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拂晓时分,薄雾还未散去,我便看见四人已在训练场整齐列队等候。晨露打湿了他们的衣襟,却浇不灭眼中炽热的光芒。很好。我负手走到青石台前,袖中飞出四张人形经络图悬浮在空中,今日先教你们认穴辨脉。指尖轻点,图中顿时亮起三百六十处明灭不定的光点。人体如天地,穴位似星辰。我引动灵力,让图中经络如江河般流动起来,修炼时灵力走错经脉,轻则前功尽弃,重则走火入魔。龙青云突然闷哼一声,额头渗出细汗——他竟在尝试自行运转功法。我瞬移至他身后,一掌按在他大椎穴上:莽撞!灵力如清泉灌入,将他体内乱窜的气息理顺,记住,欲速则不达。叶萱怯生生举手:少爷,女子修炼可有不同?问得好。我袖袍一挥,空中浮现两幅不同的经络图,男子阳气盛,当以督脉为主;女子阴气重,需先通任脉。说着分别弹入两道灵力示范,婉儿、叶萱,你们运转时需格外注意关元、气海二穴。日头渐高,我开始演示打坐要诀。四人跟着我的动作盘膝而坐,却见叶城身子一晃,险些栽倒。我甩出一道灵力托住他:五心朝天不是摆样子!指尖轻点他歪斜的膝盖,这里要如老树盘根,这里要似流水轻柔。
正午时分,我取出一套青铜人偶:现在练习认穴。人偶表面密布针眼般的小孔,用我给的竹签,闭着眼也要找准三十六处大穴。龙婉儿第一次就准确刺中膻中穴,我不动声色地点头。而叶城第三次将竹签插偏时,我冷着脸让他举着石锁继续练习。修炼之道,首重修心。日落时分,我望着汗流浃背的四人,明日寅时,我要看到你们在这里打坐。转身离去时,袖中飞出四本手札,今晚把标注的穴位记熟。暮色中,四人捧着竹简认真研读的身影,在训练场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十几天后,看着四人专注修炼的身影,我不禁想起当年师父教导我的情景。那时只觉得师父过于严苛,如今站在教导者的位置,才真正体会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龙青云又一次在运转功法时出了岔子,我按住他颤抖的肩膀,灵力缓缓渡入:记住,气走督脉时要如溪水漫过青苔,不可急躁。他咬着牙点头,额头的汗珠滚落在地。叶萱捧着经络图,第无数次来问我任脉的走向。我蹲下身,指尖在她手臂上轻轻划过:感受这道灵力的流动,就像春风吹过柳枝...她闭上眼睛,终于露出恍然的神色。最让我意外的是叶城。这个曾经连穴位都认不全的少年,如今能在闭眼状态下准确点出七十二处大穴。虽然手指还在发抖,但眼中的执着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暮色降临时,四人仍在反复练习着基础动作。龙婉儿因为一个手诀总做不标准,已经独自练了上百次。我站在廊下望着他们,突然明白师父当年那句教徒弟比修炼更难的含义。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出声打断他们的练习,回去把《引气诀》前三章温习一遍。看着他们疲惫却明亮的眼睛,我又补充道:明日...教你们第一个实用法术。月光下,四人离去的背影已经隐约有了修行者的气度。忽然觉得,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将曾经受过的教诲,化作点点星火,传递给下一个追寻大道的人。
一月后的清晨,薄雾缭绕的训练场上,四个身影已整齐地盘坐在青石台上。晨光穿过竹林,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我负手而立,静静观察着他们的吐纳。龙青云的气息如溪流般绵长,每一次呼吸都带动着衣袂轻轻飘动;叶城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已能准确引导灵力游走各大要穴。最令我欣慰的是龙婉儿和叶萱,两个女孩的吐纳已颇具韵律,周身隐约有灵光流转。少爷,您看!叶萱突然睁开眼,指尖凝聚出一缕淡蓝色的灵力,精准地点在面前铜人模型的膻中穴上。铜人顿时发出清脆的鸣响,三十六处要穴依次亮起微光。龙婉儿也不甘示弱,双手结印间,一道柔和的白气从鼻息间吐出,在空中凝成一个小小的气旋。我...我做到了!她惊喜地轻呼,眼角泛起泪光。我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心中却泛起一丝久违的暖意。记得一个月前,他们连最基本的引气入体都做不到,如今却已初窥门径。叶城兴奋地展示着他找到的气感,龙青云则迫不及待地向我演示他新领悟的运功路线。还算有些样子。我故意板着脸,却忍不住多解释了几句进阶要领,不过距离真正登堂入室还差得远。转身时,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种看着弟子成长的成就感,确实比独自修炼突破境界来得更加真切。或许当年师父看着我第一次成功运转周天时,也是这般心情?晨风吹过,带来竹林沙沙的响声。望着四个孩子认真切磋的身影,我忽然觉得,这段教导他们的日子,或许也会成为我修行路上难忘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