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成功炼化第一缕龙脉之气,并与公孙胜等人确认中岳嵩山蕴藏主龙脉后,一项关乎国本的计划便紧锣密鼓地秘密展开。对外宣称,皇帝为感念上天庇佑、四海升平,决定效仿古之圣王,举行封禅大典,以告慰天地,祈福万民。对内,则是为了汇聚国运,行那“龙脉筑基”的逆天之举。
筹备工作持续了整整半年。工部调集能工巧匠,在嵩山主峰峻极峰之上,依循古礼并暗合风水阵法,修建祭天台、社首坛等一应设施。礼部与钦天监反复推算,定下了来年春季,万物生发、天地气机最为活跃的吉日。狄仁杰、王阳明坐镇中枢,调度钱粮,确保大典万无一失。卢俊义、岳飞则调派精锐禁军,将嵩山围得铁桶一般,肃清一切可疑人等。
在此期间,晁盖并未停止修炼。他每夜于观星台引动汴梁地下的微弱龙气,虽进度缓慢,却让自身真气与国运愈发契合,对龙脉之力的感应与控制也日渐精熟。帝国上下,也因这场即将到来的盛典而充满期待,民心凝聚,国运蒸腾,呈现出一派盛世气象。
转瞬之间,吉日已至。
这一日,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嵩山脚下,旌旗招展,仪仗森严。文武百官、各国使节、以及受邀观礼的武林名宿、地方耆老,依序而立,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条直通云霄的御道尽头。
辰时正刻,号角长鸣,钟鼓齐喧。
晁盖身着玄衣纁裳,头戴十二旒冕冠,腰佩轩辕剑,在百官的簇拥下,缓步登临峻极峰。他步伐沉稳,目光坚定,每踏出一步,都仿佛与脚下的山峦产生共鸣,一股无形的帝王威压弥漫开来,令观礼众人心生敬畏,不敢直视。
祭天台高九丈,共分三层,暗合天地人三才。顶层中央,设昊天上帝神位。公孙胜、王重阳、张三丰三位高人,身着法衣道袍,手持法器,立于祭台三方,神色肃穆。
吉时到!礼官高唱祭文,声震四野。
晁盖登上祭天台顶,焚香祷告,将写有祭天的玉册投入鼎中。青烟袅袅,直上云霄。随后,他转身面向山下万民,展开另一卷祭地玉册,朗声宣读,声音通过内力传遍山野,字字清晰,宣告着帝国的文治武功,表达着对江山社稷、黎民苍生的责任。
就在祭文宣读至最高潮之际,晁盖心念一动,暗中运转《龙脉筑基法》!他调动起周身与国运相融的真气,并以自身一滴精血为引,混合着那数月来炼化的微薄龙脉之气,化作一道无形的意念,伴随着他宏大的声音,深深地烙印向脚下的大地,烙印向那沉睡的嵩山主龙脉!
“朕,晁盖,承天命,统华夏,今日于此,告祭天地!愿以国运为誓,以己身为凭,沟通龙脉,福泽苍生!佑我华夏,国祚永昌!”
话音落下的瞬间,异变陡生!
“轰隆隆——!”
整个嵩山,仿佛轻轻震动了一下!并非地动山摇,而是一种源自大地深处的、沉闷而雄浑的共鸣!祭天台周围,凭空生出氤氲紫气,天空中祥云汇聚,隐隐有龙吟凤鸣之声传来!一道淡金色的、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光柱,自祭天台中心冲天而起,没入云霄,同时,更有一股磅礴浩瀚、厚重无比的气息,自地底深处苏醒,如同巨龙抬头,与晁盖的身躯、与那汇聚而来的磅礴国运,缓缓连接在了一起!
成功了!龙脉筑基,初步完成!
这一刻,晁盖感到自己与脚下这片广袤的华夏大地,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的紧密联系!山河地脉的走势,万物生机的流转,仿佛都在他心间呈现。他不仅能调动自身的真气,更能隐约引动一丝浩瀚无边的地脉之力加持己身!虽然这力量如今还极为微弱,且调用艰难,但其潜力,无穷无尽!
观礼的众人虽不明就里,但见天现异象,地涌灵气,只道是皇帝至诚感天,祥瑞降临,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声浪如潮,直冲霄汉!
封禅大典,圆满成功!帝国气运,与中岳龙脉初步绑定,根基愈发稳固,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即将到来。
大典之后,晁盖銮驾回京。龙脉筑基的成功,不仅让他个人修为大进,踏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可称为“筑基期”),更反哺整个帝国。此后数月,各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边境安宁,就连工部格物院的研究也仿佛开了窍般,接连取得突破,第一台实用型蒸汽机车“轩辕号”正式在汴梁至洛阳的轨道上试运行成功,引得万民围观,欢呼雷动。
帝国一派欣欣向荣。而就在这万象更新之际,后宫传来喜讯——皇后方金芝,经太医确诊,已怀有龙裔近两月!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皇帝有后,国本稳固,这是比任何祥瑞都更让臣民安心的大事。晁盖闻讯,龙颜大悦,下令大赦天下(非十恶不赦者),减免赋税,与民同乐。对方金芝更是关怀备至,调集宫中最好的资源为其安胎。
方金芝出身江湖,性格爽朗,身体强健,怀胎十月,并无太多不适。晁盖虽国事繁忙,但每日必抽时间陪伴,时而将手掌轻抚其腹,能隐约感受到那微弱却充满生机的小生命波动,以及一丝若有若无、与自己同源的真龙气息(因晁盖身负龙脉之气,子嗣亦受滋养),心中充满初为人父的喜悦与期待。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次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这一夜,坤宁宫内灯火通明,宫女太监脚步匆匆,却井然有序。晁盖负手立于殿外廊下,虽面色平静,但微微握紧的拳头显露出内心的不平静。狄仁杰、王阳明、卢俊义等重臣也皆在偏殿等候消息。
突然,一声响亮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划破了夜的宁静!
“生了!生了!是位皇子!母子平安!”产婆满脸喜色地奔出报喜。
霎时间,整个皇宫,乃至整个汴梁城,钟鼓齐鸣,响彻云霄!这是宣告皇嗣诞生的吉兆!
晁盖大步走入殿内,从嬷嬷手中接过那个襁褓。婴儿皮肤红润,眉眼依稀有自己的轮廓,虽刚出生,却不似寻常婴孩那般孱弱,反而目光清亮,额角隐隐有灵光流转,竟是不哭不闹,好奇地看着眼前陌生的世界。
“好!好!好!”晁盖连说三个好字,心中激动难以言表。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孩儿体内气血充盈,更有一丝微弱的先天之气与龙脉灵机相伴,资质绝佳!
“陛下,请为皇子赐名。”狄仁杰等人上前贺喜。
晁盖凝视怀中幼子,沉吟片刻,朗声道:“朕之子,生于盛世之初,承国运龙脉之气,当时时自省,心怀寰宇,志在四方!便赐名——晁寰!愿其将来,胸襟开阔,能容寰宇,带领我华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晁寰……好名字!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佑华夏,国本永固!”群臣跪拜,山呼海啸。
皇子晁寰的降生,如同为这蒸蒸日上的帝国,注入了最鲜活的血液与最美好的希望。嵩山封禅,绑定龙脉;中宫诞育,国本已立。华夏帝国,历经内忧外患,终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无限可能的黄金时代。而晁盖知道,这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培养继承人,开拓更广阔的疆土,应对潜在的更高层次的威胁(如黑莲秘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但看着怀中安睡的婴儿,感受着体内与脚下大地同呼吸的龙脉之力,晁盖的目光投向繁星闪烁的夜空,充满了无尽的信心与期待。
帝国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传承的火种,已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