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自神机坊成立,转眼已近一年。这一年里,东京汴梁的西苑几乎成了帝国最繁忙、也最神秘的区域。日夜不休的锤打声、锯木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奇异轰鸣和人们见怪不怪的“又炸膛了”的呼喊,成了汴梁城的新背景音。皇榜招募来的奇人异士与帝国原有的能工巧匠在鲁妙子的统筹下,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一项项或大或小的技术革新,如同涓涓细流,不断汇入“海洋之心”的宏图之中。
而这一切努力的第一个具象化、也是最震撼人心的成果,此刻正静静地卧在东海之滨,一座新被命名为“镇海”的军港船坞之内。
这一日,天公作美,海风习习,万里无云。镇海军港旌旗招展,戒备森严。港口最大的干船坞旁,一座临时搭建的观礼台高耸,披红挂彩。台下,文武百官按品秩肃立,受邀观礼的各国使节(主要是已被收服或臣服的原辽、夏、金、高丽、交趾等国的代表)则被安排在特定区域,人人脸上都带着好奇、敬畏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皇帝晁盖,亲临现场。他并未端坐于观礼台最中央的龙椅上,而是站在了最前沿,凭栏远眺。身旁,左边是身着崭新一品仙鹤补子官袍、意气风发的鲁妙子,右边则是一身戎装、面容肃然的靖海将军戚继光。狄仁杰、王阳明、岳飞等重臣亦在侧后陪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船坞中那庞然大物之上。
那是一艘船。一艘超越了当下时代所有人想象的巨舰。
舰身长度超过五十丈(约150米),巍峨如山岳。船体线条并非传统的圆钝,而是呈现出一种流畅的弧线,尤其是船首,尖锐如刀,仿佛要劈开一切风浪。船体采用深褐色,那是经过特殊桐油和药物反复浸泡、阴干的百年铁杉木的本色,木质紧密,坚逾铁石。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桅杆和风帆。三根高耸入云的主桅,采用三根巨木拼接而成,用铁箍和神秘胶剂牢牢固定,高度令人仰视。桅杆上悬挂的并非中原常见的硬帆,而是大片大片的白色软帆,此刻收拢着,但仍能想象其全部展开时,将是何等遮天蔽日的景象。这正是融合了晁盖提供的飞剪船理念与鲁妙子结合实际海况改进的混合帆装,兼顾了速度与适应性。
舰船两侧,密密麻麻开设着两排炮窗,黑黝黝的洞口预示着其内部隐藏的恐怖火力。根据设计,这将装备超过六十门由神机坊最新冶炼技术铸造的青铜重炮,以及数量更多的轻型速射炮。
船首,一块巨大的红布覆盖着舰名。船尾楼高耸,雕梁画栋,却又透着威严的杀气。
“陛下,”鲁妙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是激动,也是自豪,“此舰龙骨、肋材皆用百年铁杉,以铁钉、铜销及特制鱼胶咬合。船壳采用双层木板,中间夹以桐油、麻丝、石灰混合物,水密性极佳。帆索采用新法编织的棕缆,强度远超以往。尤其是这航海罗盘,”他指着身边一个罩着玻璃的精致仪器,“已安装于舵舱,配合改进的牵星板与海图,足以应对远洋航行!”
戚继光接着汇报,语气铿锵:“末将已遴选三千名精通水性的健儿,并抽调五百名原戚家军精锐,编为‘镇海水师陆战营’,专司此舰及后续舰只操作、护航、登陆作战。将士们已在此操练数月,熟悉新舰性能,只待陛下检阅!”
晁盖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巨舰,又看向身后那些神色各异的使节,心中豪情顿生。今日,他不仅要为一艘船下水,更要向天下宣示,一个全新的海洋时代,将由华夏开启!
“吉时已到——”礼官拖长了声音高喊。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只有海风呼啸和旗帜猎猎作响。
晁盖上前一步,运起内力,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港口,甚至压过了海浪声:“朕,承天命,统御八荒,然志不止于神州。今日,以此舰为始,朕将率领华夏儿郎,扬帆远航,沟通四海,播撒文明!此舰,当镇守海疆,开拓航路,扬我国威!朕赐其名——镇海!”
话音落下,他亲手接过侍从递上的一柄系着红绸的金锤,走向船首。与此同时,船坞的工人们早已做好准备。
晁盖挥锤,敲向一个机关。只听“哐”一声响,船首覆盖舰名的红布应声滑落,露出两个鎏金的龙飞凤舞大字——“镇海”!
几乎在同一时刻,船坞闸门打开,海水汹涌注入。支撑巨舰的船墩被巨木撞倒。在数万人的注视下,那艘庞然大物微微一颤,随即顺着涂满油脂的滑道,发出巨大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缓缓而又不可阻挡地滑向大海!
“下水了!下水了!”围观的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许多老工匠热泪盈眶,他们毕生的心血,终于化为了这劈波斩浪的奇迹。
“镇海号”巨大的船体猛地砸入海中,激起冲天浪花,船身剧烈摇晃了几下,便稳稳地浮在了海面上!其设计之优良,稳定性之佳,可见一斑。
下一刻,舰上训练有素的水手们迅速行动,如同猿猴般攀上桅杆,解开缆绳。巨大的白色软帆在号子声中缓缓升起,海风吹鼓,帆面瞬间绷紧,发出嘭嘭的闷响。巨大的舰身仿佛被无形的巨手推动,开始缓缓调转方向。
“鸣炮!升旗!”戚继光下令。
轰!轰!轰!
镇海号侧舷喷出阵阵白烟,二十四门礼炮依次鸣响,声震海天。一面巨大的玄色龙旗,在最高的主桅顶端冉冉升起,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猎猎飞舞,那狰狞的龙首仿佛在俯视着苍茫大海。
观礼台上,各国使节面色发白,尤其是那些来自海岛或沿海国家的代表,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一艘巨舰出现在海上,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船大,更是一种他们无法理解的建造技艺、组织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体现。一些使者交换着眼神,心中已然决定,回国后必须立刻调整对这位东方大帝国的策略。
晁盖看着那艘完全依靠风帆动力,却展现出惊人灵活性的巨舰,在海面上划出优美的弧线,心中亦是激荡。这只是开始,是“海洋之心”计划迈出的坚实第一步。
“鲁爱卿,戚将军,辛苦了。”晁盖回身,对二人说道,“镇海号是样板,是先锋。后续舰只的建造,必须加快。神机坊要总结经验,优化工艺,朕要的不是一艘镇海号,而是一支由镇海号这样的巨舰组成的无敌舰队!”
“臣(末将)明白!”鲁妙子和戚继光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干劲。
“陛下,”狄仁杰上前一步,低声道,“韦小宝和沈虎禅已准备就绪,探险船队的人员、物资也已基本到位。只等后续两艘稍小的护航舰完工,便可择日启程。”
晁盖望向无边无际的东方大海,目光深邃:“告诉韦小宝,朕在汴梁,等着他带回新世界的消息。”
是日,华夏帝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远洋巨舰“镇海号”下水,标志着这个古老的帝国,正式将目光投向了深蓝,一段波澜壮阔的大航海史诗,翻开了它的第一页。
海风拂面,带着咸腥的气息,也带来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