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莱拉来华,念念当小导游
江城的秋天总带着股温柔的暖意,香樟树的叶子还没完全变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江城实验小学的校门口,铺出一地碎金。念念背着粉色的书包,踮着脚往马路对面望,小脸上满是期待——今天是莱拉来学校报到的日子,她早就跟老师说好了,要当莱拉的“专属小导游”。
“念念!这里!”马路对面传来一声带着点口音的中文,念念立刻挥起手,看见林晚牵着个小姑娘走过来。小姑娘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和念念一样的蓝白校服,有点害羞地躲在林晚身后,只露出双亮晶晶的眼睛,正是玛丽的女儿莱拉。
“莱拉!我等你好久啦!”念念跑过去,自来熟地拉起莱拉的手,她的手小小的,有点凉,念念赶紧把自己的暖手宝塞给她,“这是暖手宝,冬天用的,现在拿着也不冷!”
莱拉看着暖手宝上的小兔子图案,小声说:“谢谢念念,我的中文……说得不太好。”
“没关系!我教你呀!”念念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拉着莱拉往校园里走,“我先带你逛一逛,我们学校可好看了!”
林晚站在门口,看着两个小姑娘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莱拉来中国上学,是玛丽去年就提的事——上次林晚去非洲,玛丽拉着她的手说,想让莱拉接受更好的教育,以后能帮更多非洲姐妹,“你说中国好,我就信你,把莱拉交给你,我放心”。这大半年,林晚帮着联系学校、办理手续,玛丽还特意让莱拉提前学了中文,虽然说得不算流利,但日常交流没问题。
“林总,您就放心吧,我们会多照顾莱拉的。”班主任王老师走过来,笑着说,“念念这孩子热心,有她带着莱拉,肯定能很快适应。”
林晚点头:“麻烦王老师了,要是莱拉有什么不适应的,随时跟我说。”
另一边,念念已经拉着莱拉逛到了操场。红色的跑道旁种着一排桂花树,风吹过,飘来阵阵香气。“你看!这是我们的操场,我跑得可快了,上次运动会还拿了第一名呢!”念念指着跑道,骄傲地扬起下巴,又指向不远处的花坛,“那里有月季花,现在还有几朵没谢,特别好看!”
莱拉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和非洲的学校不一样,这里的操场很平整,有干净的教学楼,还有好多她没见过的花草,心里的紧张慢慢少了些。她指着花坛里的花,小声问:“这个……叫什么花?”
“这是月季!有红色、粉色,还有黄色的!”念念拉着她走过去,小心地指给她看,“你看,这朵粉色的,是不是像小裙子?”
莱拉忍不住笑了,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像!真好看。”
逛完操场,念念神秘地说:“我带你去个好地方,是我妈妈捐的,里面有好多好多书!”
莱拉跟着念念走到图书馆门口,抬头就看见门上的牌子——“星辰公益图书馆”,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捐赠方:星辰科技 林晚”。推开门,暖黄色的灯光洒下来,书架一排排整齐排列,上面摆满了书,连天花板上都挂着可爱的云朵灯,特别温馨。
“哇……”莱拉忍不住发出小声的惊叹,她在非洲的学校也有图书馆,但只有一个小房间,书也很少,大多是旧的,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图书馆。
“你看,这边是绘本区,有好多小朋友的书!”念念拉着莱拉走到儿童绘本区,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非洲的小太阳》,“你看这个,讲的是非洲的小朋友用光伏灯读书的故事,里面的小女孩,跟你妈妈帮的那些姐妹很像!”
莱拉接过书,翻开第一页,就看见里面画着熟悉的非洲草原,还有和她家乡一样的茅草屋,眼睛一下子亮了。她慢慢翻着书,看着绘本里的小女孩用光伏灯读书、学习,最后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眼泪突然有点打转——她想起妈妈说的,要让她好好学习,以后帮更多非洲姐妹,现在看着这本绘本,好像突然明白了妈妈的意思。
“这是我妈妈捐的图书馆,”念念坐在小椅子上,晃着腿说,“我妈妈说,要让每个小朋友都有书读,不管是中国的小朋友,还是非洲的小朋友。上次我还跟妈妈去非洲,给那里的小朋友送书呢!”
莱拉抬起头,看着念念,小声却坚定地说:“念念,我以后……也要做公益,像你妈妈一样,像玛丽妈妈一样,帮更多人。”
念念眼睛一亮,拉着她的手:“太好了!那我们以后一起做!等你中文学好了,我们还可以给非洲的小朋友写信,告诉他们中国的故事!”
莱拉用力点头,把绘本抱在怀里,心里暖暖的——她以前觉得,离开妈妈来中国会很孤单,但现在看着这个漂亮的图书馆,看着身边热情的念念,突然觉得,这里就像第二个家。
中午吃饭的时候,念念拉着莱拉坐在自己旁边,给她夹了一块红烧肉:“你尝尝这个,是我妈妈做的,可好吃了!我妈妈说,吃了红烧肉,就会有好心情!”
莱拉咬了一口,甜甜的,软软的,味道特别好,忍不住又吃了一口。周围的同学也围过来,好奇地问莱拉非洲的事,莱拉虽然说得不太流利,但在念念的帮忙下,慢慢讲起了非洲的草原、长颈鹿,还有妈妈的光伏修理店,同学们听得眼睛都亮了。
下午放学,陆哲开车来接她们。念念拉着莱拉坐在后排,兴奋地跟陆哲说:“爸爸!莱拉说以后也要做公益,我们以后一起去非洲看玛丽阿姨好不好?”
陆哲笑着点头:“好啊,等放假了,我们就一起去。”
莱拉看着车窗外的江城夜景,路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星星落在地上。她想起妈妈送她来中国时说的话:“莱拉,去中国,跟着林晚阿姨,学本事,以后把光带回非洲。”现在她好像懂了,这光,不仅是光伏的光,还有知识的光、善意的光。
车子开到莱拉住的公寓楼下,林晚帮她拿下车上的行李——里面有玛丽特意让她带来的非洲咖啡豆,还有莱拉最喜欢的小玩偶。“明天早上,我送你去学校。”林晚摸了摸莱拉的头。
莱拉抱着玩偶,小声说:“林晚阿姨,谢谢你们。我会好好学习,以后做公益,帮更多人。”
林晚笑着点头:“阿姨相信你。”
看着莱拉走进公寓楼,念念拉着林晚的手:“妈妈,莱拉会喜欢中国的,对不对?”
“会的,”林晚蹲下来,看着女儿,“因为这里有你,有书,还有很多爱她的人。”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林晚知道,莱拉的到来,不仅是一个非洲女孩的求学之路,更是一份善意的延续——从非洲的光伏修理店,到中国的公益图书馆,从玛丽到莱拉,从自己到念念,这份关于光和希望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她要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份延续,让更多像莱拉一样的孩子,能在知识和善意的陪伴下,长成照亮世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