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计划的阴影,如同无声渗入土壤的毒液,开始在省内的特定领域悄然显现。
苏文瑾和林晚沿着顾倾城提供的线索秘密排查,很快发现了几处异常。
省城大学一位德高望重、长期呼吁关注科技伦理的老教授,其近期几篇学术文章的核心论点,在保持批判性的同时,微妙地转向了对“政府主导技术发展”的全面否定,其论证逻辑与之前那些“专业报告”如出一辙,但包裹在更权威的学术外衣下。
经查,老教授的一位得意门生,近期与一个受“星瀚资本”间接资助的境外学术交流项目往来密切。
省内一家在人工智能辅助医疗领域领先的企业,其技术路线突然出现摇摆,原本坚持的“人机协同、医生主导”原则,内部出现了强烈主张“全自动化诊断、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的声音,导致研发团队分裂,项目进度受阻。
调查发现,持激进主张的副总裁,其妻弟是一家与“清心阁”有关联的咨询公司合伙人。
这些“种子”并非直接制造混乱,而是精准地植入理念分歧,从思想根基和技术路线上制造裂痕,其破坏性更隐蔽,也更长远。
“他们在系统性地污染我们的学术源头和产业共识。”
苏文瑾向代偿汇报时,语气沉重,
“这些被影响的人,本身并非坏人,甚至很多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但他们被精心引导,成为了瓦解我们内部统一思想的楔子。”
代偿指示:
“区别对待。
对受影响深的专家,组织可靠的学者进行内部学术辩论,正本清源。对企业内部的路线之争,基金要明确支持符合战略方向和人文伦理的技术路线,利用政策和资源进行引导。
同时,摸清这些‘种子’植入的具体渠道和关键中间人。”
应对“种子”计划需要耐心和精细操作,而与此同时,南海的局势却陡然紧张起来。
“深蓝”号和“海影”号持续对“方舟”进行监视和数据收集,试图找到其结构弱点或能量供应规律。
然而,“镜中人”显然并非被动挨打的目标。
这天凌晨,南部战区海军司令部与“破壁”指挥中心的加密频道里,突然传来杨震宇参谋长急促而愤怒的声音:
“‘海影’失去联系!
最后传回的数据显示遭遇高强度定向能量脉冲冲击!
‘深蓝’号也报告受到强烈电子干扰,部分探测设备失灵!”
指挥中心内气氛瞬间凝固。
“什么情况?”代偿沉声问。
“是主动攻击!‘方舟’发现了‘海影’,并发动了攻击!”
杨震宇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它不是在隐藏,它是在守卫!而且具备我们未知的攻击性武器!”
很快,更坏的消息传来。
在“海影”失联海域附近执行警戒任务的一艘我军最新型攻击核潜艇“长剑-407”号,在试图抵近侦察时,与基地通讯突然中断,已超时未按规定回传信号!
“407号很可能也遭遇不测!”
杨震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艘潜艇的艇长,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爱将。
代偿的心也沉了下去。
损失无人潜航器尚可接受,但一艘攻击核潜艇及其全体官兵……
这代价太过惨重!
“立即启动最高等级搜救!
命令所有在附近海域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寻找407号!”
杨震宇在频道那头嘶吼着下令。
然而,数小时的紧张搜救后,传来的却是最令人痛心的消息:
在“方舟”外围海域发现部分潜艇残骸,经确认属于“长剑-407”号。
初步判断,该艇在静默航行状态遭到来自身下的、前所未有的超空泡高速武器袭击,艇体被瞬间撕裂,官兵……
全员壮烈殉国。
消息传来,南部战区海军司令部一片悲愤。
杨震宇一拳砸在指挥台上,虎目含泪。
那是他海军生涯中从未经历过的惨痛损失!
代偿在指挥中心,同样感到心如刀绞。
左臂的伤疤灼痛无比,仿佛在哀悼那些葬身深海的英魂。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情绪。
“杨参谋长,”
他的声音通过频道传出,冰冷而坚定,“血的代价,必须用血来偿还。这个‘方舟’,必须摧毁。”
频道那头是短暂的沉默,随即传来杨震宇如同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无尽杀意的声音:
“放心。它就是藏在马里亚纳海沟,老子也要把它揪出来,炸成碎片!
为了407号的兄弟们!”
深海下的“镜中人”,终于露出了它致命的獠牙,用最残酷的方式,宣告了这场战争你死我活的本质。
而与此同时,在陆地上,那些被植入的“种子”,仍在悄然生长,试图从内部蛀空对抗的根基。
代偿知道,他必须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一场在明, against 深海的钢铁巨兽;
一场在暗, against 人心中的无形之敌。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林晚:
“对‘方舟’的攻击模式和数据,进行最优先级分析。
我们要知道,它用的到底是什么武器,弱点在哪里。”
他又看向苏文瑾:
“‘种子’计划的清理,加快速度。
非常时期,可用非常手段,必要时,对一些关键人物进行控制性谈话。”
悲愤与怒火,必须转化为更精准、更致命的打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