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鲁!你放肆!”
“草民只不过是说了句实话,哪里是放肆了?不是陛下告诉的草民吗?比起秦王和陛下,草民可只说没做,让大明不如前元的,不正是陛下和陛下之子嘛!”
李仕鲁心存死志,自古以为武死战文死谏,朱元璋打算一手遮天,如果他还不站出来,那被骂的就不是他朱元璋一人,大明满朝文官都要被记上一笔。
洪武十五年九月,朱元璋包庇秦王,满朝文武无一人敢谏,史书定然会记上今日之言。
“来人!给我拿下他,打入锦衣卫诏狱!”
朱元璋破防了,忍了好几天的火爆脾气,被李仕鲁轻飘飘一句大明不如前元给搞的破防了。
你可以说他不听谏言,可以说他因私废公,甚至骂他残暴滥杀都没事。
但李仕鲁此时说的,是被朱元璋推翻的元朝比朱元璋建立起来的大明优秀,这样一直以驱除鞑虏为傲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受得了。
就是因为元朝残暴,朱元璋才举义兵,李仕鲁说大明不如大元,是把朱元璋所有的功绩给全否了,把大明说成了元朝第二。
“不劳陛下费心,锦衣卫诏狱草民才是知晓在哪的!”
李仕鲁一甩衣袖,在两个侍卫的左右看护下朝外头走去。
“李公!”
“李公……”
不少言官都心神震动的喊出声来,似乎是想要劝一劝李仕鲁。
“诸位同僚,在下先行一步了。”
“不可阿李公!”
“留得青山在阿李公!保重身体!”
群臣的反应朱元璋全都看在眼里,但这一场不能退后半步的战争,只要他退了一步,迎接他的都会是狂风暴雨,有可能到了最后他谁都保不住!
“陛下此举,实乃昏君!暴君之举!陛下不听谏言,枉杀忠君爱国之臣,长此以往,大明定亡于陛下之手!”
眼看着李仕鲁被架了出去,韩宜可也忍不住了,他坚持着为人臣的最基本道德,没有出口成脏,也没有不顾礼法的直呼朱元璋的名讳,只是诉说着朱元璋的罪行。
“既然你不愿意开口说出幕后主使,那便一块打入诏狱,到了狱中就容不得你不开口!”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那锦衣卫诏狱,臣自去!”
“老臣也有一言,就是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听得进去。”
陈汶辉单手拿着笏板从队伍中走出,细长的双目直勾勾的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屁股微微抬起,就要起身,但一想到接下来有可能的对话,他又强忍着坐了下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满朝文武朱元璋就怕这一人,可他偏偏就站了出来,一时之间朱元璋还真没太好的处理办法。
陈汶辉,字耿光,福建诏安县四都梅岭人,陈元光二十五世孙,生于元大德年间,幼通儒学,因见元朝暴政,立志不仕,壮年远游各地,了解风土民情,后归隐诏安初稽山。
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听闻过他的声誉才学,屡征不应,直到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征聘经明行修科遗才,汶陈辉才上京应试,得第一,称八闽元士,授职礼科给事中。
这人不管是理念,名声,还是才学年龄,朱元璋都是服气的,陈汶辉没做过元朝的官,厌恶元朝的官吏,这一点和朱元璋一模一样。
他有才学有名望,他在大明朝为官可不只是让大明朝多了个官,他是闽地的文人领袖,在天下都是数得着的清流,他能入朝当官,就代表着他背后的文人认可大明,而不认可元朝。
这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一点,天下文人学子多了去了,可能如陈汶辉一般重要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最关键的是这老头如今八十岁了!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了。
他这个年纪本身德行又好,朱元璋又拿不住他的小辫子,哪怕是他的子孙后代有人德行有亏,也怪不到他的头上去,因此朱元璋才会如此头疼面对他。
“陛下!!”
陈汶辉再次昂首高声示意,朝议之时,朱元璋竟然发呆无视他的进言,实在是太过目中无人了。
“陈公何事?”
“老臣想劝谏一番陛下,您今日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日后若再想这天下之人开口,可就难了。”
“咱何时不让你们说话了?”
“既然如此,那恕老臣无礼,老臣年事已高,恐不能伴在陛下左右,这大明江山,就留给陛下一人自欺欺人吧。”
“你!”
朱元璋噌的一下站起身,右手怒指陈汶辉。
“老臣怎么了?陛下何故发怒而不顾君王仪态?天子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陛下何故喜怒全于表面?”
陈汶辉双手交叉放在腹部,眯着眼睛笑呵呵的看着朱元璋,骂人不带脏字不在乎如此。
“陈公,我敬你年迈,既然年事已高,那便回乡养老去吧!”
朱元璋还是没敢怎么样陈汶辉,对他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把人给打发了。
“整个西安府的百姓官吏都知晓是秦王滥杀无辜,满朝文武包括陛下也都知晓,陛下此举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朱元璋打算放过陈汶辉,但陈汶辉可没打算放过朱元璋,他站出来就是要给天下文人做个表率的,他就没打算活着。
这个天下从不缺为民请命之人,但更多的却是跟在他们身后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剩下的那部分就是冷眼旁观和风言风语的家伙。
大明朝也不例外,满朝文武这么多人,西安府的事情闹得这么大,但给朱元璋上书的就那么几个,给朱标上书的人倒是不少。
“咱说了,万事万物都讲究个证据,咱的证据拿出来了,你们呢?难不成就凭你们这几张嘴,就让咱处置自己的儿子!”
“陛下!陛下!”
朱元璋话音刚落,方才领着李仕鲁出去的侍卫就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右手还指着殿外。
“干什么!慌慌张张成何体统!谁教你的规矩!”
朱元璋大怒,本来就心里不顺的他一点面子都没给来人留。
“陛下,外头!李廷尉摔死了!”
此人言语一出,满堂哗然,尽皆朝外张望,甚至有几个李仕鲁的门生直接跑了出去。
“谁让你摔死的李廷尉!”
“不是臣做的,是李廷尉下台阶之时,自己往柱子上撞,最后从台阶上滚了下去当场身死,周围锦衣卫都可为臣作证,不是臣摔的李廷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