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的食堂简单却整洁,黎琛让人在角落辟了个小桌,桌上摆着三菜一汤。
两荤一素,都是士兵们常吃的饭菜,没有丝毫特殊。
苏沅刚坐下,黎琛就主动给她盛了碗冬瓜汤:“军营里没什么好东西,冬瓜汤清热解腻,你上午忙了半天多喝点。”
苏沅接过汤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她舀了一勺汤,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轻声道:“比我想象中好很多,至少干净实在,不像有些地方表面光鲜,菜里却藏着沙子。”
黎琛笑了笑,夹了一筷子炒青菜:“当兵的苦惯了,不讲究吃穿,但饭菜必须干净、管饱,不然哪有力气扛枪打仗。”
他顿了顿,看向苏沅,“上午听李军医说,你给风湿老兵开了中西医结合的方子?”
“嗯。”苏沅点头,放下汤勺,“老兵们常年在潮湿的战壕里待着,风湿是老毛病了,单靠西药只能缓解疼痛,加些驱寒除湿的中药,才能从根上调理,我还特意在方子里加了些温和的药材,不影响他们日常训练。”
这话恰好说到黎琛心坎里。
他最在意的就是士兵的状态,既想治好他们的病,又怕药性太强耽误训练,苏沅的考虑竟和他不谋而合。
“你倒是懂兵。”他语气里多了几分赞许,“之前也有医生来军营看病,只想着快点治好表面病症,从没想过会不会影响训练。”
“行医和打仗一样,都要顾全大局。”苏沅夹了块红烧肉,慢慢嚼着,“我在英国时,有位老师常说,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身体,还要考虑病人的生活——农民要能下地工人要能上工,士兵自然要能训练、能打仗。”
黎琛放下筷子,目光沉沉地看着她:“你这话,和我治军的理念很像,我常跟士兵说,咱们扛枪不是为了争权夺利,是为了守住北方的土地,让老百姓能安稳种地、过日子,若是连自己的士兵都顾不好,怎么护得住百姓?”
苏沅心里一动,抬头看向他。
阳光透过食堂的窗户,落在黎琛脸上,柔和了他眉宇间的冷硬,竟让她看到了几分理想主义的光芒。
“我开诊所时,也常跟自己说,收费低些没关系,亏本也没关系,只要能让街坊们看得起病,不用因为没钱就硬扛着病痛——咱们做的事不一样,但想护着人的心是一样的。”
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共鸣。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从军医聊到士兵,从北城的百姓聊到北方的局势。
苏沅说起诊所里的趣事,张婶送的馒头总带着芝麻香,隔壁的小孩每次看完病都会给她画一幅画。
黎琛则讲起行军时的经历,在雪地里守战壕时,士兵们互相暖脚,打了胜仗后一起分一块硬邦邦的干粮。
没有身份的隔阂,没有利益的算计,只有两颗想在乱世里护着人的真心,在简单的饭菜间慢慢靠近。
直到赵副官来提醒黎琛下午有会议,两人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了很久。
苏沅收拾好医药箱,准备离开时,黎琛忽然开口:“蓝医生,以后每周三你都来军营一趟吧?既能给士兵看病,也能和李军医他们交流医术。”
他顿了顿,补充道:“车马费和药品,我都包了,不会耽误你诊所的事。”
苏沅看着他眼底的期待,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多跟李军医学习军营里的伤病处理经验。”
阳光洒在两人身上,食堂外传来士兵训练的口号声,清脆而响亮。
苏沅走出军营,回头望了一眼那座灰色的营盘。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能找到一个理念相通的人,是件格外幸运的事。
午后的阳光透过医务室的玻璃窗,在地面投下长斜的光斑。
苏沅稍作休息,便跟着李军医走进了另一间病房,这里躺着几位刚从边境换防回来的士兵,大多带着新添的擦伤和旧疾复发的疼痛。
“蓝医生,这位是小王,昨天在训练时不小心摔了,左腿膝盖肿得厉害。”李军医指着床边一个年轻士兵,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他说疼得没法走路,怕是伤着韧带了。”
苏沅蹲下身,轻轻握住小王的左腿,指尖顺着膝盖边缘缓缓按压,一边问:“疼的时候是刺痛还是胀痛?能稍微弯一下腿吗?”
小王试着动了动,疼得龇牙咧嘴:“是胀痛,稍微弯一点就像有根筋扯着疼。”
苏沅点点头,起身对李军医说:“应该是韧带拉伤伴软组织水肿,先冷敷半小时减轻肿胀,等会儿我给他做套穴位按摩,再用绷带固定住膝盖,避免二次损伤。”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再开些活血化瘀的中药,煮水外敷,比单用西药消肿快,还能减少后续酸痛。”
李军医立刻安排护士准备冷敷用品,苏沅则坐在床边,耐心地给小王讲解注意事项:“这几天别剧烈活动,等肿胀消了,我教你做几组简单的康复动作,保证不耽误你归队训练。”
小王原本紧绷的脸渐渐放松,连声道谢。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苏沅和军医们配合得愈发默契。
遇到需要缝合的伤口,苏沅主刀,李军医在旁协助递器械、止血;碰到士兵们咨询日常保健问题,两人则分工解答。
苏沅讲西医的预防常识,李军医补充中医的养生技巧,偶尔还会互相补充,引得士兵们听得格外认真。
有个老兵常年受失眠困扰,苏沅给他开了助眠的西药,李军医则加了个睡前泡脚的中药方子,两人一起叮嘱:“西药先吃一周,等睡眠好转就停,泡脚的方子可以长期用,既不伤身,还能缓解风湿痛。”
老兵听得连连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药方折好放进衣兜。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位士兵看完病,医务室终于清闲下来。
李军医看着整理病历的苏沅,由衷地说:“蓝医生,今天真是多亏了你,不仅处理了好几例难搞的伤病,还教了我们不少中西医结合的法子,以后士兵们看病就更有保障了。”
苏沅笑着合上病历本:“我也从李军医您这儿学到不少,比如怎么快速判断战场常见的急伤,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她抬头看向窗外,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时间不早了,我该回诊所了,明天还要给街坊们看病呢。”
李军医连忙起身送她到门口,正好碰到赵副官来接人。
苏沅坐上轿车,回头望着军营门口挥手的军医和士兵们,心里满是踏实。
在这个乱世里,能用自己的医术帮到这些守护土地的人,再辛苦也值得。
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军营的办公楼里,黎琛正看着李军医递上来的问诊记录。
他的指尖在“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等字眼上轻轻划过,眼底闪过一丝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