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那句“狐假虎威”的提示,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为代偿指明了方向。
他意识到,要彻底清除城中村的黑恶势力,单靠常规手段和零星预警是不够的,必须借来一股强大的“东风”,以雷霆万钧之势,犁庭扫穴。
这股“东风”,就是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
代偿凭借重生记忆,清晰地知道,一场全国性的、力度空前的扫黑风暴即将拉开序幕,只是基层尚未感受到山雨欲来的压力。
他需要做的,就是提前点燃这根导火索,并将火引到牛莽及其背后保护伞的身上。
他再次动用了与市局王副局长的秘密渠道。
但这次,他不再是简单的预警,而是提供了一份“详实”的情况说明。
他以项目专班联络员的身份,郑重其事地反映:
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受到当地以牛莽为首的黑恶势力团伙的严重干扰,其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恐吓村民、威胁企业、试图垄断土方工程等,并“据传闻”可能与个别公职人员存在利益输送,严重破坏营商环境和社会稳定,建议上级能否结合当前治安形势,予以重点关注。
这份情况说明,措辞严谨,站在了维护重点项目和营商环境的高度,立刻引起了王副局长的重视。
他正苦于如何在新一轮扫黑斗争中拿出像样的成绩,代偿提供的线索简直是雪中送炭。
王副局长迅速将情况向市局主要领导乃至市委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做了汇报。
时机恰到好处! 上级关于“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初步精神刚刚传达,正需要典型案例来打开局面。
城中村项目是市里重点工程,牛莽团伙撞到了枪口上,立刻被列为市局挂牌督办的“第一枪”!
行动迅雷不及掩耳。
由市局刑侦支队直接牵头,调集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绕过可能存在的基层保护伞,直接对牛莽团伙展开秘密侦查和证据固定。
与此同时,代偿在村里也没闲着。
他借着走访困难户、宣传政策的由头,刻意在李老爷子、陈老栓等有威望或受过害的村民家中多停留,言语间透露出市委市政府打击村霸痞霸、为民除害的决心,并暗示“这次动了真格”,“上面直接派人下来查”。
这些话给了村民们巨大的信心和勇气。
很快,专案组就收到了多份来自村民的实名举报信,证据确凿地指控牛莽等人多年的罪行。
甚至连那个之前嚣张的黄毛混混,在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后,为了自保,也偷偷向便衣警察提供了牛莽背后与某个拆迁公司老板(实则是钱卫东白手套)资金往来的关键线索。
收网的时刻到了。
一个深夜,警笛划破城中村的宁静,数十名全副武装的警察突袭了牛莽团伙经常聚集的窝点,将正在喝酒吹牛的牛莽及其骨干成员一网打尽!
行动干净利落,消息第二天才传出,整个城中村都震动了!
村民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钱卫东在办公室里听到这个消息时,脸色煞白,冷汗直流。
牛莽是他暗中扶植用来搅局、谋利的棋子,如今被连根拔起,会不会牵出自己?
他立刻动用关系打探消息,得知是市局直接办案,心更是沉到了谷底。
他第一次对代偿这个年轻人,产生了真正的恐惧。
然而,代偿的“借东风”并未结束。
在牛莽落网后,他趁热打铁,以项目专班名义,向市里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以此为契机,对全市范围内重点工程领域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进行深入排查,净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这份报告,再次契合了上级精神,得到了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一时间,代偿在领导和同事眼中的形象,从一个“能干”的年轻干部,跃升为“有政治敏感性、有斗争精神、善于抓住关键”的标杆人物。
苏文瑾对他更加倚重,甚至在一些非正式场合,流露出将来要让他独当一面的想法。
但代偿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打掉一个牛莽,只是斩断了一条触手。
钱卫东依然在位,省里那条“大鱼”还深藏水底,顾倾城的目的依旧成谜,而城中村项目真正艰巨的拆迁和建设才刚刚开始。
他站在即将焕然一新的土地上,看着拆迁队开始进场。
一个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笑容憨厚的中年人跑过来,恭敬地递上一支烟:
“代领导,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最快最好最快的标准完成拆迁!”
这人叫王老五,是林枫通过层层关系找来的拆迁队负责人,为人踏实,管理正规,最关键的是背景干净,与黑恶势力毫无瓜葛。
这是代偿为自己项目准备的又一颗棋子——确保执行层面也能掌控在自己人手中。
代偿接过烟,没有点燃,只是笑了笑:
“王队长,速度重要,但安全和稳定更重要。
特别是对村民,一定要讲政策,有耐心。”
“明白!明白!”
王老五连连点头。
看着王老五跑开的背影,代偿目光深邃。
尘埃落定?
不,这仅仅是清扫了舞台。
真正的大戏,即将开演。
而他已经为自己,争取到了最好的入场券和……
一部分后台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