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二年(4066年)春正月丙申初一,皇上驾临奉天殿接受朝贺,大宴群臣。

宴会结束后,皇帝看到各位功臣在进退时都很有礼貌,就召他们上前,告诫他们说:“在朝廷之中,要以礼为主,人如果有礼,就像衣服有了花纹一样。朕听说元世祖命令伯颜、阿术二人平定江南,军队得胜回朝之日,元世祖派遣儒臣许衡带着酒在郊外迎接他们,两人互相推让,谁都不肯先喝。伯颜说:‘阿术的功劳应当先商议。’阿术说:‘伯颜的功劳应该最先考虑。’二人相互推辞了很久。许衡感叹说:‘多么贤能啊!古时有人拔剑击打殿柱来争功劳,比起他们来怎么样?现在看你们这些人虽然出身于行伍之中,但是前进、后退、应酬、交往,都不违背礼仪法度,朕因此感到高兴。你们能始终这样,何必担心后世没有称赞你们的人呢。’”

皇后在坤宁宫接受内外命妇的朝见,并赐宴。

皇帝下令封京城及天下的城隍神。皇上对中书省和礼官说:“人间有礼乐制度,阴间有鬼神存在,像城隍神这种神,历代都有祭祀,应该重新加封爵号。”于是封京都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在北京开封府的城隍,封为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临濠府为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太平府为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和州为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滁州为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五府、州的城隍神都封为正一品,其余在各府、州、县的,府的城隍神是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品秩为正二品;州的城隍神是鉴察司民城隍灵佑侯,品秩为三品;县的城隍神是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品秩为四品。他们的礼服,京都城隍穿的是十二章的衮冕,开封等五府封王的和各府封公的穿的是九旒九章的衮冕,各州县封侯、伯的穿的是七旒七章的衮冕。命令翰林院里负责撰写制诰等文词的大臣撰写制文来颁布这件事。

京都城隍的制文说:帝王接受上天圣明的旨意,在天下施行政令教化,必定会有圣人诞生的祥瑞,接受天命的符兆,这是上天显示不可言说的奇妙之处,是人们的所见所闻无法达到(无法知晓)的。神灵掌管善恶,为上天降下祥瑞,也一定是接受了上天的旨意,所以人间有礼乐彰明,幽冥中有鬼神(主宰),上天的理和人心,它们的极致(境界)是一样的。朕统治四方,虽然并不十分明智,但替上天治理万物的道理,实在是铭刻在心中,思考着顺应天命,这是神灵所明察而又为上天所眷顾的。君主之道的重大之处,只在于掌管祭祀神明,(这是)上天所推举的。恭敬谨慎地供奉:应天府城隍神被封为升福侯,这是宋代封给他的爵位和名号。(他)聪明正直,圣明到不可测度,本来就有超越高大的城墙和很深的护城河(所代表的武力防御)之外(的力量)。世上推崇神灵的人就是这样,神灵接受于上天的,大概是不可以知道的。现在在刚刚即位执政的时候,和天下一起除旧布新,凡是城隍神,都重新赐予封号。眷顾这使帝王兴盛的郡县,有很多神仙相助,应该加封(其神)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明智是精神的本体,就像明亮的光线必然能照耀;灵动是精神的运用,随着感触而通达,这固然是精神的特性,也是上天的意旨。管理我们百姓,监察我们国家,享受这盛大的祭祀,永远没有止境。主管官员执行。

开封城隍制词,后半部分改为:眷顾这座名城,它位于天下的中心,是帝王定都的地方。坚固的城防既然在各郡中位居第一,神灵的名号应该比其他地方更为显赫。可以封他为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显赫就彰显其灵验,明察秋毫,无所不照,圣明就达到极致,广大而能感化万物,这本就是神的德行,也是上天的旨意。

临濠的城隍制词说:眷恋这个乡土邦国(临濠)之地,这里实在如同汉高祖的丰沛故乡一样。朕从行伍出身,成就大业,都是神明暗中相助,怎么敢忘记初心。可以将他封为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忠贞就没有二心,坦诚表明睿智而没有私心,护佑就降下祥瑞,向上感应通达。都像是在眼前。

太平城的城隍神制词说:眷顾这座名城,雄立在长江之表。朕最初乘舟渡过长江,首先停驻在这间祠庙中,多次祈祷,神灵告知的话没有变化,应该封为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英是指发扬精华,烈是指显示威严显赫。

和州的城隍神制词说:这里是名城,雄伟地屹立在江水的右边。朝廷的军队来到这里,屡次获得成功,如果不是神明相助,怎么能达到这个地步呢?应该封他为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灵”是说使他的威德显扬于显着的地位,“护”是说使他的福泽及于保卫国家的安宁。

滁州的城隍制词说:顾念这座名城,雄镇淮河东部。朝廷的军队初次驻扎在这里,作战胜利后安居乐业,成就这样伟大的功绩,实在是神灵在保佑。应该封它为“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灵验是说神明的威灵非常显着,保佑是说神明的福泽使人平安顺遂。

各府的城隍神制词说:鉴于这座郡城,是神灵所管辖的地方,应当封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威严则光辉照耀显赫盛大,神灵则感应交通不受限制。

对各州的城隍制词说:眷顾这座州城,由神灵主宰,应封(城隍)为鉴察司民城隍灵佑侯,灵是指随时感应而通达(民意),佑是指赐给善人福禄。

各县城隍制词说:眷顾这个县城,是神灵所掌管的地方,(你们)显赫的灵感应验非常显着,普遍施加福泽,应该封(你们)为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显现出来,那么威灵就会非常显着;护佑众生,那么福泽就会普遍施加。

这些封赐的起始和结束的言辞,都与京都城隍庙的相同。只是针对我国(的情况),在各郡就改称为针对我郡的政事,在各州县就改称为州政、县政,而享受这盛大的祭祀,在郡、州、县就都改称为享受这盛大的祭祀。

丁酉日,指挥曹崇等人讨伐红莲沟的山贼,平定了他们。

大将军徐达派遣指挥张焕率领一万士兵攻取孟州山寨,指挥潘敬率领三千士兵去攻打管州大王川。又派指挥韩温率领指挥常守道等人的军队讨伐乱柳寨。派参随乔德源署理朔州,李颜署理沁州,王彦良、李茂、朱珍等署理霍州及灵石、洪洞等县。

在城南门外建立祭祀众神的享祀所,中间是五间殿堂,朝南,东西两边是各七间庑房,西北边是五间厨房、库房,库房后面是三间宰牲房。

庚子日,皇帝在奉天门召见元朝旧臣,询问他们元朝政事的得失。马翼回答说:“元朝拥有天下,是因为宽容而得到,也是因为宽容而失去。”皇上说:“因宽宏大量而得到天下,这我听说过;因宽宏大量而失去天下,这我还没听说过。走路走得太快就会摔跤,拉弓弦拉得太紧就会崩断,民众的生活太紧张就会导致动乱。居于上位的人,道理上应该采用宽厚的政策,但只说宽厚能得到众人的支持,而不说宽厚也有失策的地方。元朝末年的君臣沉迷于安逸享乐,最终导致国家沦亡,他们的过失在于放纵松弛,实际上并非宽容。大致说来圣明帝王的治国之道,宽松但有节制,不把放弃不管当作宽松;简易但有节度,不把轻慢当作简易,施行得恰到好处,就没有弊病了。”

右副将军冯宗异、偏将军汤和等率军到达太原。

辛丑日,命令天下:凡是祭祀典章中的神只,有关部门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举行祭祀。那些不在祭祀典章之内,但常常对百姓有功德,事迹显着的祠庙,虽然不进行祭祀,但这些祠庙禁止人们拆除毁坏。

元朝靖江总帅张荣率领他所统领的一百名士兵前来归降,下诏令把这些士兵交付给平章胡廷美,授予张荣北京千户所镇抚之职,赏赐他春季、夏季的衣服各一套。

癸卯日,指挥张焕攻克孟州四底寨。

甲辰日,又把济宁府的虞城县隶属于归德州。征召浙江行省的参政蔡哲担任中书省参政。

乙巳日,皇帝下令在鸡笼山建立功臣庙。诏令中书省大臣说:‘元朝末年,政治混乱,灾祸殃及百姓。朕在临濠起兵,来安抚家乡父老,接着率领各位贤才渡过长江,随后向西攻取武昌,向东平定姑苏,向北进军中原,向南平定福建、广东,经过十六年,才统一天下。每当想起各位将领,他们为我捐躯赴难,竭尽全力,开拓疆土,有些人与我一起奋斗却没有看到最终的成功,有些人建立功勋却没有得到回报,追思他们的功劳,我就感到痛心。他命令有关官员在鸡笼山建立功臣庙,按照功臣们的封爵排定次序,制作他们的塑像来祭祀他们。哪个人不会死呢?但死了却能声名永不磨灭,才是值得敬重的。像诸位将领,活着时树立了忠诚勇敢的节操,死后有无穷的荣耀,身虽死而名声永远不会磨灭。’

大将军徐达传檄给河南左丞何文辉,让他带兵跟随出征,还命令他留下五百士兵驻守河南。

当涂县百姓孙添的母亲郑氏、黎德旺的妻子陶氏,都是因为年纪轻轻丈夫就去世而守节。有关部门把这件事上报给皇帝,皇帝下诏在她家门前立牌坊,题名为‘贞节’,免除她家的赋税徭役,并下令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夜里,月亮侵犯井宿。

丙午日,指挥使韩温攻破了乱柳寨。

丁未日,皇帝祭祀太庙。让功臣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配享太庙。在太庙的庭院中设立六间青布帷帐,在里面设置配享功臣的牌位。每个牌位前用笾和豆各两个,盛放栗子、牛肉干、腌葵菜、鹿肉酱;簠和簋各两个,盛放黍米、稷米、稻米、高粱米、羊、猪的牲体各一个,派遣官员分别进行献祭。在分献的礼仪中,皇帝施行亚献之礼。即将结束时,分献官各自到罍洗处洗手,清洗酒爵并酌酒,各执事官都在酒爵中斟酒。献官走到第一位功臣的神位前,进香,献上酒爵,各位执事官各自到各个神位前献上酒爵,读祝官读完祝文之后,献官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在正式祭祀文德祖庙时说:“时间正值初春,祭礼庄重,特来祭献,恭敬地用牺牲、甜酒等众多祭品,恭恭敬敬地来到德祖庙前,来表达追思仰慕的情感。”懿祖、熙祖、仁祖这三座宗庙的祭文一同用来祭祀配享的神主。祝文说:‘朕在孟春时节,恭敬地举行宗庙祭祀,追念忠烈之士,他们辅佐朕成就了开国大业,现在用牺牲和美酒,陈列在太庙的庭院里。英灵好像还活着,希望你们能够享用祭品。’

大将军徐达命令右丞薛显统领宁国、长兴、宜兴以及顺德、泽、潞等地的军队,攻打桃花、蚁尖等山寨,命令参政傅友德率领步军、骑兵巡视太和岭的西北方向,都督副使顾时率领步军、骑兵巡视太和岭的东北方向。

戊申日,在此之前,皇上认为太岁、风云、雷雨以及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川、城隍各位神灵,只在京城南郊合祭,各位神灵享受祭祀的地方,没有专门的祭坛来祭祀,这不是尊崇敬重神灵的做法。命令礼官考察古代制度后奏闻。到这时,礼官上奏说:‘太岁是十二辰之神。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岁”这个字是由“步”和“戌”构成的,木星一年移动一次,历经十二辰就环绕天空一周,就像行走一样。从子到巳为阳,从午到亥为阴,这就是所谓的太岁十二神。阴阳家的学说中又有十二月将、十二时所对应的神,像天乙、天罡、太乙、功曹、太冲之类的神,虽然没有被常见的经典记载,但历代都在使用。唐朝、宋朝的官方祭祀典籍中没有记载它被列入祭祀的礼仪制度。元朝每次有大规模的兴建工程时,就在太史院祭祀太岁、月将、日直、时直。至于风师、雨师的祭祀,在《周礼》中就有记载。秦、汉、隋、唐各朝也都有祭祀。天宝年间,又在雨师之后增设雷师,于是将风师、雨师、雷师的祭祀升为中祀。宋朝、元朝沿用了唐朝的制度。又查考:五岳、四镇、四海、四渎的祭祀,虞舜在四季中间的月份巡狩而祭祀四岳。东岳叫做泰山,是四岳所尊崇的,所以又叫做岱宗。南岳叫做衡山,西岳叫做华山,北岳叫做恒山,但是没有提到五岳。《王制》上说:“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包括五岳和四渎。”这才开始有了五岳的称呼。大概是因为中岳嵩山与之并列的缘故。另外,《周官·小宗伯》记载:“在四郊设坛祭祀四方名山大川。”郑玄说“四望”指的是五岳、四镇、四渎。四条大川,就是长江、黄河、淮河、济水。所谓四镇,东边的叫沂山,西边的叫吴山,南边的叫会稽山,北边的叫医无闾山。《诗序》又说天子巡守时祭祀四岳、黄河、大海,那么就又有对四海的祭祀。大概天子在四方举行望祭,无所不通,而山岳、海渎在诸侯的封地之内,诸侯也各自按照自己所在的方位祭祀它们。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度,五岳四渎都由祠官管理。等到汉朝又分封诸侯的时候,那么诸侯各国各自祭祀自己封地内的山川,天子不再参与其中了。汉武帝时,诸侯的封地有的被分割,有的被废除,五岳都在天子的领地之内。汉宣帝在位时,五岳四渎才开始有使者拿着符节、奉行祭祀的礼仪。从魏朝到隋朝,五岳大山、四海大川都在它们所在的地方建立祠庙,命令有关部门进行祭祀。唐宋时期的制度,有命令本辖区刺史、县令进行的祭祀,有趁着郊祭而遥望祭祀的祭祀,还有派遣使者进行的祭祀。元朝派遣使者祭祀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分东、西、南、北、中五条路线。天下山川的祭祀,《虞书》说:“要对山川进行望祭,对众神进行遍祭。”《周颂》里说:“招来安抚众神。”《周礼·小宗伯》记载:祭祀山川、丘陵、坟衍,都要依据它们各自所在的方位。《王制》规定:凡是小的山川,它的祭祀等级比照伯、子、男的规格。刘向说山川能够孕育万物,产生云雨,降下润泽,种类有数百种,所以地位和伯、子、男相同。那些在诸侯封国内的名山大川,诸侯又自行祭祀,比如楚国祭祀睢水、漳水,晋国祭祀恶池,齐国祭祀配林,都是这种情况。’

秦朝废除了封建制,那么祭祀山川的权力就都掌握在祠官手里了。

从汉、唐一直到宋、元,除了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的祭祀之外,还有对其他山川的祭祀,不单单是五岳四渎。

城隍的祭祀,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先儒认为既然已经有社神了,就不应该再有城隍神。

所以唐代李阳冰在《缙云城隍记》中说,城隍神的祭祀在典章中没有记载,只有吴越地区有。

然而成都的城隍庙,是太和年间李德裕修建的,张说有一篇《祭城隍文》,杜牧有一篇《祭黄州城隍文》,可见并非只有吴越一地这样。

另外,芜湖的城隍庙建于吴赤乌二年,北齐慕容俨、梁朝武陵王祭祀城隍神的事,都被写进史书里,并非只在唐代才有。

宋朝以来,城隍神的祭祀遍布天下,有的被赐予庙名匾额,有的被颁发封爵,甚至还有牵强附会的情况,各自指定一个人作为城隍神的姓名。

像镇江、庆元、宁国、太平、华亭、芜湖等郡邑,都把(当地的城隍)当作纪信,龙兴、赣、袁、江、吉、建昌、临江、南康(等地)都把(当地的城隍)当作灌婴,就是这样的。

汉代的《祭荆州城隍文》说:‘带来和谐并产生万物,辅助上天培育人类。’

张九龄的《祭洪州城隍文》说:‘城隍是(洪州城)的保护神,百姓都依靠(城隍的庇佑)。’

那么前代推崇祭祀的意义就存在了。

如今国家刚刚建立的时候,曾经把太岁、风云、雷、雨、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以及天下的山川、京都的城隍和天下的城隍,都在京城南边祭祀,祭祀的场所,既不是专门的祭祀之地,又有屋宇而没有坛场,不符合礼仪的要求。

考察唐朝的制度,在立春后的丑日在城东北方向祭祀风神,在立夏后的申日,在城东南方向祭祀雷神和雨神。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天地万物的生长,靠风来吹动,靠雨来滋润,靠雷来触发,阴阳的变化,本来是一气的作用,而分别在不同的时节祭祀,非常违背祭祀的本意。

至于大海、山岳的神灵,它们的气息也是流通畅达的,哪里有什么限制阻隔呢?

现在应该把太岁、风云雷雨等各位天神合在一个坛里祭祀,把岳镇、海渎以及天下的山川、城隍等各位地神合在一个坛里祭祀,春秋两季专门进行祭祀。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确定在惊蛰、秋分日祭祀太岁诸神,在清明、霜降日祭祀岳渎诸神。

祭坛位于高高的土山上,面向南方,四周有围墙环绕。

天坛高为二尺五寸,方圆二丈五尺,四面都有台阶,向南的台阶有五级,向东、西、北的台阶有三级。

祭祀天神时,太岁、风、云、雷、雨这五位(天神),都面向南方设置神位,都用一头牛作祭品,竹笾和木豆各八个,簠和簋各两个,酒樽三个,丝帛一匹,音乐使用雅乐。

祭祀的礼仪是,祭祀的前一天,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前往天坛视察祭祀所用的牲畜,前往神厨,视察鼎镬、洗涤用具。

到了冬至日的清晨,皇帝的车驾来到举行祭祀的大次(临时休息的大帐篷),皇帝戴着通天冠,穿着绛纱袍,侍仪司官员奏报一切都已准备妥当。

太常卿引导皇帝来到御座前,迎神,协律郎举起指挥用的旗帜,演奏中和之曲。

太常卿上奏说:‘恭敬地准备好(祭祀用品等),请开始祭祀之事。’(太常卿)行再拜之礼,陪祭的官员也都行再拜之礼。

献上帛,举行第一次献酒礼,乐工演奏《保和》之曲。

皇帝走到盥洗的位置,将圭插入腰间,洗手并擦干,取出圭,走到洗爵的位置清洗爵,走到酒尊的位置酌取醴齐,走到风云、雷雨神位前上香,放帛,乐工奏起安和之曲。

祭酒,把酒洒在地上;放下酒杯,趴在地上;拜两次。

接下来再到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神位前,都像上面的仪式一样进行祭祀。

皇帝开始祭献,第一坛祭献进行到将近一半时,分献官开始行礼,前往盥洗的地方洗手擦脸,到洗爵的地方洗刷酒爵,到酒尊之处舀取酒,到各个神位之前献上布帛、献上酒爵,行两拜之礼。

皇帝初献完毕,礼仪结束后,走到读祝位,跪下,读完祝文,俯身伏地,起身,拜两次,回到原位。

进行亚献之礼,演奏《肃和》之曲。

各个祭坛掌管祭祀的官员将笏板插在腰带间,向祭器中斟酒,太常卿上奏请求(众人)行再拜之礼。

进行终献礼的时候,演奏《凝和之曲》。

各个祭坛掌管祭祀的官员将笏板插在腰带上,向祭器中斟酒,太常卿上奏请求(众人)行再拜之礼。

饮福酒,接受祭肉,太常卿引导皇帝来到饮福受胙的位置,行两次拜礼,跪下,把圭插入腰带(表示恭敬),祭酒,饮福酒,接受祭肉,抽出圭,俯身伏地,起身,再行两次拜礼,回到原来的位置。

分献官、陪祭官都拜了两拜。

撤去祭祀用的笾豆等礼器时,奏乐。

演奏《寿和之曲》。

掌管祭祀的官员各自撤下盛祭品的豆器。

送神乐演奏《豫和》曲,皇帝行再拜之礼,在位的官员也都行再拜之礼。

遥望焚烧祭品的地方,乐队奏响名为《熙和之曲》的乐曲。

太常卿奏请皇帝前往望燎位,读祝官捧着祝文,掌祭官捧着牌位、神位、帛、祭品各自前往燎坛。

燎祭结束后,奏《礼毕》乐曲,返回大的临时休息处。

它的乐章是:迎神的时候唱:“在这个良辰吉日,按照典章的规定献上祭品。太岁尊神,掌管着雷雨风云。明亮的神灵啊,能明察我的内心。(恭敬地)迎候(神灵降临),(虔诚地)迎接(神灵到来),(希望神灵)降临(享用祭品)。”

献上丝帛时,要唱道:“神灵的旗帜降临此处,有着显赫的威严。精诚专一的念头,可以暗中贯通神灵,即使是幽冥和光明的世界也不会违背。筐子里有礼物,东西少而且微薄。神灵啊,请留下来享用祭品。”

初次进献(祭品时)说:“神灵啊,请留步,(我)有进献(的祭品)您一定会接受。在祭祀开始的时候,献上这美酒。早晨的阳光刚刚升起,祥瑞的征兆顺应时节出现。用什么来劝酒呢,就演奏高雅的音乐吧。”

亚献唱:“我们的祭祀是什么,献上这牺牲。于是斟上醴酒,再把酒杯举起献上。盛大众多的样子如同就在眼前,宴饮安乐。希望能略微表达我的心意,与神明相交。”

终献时唱道:“执事恭敬严谨,祭品丰富,用于祭祀。祭祀用的黍稷不香,只是要把心意展现出来。献上这些美酒,完成我平时的祭祀。神灵会来享用祭品,永远欢乐啊。”

撤去祭品时说:春天祈求福佑,秋天报答神灵,都是为了我们的百姓。我们百姓的生活,依赖于你们的神灵。神灵保佑,安宁到来。祭祀结束,神明非常高兴。

送神时唱道:“三次献酒的礼仪结束,演奏九曲的乐章。神与人和谐共处,一起宴饮,一起欢乐。云车风马,灵光闪耀。抬头远望并沉思,那高远空旷的天空是多么遥远啊。”

望着祭火说:“俎豆已经撤去,礼乐已经结束。神灵的云车已经远去,我要追随到哪里去呢?通过仰望(上天)、举行柴燎之祭,希望或许能够使(神灵)感应沟通。气候和顺,年岁丰收,这都是神灵的功劳。”

祭祀地只时,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并列,面向南方。

依次是钟山、江东、两淮、两浙、江西、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平、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海北、左右两江山川的神灵,以及京都各府的城隍、外邦山川的神灵,都东西相对。

祭位上都用一头牛犊、一只羊、一头猪,笾和豆各八个,簠和簋各两个,酒樽三个,帛一匹,音乐使用雅乐。

乐章《迎神》说:“吉祥的日子,美好的时辰,祭祀的典礼按规定举行。只有大地之神,众多神灵纷纷呈现。五岳、四镇、四海、四渎、山川、城隍神。在国内包括中国,对外延伸到四方各地。光明伟大的神灵啊,明察我的内心。我在这里等候迎接,来享用这些祭品。”从奠帛以下的仪式都与祭祀太岁诸神相同。

确定翰林院的官制:承旨为正三品官阶,学士为从三品官阶,侍讲学士为正四品官阶,侍读学士为从四品官阶,直学士为正五品官阶,典簿为正七品官阶。

待制是从五品官职,修撰是正六品官职,应奉是正七品官职,编修是正八品官职,典籍是从八品官职。

任命侍读学士朱升为翰林学士,任命陈??、詹同为直学士。

设立河间、长芦、河东、陕西二都转运盐使司,任命周祯为河间、长芦转运使,任命朱珍为河东、陕西转运使。

设置广东、海北盐课提举司,提举为从五品官职,同提举为从六品官职,副提举为从七品官职,吏目(为相关官职)。

裁减统计工作。

广东提举司所管辖的十四个盐场,每年办理食盐四万四千六百三十一引多;海北提举司所管辖的十五个盐场,每年办理食盐二万七千九百二十二引多,每一引的重量是四百斤。

己酉日,扩廓帖木儿的部将知院蔡孟周率领他的部下六十多人、七十多匹马前往崞州投降。

庚戌日,命令都督孙遇仙等十八人祭祀天下的岳镇、海渎之神,每人赐给冠带和两套衣服,十两白金,十五石米。

这一天,皇上穿着皮弁服驾临奉天殿,礼官将香和祝文进呈上来,皇上亲自签上自己的名字,把香和祝文交给使者,百官穿着公服将使者送到中书省,使者随即行香,用黄金制作盒子来存放香和祝文,还有两面黄绮幡,以及白银。

二十五两银子,用来购买祭祀所需的物品,祭祀用的牲畜用牛、羊、猪(太牢),祭祀用的帛按照各方的颜色(青、赤、白、黑、黄)来准备。

祝祷的祭文说:“东岳啊,您的神灵广大无边且充满英灵之气,参与和协助天地的化育之功,处在东方的位置,是五岳中的首位。等到它(龙)吐出微小的云朵,不到一个早晨就能使天下降雨。滋润庄稼,使百姓得以生存,功绩流传于世。历代的帝王,都重视祭祀的典制,有的亲自前来举行祭祀,有的派遣使者来表达诚意。我承受天命,开创宏伟的基业,按照礼仪应当进行祭祀。如今国家治理尚未完备,新归附的民众还没有安抚,(朕)有时在朝中谋划治国之策,有时外出视察军队,因此派遣使者,来表明朕的心意,希望神灵明察。”

西岳华山说:“我的神气与西方的金石之气相通,位于西方的兑位,高峻地屹立在那里,能生产万物,养育百姓,功德泽被人间。”

南岳衡山说:“圣明的祝融等山峰,镇住南方大地,高大峻拔,德行与南方相配,滋长万物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北岳(山神)说:“只有神灵能镇守并州,监临代地,屹立于北方,主宰阴阳的始终(交替),美德显着且由来已久,养育百姓,使物产丰盛,功绩覆盖天下。”

中岳神说:“神灵啊,嵩山是您长久居住之所,它彰显着这中央之区。中岳嵩山,五岳为依,群山环绕,养育百姓,孕育万物,功劳遍及天下。”

东海说:“只有您这位神灵使百川归宗,涵育深广。神灵汇聚于北方之德,润泽繁衍东方之宗族,滋养万物、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西海说:“神灵汇聚于此,这里路途遥远,水德深厚广大,润泽延伸到西方,滋养万物、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南海神说:神灵环绕着这广东大地,汇聚众多灵物,像大地一样品德深厚广大,与太阳相匹配,滋润万物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北海之神说:“我掌管着幽冥的事务,居于遥远的北方,我掌控着水的灵德,位于阴暗的北方,润泽万物、养育万民,我的功德广布于世。”

江渎说:“江渎之神从岷蜀之地发源,浩浩荡荡流淌万里,最终汇入大海,江渎的阴德绵长,滋润万物养育百姓,福泽于世。”

河神说:“神灵从昆仑山发源,横贯连接中原大地,与银河相配,坎卦所象征的水德悠长,滋润万物养育百姓,恩泽遍及世间。”

淮河之神说:“你的源头在桐柏山深处,流淌到楚地,行云布雨,滋润万物,养育百姓,水德灵异而长久,恩泽广布世间。”

济水的祝文说:“神灵您沉浸在覃怀地区,功绩可与长江、黄河、淮河三渎相媲美,水流清澈能荡涤污浊,您的大德如同水德一样绵延长久,滋润养育百姓,恩泽广布世间。”

东边的镇山(沂山)说:只有神灵镇守那琅琊之地,(它是)群山所敬仰的,(神灵)散布恩泽与元气,孕育优秀的品质、汇聚灵秀之气,使万物生长、百姓得到养育,功绩覆盖世间。

西镇:“神灵镇守在岍山的南面,是群山敬仰的对象,宣散恩泽,播撒灵气,孕育钟秀,培养灵杰,生养万物,恩德遍布世间。”

南镇(之神)说:神灵您坐镇会稽(山),(是)群山所敬仰(的对象),您散布恩泽与灵气,孕育出优秀的人才,聚集天地间的灵秀之气,使物产丰盛来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北镇说:神镇守那平营之地,为群山所敬仰,散布恩泽与元气,孕育优秀人才与灵秀之气,使物产丰富以养育百姓,功绩泽被世间。

中镇(之神)说:“只有神你镇守霍邑,是三晋人民瞻仰的地方,在这里孕育山川秀美,散发灵气,奠定了中土的基础,使万物得以生长,你的功劳覆盖了整个宇宙。”其余的文字都与东岳相同。

祭祀结束后,皇帝下令把祭文刻在石碑上,还赐给看守祠堂的人十两白银,让他严格供奉,不要懈怠。

派前国子祭酒孔克坚到阙里祭祀先师孔子,拿出内府的香币和一百两白金,使他准备祭祀的物品,还命令通赞舍人张汉英辅佐他。

皇帝对孔克坚说:‘先师孔子,扶持世间教化,功德广大,是万世帝王的老师。’

皇帝下诏免去山东、北平、燕南、河东、山西、北京、河南、潼关、唐州、邓州、光州、息州等地的税粮。

诏令说:“我本是淮右的一介平民,因为天下大乱,率领众人渡过长江,保护百姓,图谋治理天下,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承蒙上天眷顾保佑,向西攻取陈友谅,从而安定荆楚地区,向东擒获张士诚从而平定三吴地区,于是到达八闽(今福建一带),直接抵达交广(今越南、两广地区),一直到海边,全都平定了。又想到中国本是我华夏君主所统治的地方,哪里料到胡人入侵占据(中原地区),已经将近百年了。上天厌恶(元朝统治者)昏庸荒淫,各路英雄纷纷起义,以至于战争频仍,百姓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因此(我朱元璋)命令将领向北征伐,军队渡过黄河,齐地、鲁地的百姓欣然前来迎接,送粮食供应军队,不辞路途遥远。”

朕考虑到那里的百姓在元朝末年,疲于供给,现在既然已经顺从了我们,朕又怎么忍心再次劳烦他们呢?

已经把山东洪武元年(4065 年)的税粮免除征收,没想到发生旱灾,百姓还没有恢复生机,再免除今年夏季和秋季的税粮。

近来大军平定燕都,攻下晋地、冀地,朕考虑到北平、燕南、河东、山西的百姓,长久遭受战争残害,被赋税征敛所困,(这种情况)比齐鲁(的百姓)更严重。

今年的税粮,也予以减免。

那黄河以南各郡,自从归降依附(我朝)以来,很久就想要救济它们,怎奈西北还没有平定,军队出征所经过的地方,打算资助粮饷,因此没有空闲(来救济河南诸郡)。

现在晋、冀两地已经平定,理应给予优厚的抚慰。

其中北京、河南地区,除了徐州、宿州等州已经免除税粮之外,西边到达潼关,北边以黄河为界,南边到唐州、邓州、光州、息州,洪武二年(4066年)的夏秋两季税粮,全部免除。

相关部门要更加慰问抚恤(百姓),来符合我的心意。

又下诏免除京城地区各郡的税粮,说:“朕自从渡过长江,首先攻克太平,在建业定都。”

应天、镇江、太平、宣城、广德这些地方,实在是京城辅助拱卫的郡县,军队所需的钱粮,供给的数量巨大,我常常挂念着它们,难以忘怀。

去年曾经减免过一次赋税,但忽然遭遇旱灾,百姓没有什么收成,这次恩惠没有落到实处,我感到非常愧疚。

今年夏、秋两季的税粮,再免除一年。

无为州今年的税粮,也一并免除。

指挥张焕攻克孟州的张赵寨。

辛亥日,参政陆聚派人把所抓获的托天寨头目赵秉直等十五人送到大将军的军营。

癸丑日,重新确定太庙的四时祭祀时间,春季在清明节,夏季在端午节,秋季在七月十五日,冬季在冬至日。

皇帝下令祭祀马祖等众神,在后湖修筑祭坛。

甲寅日,副将军常遇春从太原率领军队征讨大同。

乙卯日,派遣使者拿着即位诏书告知日本、占城、爪哇、西洋等各个国家。火星侵犯房宿。

丙辰日,参政傅友德率领军队驻扎在朔州。

戊午日,将江西行省参政院的崇礼调任为湖广行省参政。

己未日,皇帝下令制作的太庙中四代帝后的帽子和衣服制成了。当初,皇上诏令中书省的大臣考察古代的制度,制定太庙中四代帝后的服饰。

此事被交付给太常商议。

太常上奏说:按照《中庸》所说:‘设置祭祀时的礼服。’

郑玄注释说,这是指祖先遗留下来的衣服,祭祀的时候就陈列出来。

《史记》记载:汉高帝的衣冠每月都会在高庙出游。

有人说,皇帝从先帝的陵墓去祭拜宗庙,所穿的衣服、帽子都是先帝生前的,事死如事生,礼仪固然可以从义理出发。

如今太庙中四代皇帝、皇后的尊号已经加封,也应该制作(与尊号相应的)冠服,收藏在太庙之中,以象征(他们)在世时的样子,遇到按季祭祀时就陈列出来,仍然各自制作一套(冠服)用来焚烧。

皇帝同意了他的奏疏,于是命令工部制作皇帝的服饰,皇冠上有十二条旒,每条旒上有十二颗珠子,系帽的带子是红色的,用玉簪来导引,两边有瑱,帽子用金来装饰,帽沿上有卷曲的装饰。

皇帝穿十二章衮服,上衣是黑色,上面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种图案;下裳是浅红色,上面绣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种图案,白色的纱质内衣,黼领,蔽膝,颜色与下裳相同,上面绣着龙、火、山三章。

皮革制成的腰带、玉制的钩?,玉制的佩饰,五彩的丝带,宽大的腰带,白色的面子红色的里子,上边用红色锦缎镶边,下边用绿色锦缎镶边,红色的鞋子、红色的袜子。

皇后穿着凤冠和祎衣,祎衣的质地是青色的,绣着十二等翟(一种长尾野鸡)的图案,白色纱制的中单(内衣),黼(黑白相间如斧形的花纹)领,束着革带、佩戴着佩绶(玉佩和丝带),系着大带、蔽膝(护膝的围裙),都是青色的,绣着三等翟的图案,脚穿青色的鞋子、青色的袜子。

到这时制作完成,皇帝下令各自用两个金饰木匣子装着,保存在各个宗庙中,还用八个匣子,焚香祷告后焚毁。

原元朝翰林学士承旨危素、学士张以宁、王时、编修雷焕、刑部侍郎程徐、太常博士孙吾与、胡益、礼部员外郎曾坚、主事黄肃等人从北平来到京城,皇帝下诏赐给他们新的衣帽。

不久以后,任命危素、王时为翰林侍讲学士,任命张以宁为侍读学士,任命曾坚为礼部员外郎,任命程徐为刑部侍郎,任命黄肃为礼部主事。

庚申日。皇上派遣使者带着诏书到太原,告谕众将领说:‘朕生长在临濠,在西乡起义,率领部众渡过长江,在江东聚集兵力、养育百姓,已经有十五年了。’

兵马日益强大,疆土日益扩大。

现在到了天下统一的时候,百姓休养生息,天下太平,这样的局面不用两三年就可以看到了。

然而,如果不是六军将士,又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尤其依赖大将军、副将军以及各位偏将军齐心协力,来成就天下的大事,来安定天下的百姓。

然而前面所说的不过是人世间的事情罢了。

只有上天眷顾保佑,大军所到之处,敌人就像摧折枯朽的草木一样(容易被打败),上天的意旨很明显,能不敬重(上天)吗?

只希望各位将军留意。

你的功劳,是上天授予的,你的生命,也是上天赐予的。

孟子说:‘每隔五百年一定会有圣明的君主兴起,这中间一定会有闻名于世的人才出现。’

现在我朝的着名人物,不是你们又是谁呢?

古代的人功劳很大却自认为很平常,功劳平常却自认为没有功劳,这就是古代贤哲的做法啊。

至于国家赏赐有功的人,惩罚有罪的人,一定不会把功劳大的人视为平常,把平常视为没有功劳。

近来大夫汤和平定浙东,平定福建,平章杨璟平定湖湘,平定广西,班师回朝,还没有进行封赏,是因为大将军等人消灭胡人的军队还没有回来的缘故。

于是再次派遣各位官员跟随大将军出征,任命汤和为偏将军,杨璟听候调遣。

杨璟的军队从泽州出发前往潞州,中途与贼寇相遇,虽然作战谋略稍有欠缺导致军队受损,但这也是古今兵家的常事,又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太原之战的胜利,都是因为有这里的军队作为掎角之势来分散敌军的兵力,难道不奇特吗?

现在确定右副将军冯宗异在常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在冯宗异之下,偏将军杨璟在汤和之下,大家齐心协力,歼灭残敌,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就有所顾虑,这是我的看法。

倘若我的法令有不恰当之处,安排调度有不周全的地方,你们千万不要固执己见,要重新审慎地施行(这些法令等事务)。

徐达收到书信后,派遣千户刘通海带着书信告知都督同知康茂才、都督佥事郭子兴,并且告诉他们说:‘陕州、潼关,是三秦(今陕西一带)的门户,二位将军扼守在这里,李思齐、张思道就如同洞穴中的老鼠罢了,可以轻而易举地控制住(他们)。’

如果他们前来侵犯,千万不要和他们争强斗胜。

因为军队作战有很多担忧之事,胜负难以确定,只要磨砺兵器、积蓄粮草,严密地进行防守戒备,等到大军到来之日,就应当合力夺取它。

副将军常遇春率领军队到达大同,原来元朝的守将竹贞等人弃城逃走,官军追到黑浦,擒获知院眼子陈等八十多人,俘获七千六百多名士兵,一千三百九十多匹马。

辛酉日,设置全州守御千户所,命令都督佥事吴良率领北方将校中的精锐人员二百九十多人前去驻守,每人赏赐十两白银。

大将军徐达派人张贴告示晓谕泽州、潞州等地,士兵不得侵扰百姓,所俘获的敌人,不许伤害他们的身体。

那些离散的百姓,无论老幼,都让他们家人团聚,各军营不得扣留(他们)。

壬戌日。湖广行省的大臣进言说:‘庆远府的地域与八番溪洞相接壤,它所管辖的南丹、宜山等地,在宋朝和元朝都任用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安抚使来统领(这些地方)。’

朝廷军队到达广西,安抚使莫天护首先前来归降,应该按照宋、元时期的制度录用他,让他统领当地民众,这样少数民族的民情就容易被驯服,戍守的军队就可以削减。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朝廷下诏将庆远府改为庆远、南丹军民安抚司,设置安抚使、同知、副使、经历、知事各一员,任命莫天护为同知,通判王毅为副使。

右丞薛显攻克了潞州桃花寨。

癸亥日,大将军徐达派遣参政陆聚分兵驻守井陉、固关。

把中山府改为定州,隶属于真定府,又把真定府隶属于山东。

甲子日,皇上认为群臣每次在元旦、皇上生辰时,朝贺行礼,高呼万岁三次,虽然说是臣子们向皇上祝寿,实际上也是空话。

于是指示宰相更改那篇制词。

比如在朝贺的日子,赞礼的人高呼赞礼辞,众人都说:‘希望君主统治有道。’

又在欢呼称赞的时候说“天下和平”。

按照这个意思与诸位儒士商议。

于是朝廷大臣议论说:‘三次呼喊万岁的话语,是臣子祈求君主的极其诚挚的表现,如果按照皇上的谕旨(那样做),那么(皇上的)谦逊品德是足够了,然而臣子的诚挚(却)不能完全表达。’

现在更改赞礼的用词,让赞礼者开始赞礼呼喊时,众人就都说上天辅佐有德行(的君主)。

又高呼赞颂时就说‘海宇咸宁’,再次高呼赞颂时就说‘圣躬万福’。

皇帝批示表示同意。

思南道宣慰使田仁智派遣使者呈上奏表进献地方特产。

将隋县合并到隋州,将淮安府的安东州、徽州府的婺源州、江西的吉水、泰和、永新、安福州都改为县。

乙丑日。平章政事韩政攻克蚁尖寨。寨子在彰德林虑州西北二十多里的地方。

元末,这座城被右丞吴庸、王居义、小锁儿占据,他们抢掠附近的居民来供应军队的粮食。

等到大将军徐达向北征伐的时候,分别派遣将士去收服各个山寨,只有蚁尖寨山势险峻陡峭,不能攀登。

到这时,徐达命令右丞薛显督率各路卫兵攻取蚁尖寨。

当时时政镇守顺德,率领军队排列阵营发起进攻,吴庸估量自己无法抵抗,于是诱骗王居义、小锁儿并将他们杀死,带着他们的首级,率领寨中的百姓向时政投降,得到一万一千六百名士兵、三千五百二十名百姓,时政将他们全部释放,让他们恢复生产。

湖广发生饥荒,皇帝下令赈济灾民,共发放了三千五百七十多石米。

这个月,倭人入侵山东沿海的郡县,掳掠百姓男女然后离去。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八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