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集装箱里的血书:被引导的线索与十年前的审批文件
码头的凌晨弥漫着咸腥的海风,三个冷藏集装箱并排停在五号泊位,编号分别是“c07”“c15”“c23”——对应张启山眼镜片上的“7-15”和乐乐通话里的“23号车厢”。林野带人逼近时,“c23”集装箱的门缝里透出微弱的哭声,正是乐乐的声音,可门把手上缠着一圈黑色丝线,和老槐树下的丝线一模一样,末端还挂着一个微型摄像头,镜头正对着他们的方向。
“是陷阱,但不得不进。”林墨握紧撬棍,“鸦巢故意让我们找到乐乐,就是想让我们顺着线索往下查,他们要的不是杀乐乐,是借我们的手,挖开更深的东西。”
撬棍撬开集装箱门的瞬间,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乐乐被绑在角落的铁架上,嘴里塞着布条,看到林野时眼里迸出泪光。集装箱内壁贴着密密麻麻的旧报纸,头版标题全是“晨光孤儿院获批成立”“爱心机构助力儿童成长”,报纸的空白处,用鲜血写着一行字:“审批人:高振海”。
“高振海?”林野的瞳孔骤缩——这个人现在是市教育局副局长,十年前正是负责民办机构审批的科长,当年晨光孤儿院的成立批文,就是他签字通过的。更诡异的是,报纸上高振海的照片旁,画着一个小小的乌鸦符号,和鸦巢徽章上的完全一致。
乐乐的手腕被解开时,她颤抖着指向集装箱底部的一个铁盒:“他们……他们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说只有你能看懂。”铁盒打开的瞬间,一股腐朽的气息涌出来,里面装着一叠泛黄的文件——是十年前晨光孤儿院的审批档案,其中一页的“场地安全评估”栏里,评估人签名是“赵志国”,而审批意见栏里,高振海的签名旁,用铅笔批注了一行小字:“资金到位,可批”。
“资金?”晓雅快速翻阅文件,突然停在“资金来源”页,上面写着“匿名捐赠500万元”,捐赠日期正是十年前孤儿院成立的前一个月,“这笔钱的转账记录,和周延境外账户的第一笔资金流入时间完全一致!高振海不仅批了孤儿院,还帮他们掩盖了非法资金来源!”
就在这时,“c07”集装箱突然传来“轰隆”一声闷响,林墨冲过去查看,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面墙被炸开,露出后面的暗门——暗门通向码头的地下通道,通道壁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高振海的办公室抽屉,有你要的‘保护伞’名单,不过要快,他明天就要出国考察了。”
“太顺了。”林野突然停住脚步,盯着纸条上的字迹——和之前鸦巢留下的不同,这次的字迹更潦草,像是故意模仿高振海的笔锋,“鸦巢为什么要帮我们查高振海?他们明明是一伙的,现在却把矛头指向他,要么是内部反目,要么是想借我们的手除掉高振海,扫清他们后续行动的障碍。”
可乐乐还在集装箱里发抖,地下通道的尽头隐约传来脚步声,显然有鸦巢成员在暗处监视。林野立刻做出分工:“林墨带乐乐去医院,派人24小时保护;晓雅立刻调阅高振海的所有档案,排查他的境外账户和关联人员;我带一队去教育局,搜他的办公室!”
教育局副局长办公室的门被依法打开时,朝阳刚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办公桌上收拾得整整齐齐,显然高振海已经做好了出国准备。林野拉开抽屉,里面果然有一个加密笔记本,解锁后,里面记录着十年间的“好处费”明细:周延每月给他转账2万元,张启山每年“捐赠”10万元,还有十几个陌生名字,都是当年的“买家”或鸦巢成员,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画着一张简易的关系网:最顶端是“高振海”,下面分支出“赵志国”“周延”“张启山”,再往下是“鸦巢成员”“孤儿院护工”“码头转运人员”,最底层标注着“境外买家”,旁边写着一个地址:“东南亚,金边市xx街”。
“这不是普通的拐卖案。”林野盯着关系网,“高振海利用职权为鸦巢铺路,鸦巢负责拐卖儿童,买家涵盖境内外,甚至可能涉及器官交易和人口走私,这是一个横跨境内外的庞大犯罪集团,鸦巢只是其中的执行分支!”
就在这时,晓雅打来电话,声音带着恐慌:“林队!高振海失踪了!他昨晚就没回家,机场监控显示他没登机,他的别墅被翻得乱七八糟,地上留着一根黑色羽毛,和集装箱里的丝线缠在一起!”
林野握紧笔记本,突然明白——鸦巢引导他查高振海,根本不是让他抓高振海,而是让他拿到这份关系网和境外地址。高振海知道太多核心秘密,鸦巢早就想杀他灭口,现在借警方的手逼高振海暴露,再趁乱除掉他,同时把“清理保护伞”的脏活丢给警方,自己则可以带着境外地址,继续操控犯罪集团。
办公室的空调突然自动开启,冷风从出风口吹出来,带着一丝槐木味——出风口里藏着一个微型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传来高振海惊恐的声音:“别杀我!我知道你们的老巢在金边!我还知道……你们的‘老板’是谁!”
录音突然中断,只剩下刺耳的电流声。林野抬头看向窗外,教育局大楼的对面,一栋写字楼的顶层,似乎有一个黑色的身影,正隔着玻璃盯着他,像一只蛰伏的乌鸦。他知道,鸦巢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们借他的手拿到了高振海的秘密,又除掉了这个“保护伞”,而接下来,等待他的,将是跨境追凶的硬仗,以及那个隐藏在犯罪集团最顶端、连鸦巢都要敬畏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