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苍、银霄圣君等人为冲击更高塔层而奔走,十一层群雄觊觎十二层席位之际,元初界那更为广阔的舞台上,无数未能踏入通天塔高层的荒帝们,正经历着另一种形式的挫败与无奈——挑战十三道统正式弟子。
无论他们在外界是何等叱咤风云的人物,是一界之主,是古老传承的继承人,还是身负逆天血脉的天骄,在面对十三道统那些看似普通的正式弟子时,结果却出奇地一致——败!
惨败!
“造化丹尊”道统,百草园。
一位在下界以丹道闻名、自创“九转轮回丹”的丹皇,信心满满地挑战一位名为“青木”的正式弟子,欲以丹道论高下。结果,青木仅取一株寻常的“生机草”,随手炼制,其成丹中蕴含的生命造化之意,竟远超丹皇呕心沥血炼制的九转轮回丹!丹皇道心受创,黯然离去。
“万象帝”道统,万法阁。
一位精通无数神通、号称“万法真人”的修士,挑战一位名为“千变”的正式弟子。千变自始至终只用了最基础的五行法术,但每一种法术都仿佛蕴含着该系法则的本源真意,信手拈来,变化无穷,生生将万法真人那看似绚烂繁杂的神通尽数破去,轻松写意。
“轮回府君”道统,往生桥。
一位参悟轮回、曾灵魂转生三次的大能,挑战一位名为“孟婆”的女弟子(并非传说中的那位,只是道统内执掌此称号的弟子)。孟婆仅熬制了一碗看似普通的汤,那大能饮下后,竟险些迷失在自身前三世的记忆轮回中,差点真灵涣散,狼狈逃回后闭关百年不敢再提“轮回”二字。
“虚空行者”道统,无界天。
一位自恃虚空天赋超群、能轻易撕裂空间进行跳跃的“虚空之子”,挑战一位名为“无迹”的正式弟子。无迹甚至没有移动,只是目光所及之处,那“虚空之子”周围的空间便彻底凝固、折叠,将其所有跳跃路线彻底封死,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虫子,动弹不得,最终心神崩溃认输。
类似的场景,在各大道统的山门、秘境、演武场外不断重复上演。
挑战者们败得千奇百怪,但核心原因却只有一个——绝对的实力与道境差距!
这些道统正式弟子,或许名声不显,但他们常年受元初界最顶级的资源滋养,聆听的是不朽之上存在的讲道,修炼的是直指大道本源的功法。他们对自身“道”的理解和掌控,已经达到了一个下界修士难以想象的精深层次。他们的力量更加纯粹,更加接近法则本源,举手投足间都蕴含着“道”的痕迹。
相比之下,下界而来的荒帝们,哪怕天赋再高,其力量也难免显得驳杂、粗糙,对法则的运用更是流于表面。就像拿着铁匠铺打造的凡兵,去挑战神匠精心淬炼的神器,差距一目了然。
这并非简单的境界差距,而是生命层次、知识体系、道境领悟的全方位碾压!
渐渐地,“道统之壁”这个词开始在塔外数万荒帝中流传开来。那层看不见的壁垒,比通天塔的席位更加难以逾越。那代表着元初界真正核心圈子的门槛,非绝世妖孽、非有大机缘者,不可入内。
能够成功通过挑战,拜入道统门下的,依旧是凤毛麟角。数百年来,成功者不足双手之数,而且大多只是记名弟子。正式弟子的地位,依旧稳如泰山。
这种持续的、毫无希望的挫败感,让许多心高气傲的荒帝陷入了迷茫和自我怀疑。他们开始意识到,元初界的机缘,并非人人可得。有些人终其一生,可能也只能在外围徘徊,无法触及真正的核心。
这也使得通天塔内的席位争夺变得更加疯狂——至少,塔内的竞争相对“公平”,只要实力足够,就有机会上去!而挑战道统弟子,很多时候连门都摸不到!
悬浮仙山上。
几位大师兄对于山门外的挑战风波早已习以为常。
“又是一批不自量力的。”血屠猩红的眼眸中带着不屑,“连我门下最弱的弟子都打不过,也妄想入门?”
“筛选罢了。”星无衍语气平淡,“能在此等压力下不改其志、并最终有所成就者,方有培养的价值。”
磐则更关注实际:“这一批苗子中,可有值得留意之人?”
星无衍微微摇头:“目前看来,塔内那几人潜力最大。塔外……尚需观察。”
十三层。
曦看着水镜中那些在道统山门外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的修士们,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唉,一点悬念都没有,不好玩。”她撇了撇嘴,“还是塔里有点意思,至少还能打几个回合。”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十二层那紧闭的归墟海眼入口,以及十一层那些如同饿狼般蹲守的气息。
“小云澈,你可得快点呀,外面的饿狼们,都快等不及了。”
道统之壁,如同天堑,横亘在绝大多数荒帝面前,提醒着他们自身的渺小与元初界的残酷。而真正的风云,依旧汇聚在那座直插云霄的通天塔内,等待着关键人物的出关,掀起新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