0.1%。也就是整个生命舰船上,最多有2.6%的人可以觉醒,或者说基因异化出这种固态粒子拥有的物质概念能力——时间、空间、吞噬异化,这些各种能力。
首先就是航道的这边问题。三个人研究了半个多月,再加上超级运算系统分析,发现直线距离以及很多个线路,存在着一种宇宙引力现象。就像是平白无故的有一片区域,像是流沙一样。进入了之后,就会被困在那个区间,无法移动,或者说向中间靠拢。很像是宇宙初期,那些小质量的东西,但有很大的凝聚引力。
龙天翔,盯着数据程序面板,以及模拟出来的星空航道3d投影:“老肖,老楼,我们前面全是流沙区,有点难弄啊。”
楼陵:“现在只有三个方案。派大量的探索引擎,但会牺牲很多人,就算用无线遥控的话,也需要很多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启用那个极不稳定的虫洞穿越,但有可能导致出大问题。最后一个是理论上的,考虑用那几颗固态粒子。”
肖应:“可以考虑,但不到最后一刻,最后一个方案不能用。太冒险了。能量用的过度,可能会把整艘生命舰船给干爆的。”
三个人讨论来讨论去,再加上同时还得搭手改造计划。整整20年时间,批量生产出的改造药剂,也只够整个生命舰船5000多万人,每1.9个人使用一支。而上面说那百分之二点多的概率,都算是比较超格了。
紧接着又是埋头研究了九个月。这九个月里,三个人的精神消耗巨大,要不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携带着与自己相关的那三颗固态粒子,时刻补充着某种意义上的概念能量,他们早就撑不住了。毕竟,三人的年纪都已快到230岁,这具身体和精神早已到了极限。
而肖苦兰这边,也没闲着。她一直在调试自己的那几颗固态粒子。她把“粉霞花仙女”塞进了一个外形酷似吹风机的装置里,将“黑大帅”安装在一面类似护心镜的设备上。至于那颗玫红色的和绿色的固态粒子,她则将它们并排放置,当作某块高能电池的核心能源。
终于,人类即将面对宇宙流沙区的日子到来了。
飞船宇宙航行记录历,某年7月2日。盘龙舰,作为人类宇宙探索生命舰船中首艘即将进入生命星球探索环节的舰船,这一段历史将被完整保留。并且,当飞船遭遇任何无法应对的危机时,这段记录将自动传送至所有其他生命舰船。
经过肖应、楼陵、龙天翔三人的反复研究与论证,最终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硬闯。迫不得已时,再启动虫洞进行跳跃折射。但宇宙流沙区的范围太过广阔,即便真的使用虫洞进行跳跃,也不一定能成功脱困,更何况这个虫洞本身就极不稳定,风险极高。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小苦兰站了出来。
“爸妈,龙叔,”她看着三人,眼神坚定,“我有个办法,很冒险,但绝对有用。可以保证我们稳定航行到整片引力流沙区的边缘,也就是另一端。但到时候,我的方法绝对会失效。因为我经过精密计算,按照最佳状态,即使一直启动6档超载波引擎,我们最终还是会在这里停下。”她指着3d模型系统上的一个坐标点,继续说道,“到时候,我们需要一个额外的推力。”
她的话音落下,控制室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向她,以及她所指出的那个关键坐标。
小苦兰指尖落下的坐标,在3d投影中被放大标红——那是一片位于引力流沙区边缘的微弱引力区,距离当前航向终点尚有20星里(约39.4公里)。常规航行需耗时三个半月的流沙区,此刻却成了压在众人胸口的巨石。更棘手的是,最后这段看似微不足道的距离,因引力反弹效应(即物理意义上的引力弹弓原理),所需推力将呈百倍激增,对能源与引擎负荷都是毁灭性考验。
肖应沉默地在脑内推演数据模型,眉头越锁越紧。盘龙舰的庞大规模(直径,质量相当于数百万艘旧时代航母总和)决定了常规推进系统在此刻形同虚设。他缓缓开口:“要跨越这最后20星里,唯一的可能性……”
楼陵与龙天翔同时变色。前者眼神凝重如铁,后者直接接话:“没错,老肖,就得用那个——固态粒子共振增幅。”
他们所指的,并非简单激活粒子能力,而是近五年才突破的禁忌技术:以人体为介质,通过特定生物场调制,将固态粒子概念能量导入躯体,使使用者在短时间内进入“液态同化”状态。此时人体细胞结构会暂时概念化,成为能量增幅器的核心组件,代价则是不可逆的细胞损伤,也是最后需要考虑的使用方法,推离整艘舰船。
飞船航行记录,第22天
盘龙舰真正飞入引力流沙区的这一天。对于舰上大多数人来说,体感上并没有任何震动或不适。毕竟盘龙舰体积过于庞大,能承载5000多万人的日常生活,体型巨大无比。在太空中,除非发生大面积损伤或遭遇宇宙物质撞击,否则基本不会产生任何颤动。而且生命舰船内部的重力模拟程序没有上下之分,一旦出现重力颠倒,系统会强行锁死重力场。
这一天,四人作为技术核心成员,分别是盘龙舰主要的生物科学家、机械科学总工程师、总工部特聘顾问,以及肖苦兰这位星空二代中的顶级技术担当。整艘生命舰船的控制权限全部移交,暂时由四人进行一级接管。说白了,就像让修理师去驾驶一辆修好的车,把操作权交给最擅长操作的人。
再往后便是漫长且充满未知与变数的三个半月航程。这段时间内,只要还未抵达引力反弹至最高点,整个行程便会相对平稳些。然而,对于那些身处上层、被赋予特殊使命的存在来说——他们有着神秘莫测的代号:玉玺、赤霄以及定海神针等等;这些人共计十二名,终其一生或许仅有编号及代号为人所知——此刻正默默等待着最终的结果揭晓。因为这本就是一场豪赌般的冒险之旅,若不幸身死道消,那只能归咎于命运无常;可若是侥幸存活下来,并成功抵达那个传说中的超级地球,这个极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赖以生存之全新家园的地方,那么这无疑将是一次巨大的收获!
此时此刻,整艘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生命舰已处于极度超负荷运转状态之中。尽管尚未出现因过热导致危险发生的迹象,但如此高强度的运作所带来的能源损耗亦是相当惊人的。目前,能勉强依靠的只有数颗固态粒子可供使用,它们宛如压舱石一般珍贵无比,其中尤以小苦兰手中握着的那两颗最为关键——一颗呈现出深邃绿色光芒,另一颗则通体漆黑如墨。前者能够充当舰船能量供应系统中的二号备用电源,后者更是肩负起三号应急储备能源的重任。每一天,全体船员们都咬紧牙关苦苦支撑着,凭借着顽强毅力坚守岗位。同时,依据现有的所有数据资料以及各种相关预测分析来看,即便在最理想不过的状况下,这艘飞船最多也只能再多坚持到距离流沙区边缘最近的17星里附近而已。至于接下来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否真的要把命运交托给冥冥之中的某种力量呢……
别看了,本章完了,最后的一切将是什么样的结局?而这条线又在何时结束?且听下下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