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转瞬即逝。
这三日,“归处”内部如同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在压抑的沉默中积蓄着力量。贾长安动用所有人脉,试图探听云隐联盟仪式的细节,反馈回来的信息却都语焉不详,只知规模盛大,受邀者皆是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从城市另一端弥漫过来。
秦望舒埋首于书海与案例,试图在理论上为“归处”的“活态保护”体系找到更坚实的基石,同时草拟着针对云隐可能发起的知识产权争端的应对预案,字斟句酌,如履薄冰。唐乐知则与聘请的知识产权律师一起,加班加点地与几位核心匠人沟通,着手建立那份“内部技艺认定与传承档案”。过程并不顺利,匠人们对于用文字和影像“框住”自己赖以成名、甚至视若生命的手艺,依旧心存巨大的疑虑和本能的抗拒,进展缓慢。
小军虽然嘴上不再激烈反对,但在配合录制其独特木作手法的影像时,明显带着情绪,动作僵硬,远不如平日创作时那般行云流水。周雯相对配合,但在描述其剪纸纹样的“核心独特性”时,也常常陷入词穷,最终只能无奈地摆手:“这东西,只可意会,剪出来你就明白了,怎么说呢?”
唯有苏青瓷,依旧每日在议事堂煮水烹茶,神色平静。但细心如秦望舒者,能察觉到她眼底深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以及煮水时,那比以往更长时间的凝视着跳跃炉火的出神。她在等待,等待那必然到来的风暴,也在等待一个或许能扭转局面的变数——金十三的进一步消息。
然而,直到云隐联盟仪式举行的当天上午,金十三那边,却如同石沉大海,再无任何音讯传来。这种反常的寂静,比坏消息更让人不安。
午后,阴云密布,天色低沉得如同傍晚。云隐与国际设计大奖的战略合作暨首批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在其总部极具现代感的美术馆内高调举行。通过网络流出的片段和照片可以看到,现场名流云集,衣香鬓影,闪光灯此起彼伏。云隐的创始人意气风发,与那位国际大奖评委罗伯特先生谈笑风生,几位首批签约的国际品牌代表亦是满面春风。
仪式上,云隐创始人发表了精心准备的演讲,核心依然是那套“普世性”、“国际化”、“超越地域局限”的论调,并宣布将共同设立一个旨在“推动东方美学现代化、国际化”的巨额基金,用于支持符合其标准的设计师和项目。他虽然没有直接点名“归处”,但话语间多次提及“摒弃狭隘的地域标签”、“拥抱更广阔的设计语言”,其指向性不言自明。
“归处”核心团队聚集在议事堂,沉默地看着屏幕上流传出来的仪式片段。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看到对方如此声势浩大、联盟初步成型时,一股沉重的无力感依旧攫住了每个人。
“他们这是……要形成垄断啊。”贾长安声音干涩,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节奏杂乱,“用资本和奖项话语权,圈定所谓的‘正确’方向,把所有不符合他们标准的,都边缘化,甚至排除出局。”
唐乐知紧咬着下唇:“首批这几个品牌,都是在国际上有相当影响力的。他们的加入,会让云隐的那套标准,在市场上更具‘合法性’和说服力。”
秦望舒眉头紧锁:“最关键的是那个基金。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有话语权,还有了实实在在的资源去扶持符合他们理念的项目,长期来看,会对整个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小军猛地站起来,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妈的!看着真憋屈!我们就只能在这里干看着?”
就在这时,苏青瓷的手机屏幕,终于亮了起来。不是金十三的加密讯息,而是一个未知号码发来的简短信息,内容让苏青瓷瞳孔微缩:
“金先生暂时不便联系。小心‘样板’。彼之利器,或为双刃。勿回。”
信息阅后即焚。
“金先生暂时不便联系……”秦望舒低声重复,心头一紧。金十三很可能遇到了麻烦,甚至可能已经暴露。这对“归处”而言,无疑是失去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源。
而“小心‘样板’”。彼之利器,或为双刃。”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云隐的“利器”无疑是他们那套国际标准与联盟,这“双刃”又从何说起?
苏青瓷放下手机,抬头望向窗外,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上,迅速连成一片雨幕,模糊了外面的世界。山雨,终于来了。
“他们的联盟已成,声势已起。”苏青瓷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晰,“此刻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我们并非无路可走。”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眼中重新凝聚起那种沉静的力量:“他们追求‘样板’和‘标准’,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深挖‘独一’与‘不可复制’。他们用资本和联盟造势,我们就用更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更真实的情感连接来构筑我们的护城河。”
“望舒,你的理论构建不能停,要更系统,更有冲击力,准备在合适的平台,发出我们最强音。”
“乐知,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继续推进,但要更注重方式方法,尊重匠人,宁可慢,不可激起内部矛盾。”
“长安,继续寻找潜在的、志同道合的盟友,哪怕微小,积少成多。”
“小军,周雯,”她看向两位匠人代表,“守住你们的手艺,守住你们的‘气’。越是外界喧嚣,越要沉心静气,做出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这,才是我们最硬的底气。”
她的目光最后落在窗外滂沱的雨幕上,语气带着一丝决绝:“让他们去造他们的‘样板间’吧。我们要做的,是守护好这片还能生长出独一无二生命的‘野地’。”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屋檐窗棂,也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前路迷茫,危机四伏,但苏青瓷的话,像在风雨中点亮的一盏孤灯,虽微弱,却指明了方向,稳住了即将倾覆的舟楫。
风暴已至,唯有迎风前行。而金十三失联前留下的那句关于“样板”与“双刃”的谜题,也如同这雨夜中的一道幽灵,徘徊不去,预示着下一轮更复杂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