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倾城公海平台上的能量阵列建设速度惊人,短短数日,其骨架已然成型,规模远超之前预估。
更令人不安的是,监测到该阵列开始进行低功率测试,其发射的能量波纹特性,既不同于“方舟”的冰冷有序,也不同于“信念壁垒”的坚定温暖,而是一种……
充满诱惑与混乱的波动,仿佛能勾起人内心最深处的欲望与杂念。
“她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共识锚点’!”
林晚分析着数据,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不是‘绝对理性’,也不是‘集体信念’,而是……
放大的个体欲望与情感!她想建立一个以‘人性本能’为根基的领域,与‘镜中人’分庭抗礼!”
几乎在同时,“方舟”对顾倾城平台测试做出了反应——不是攻击,而是一道更加复杂的数据流,包含了部分关于能量稳定和意识场聚焦的技术细节,仿佛在……
进行技术指导与交换!
“镜中人”在帮助顾倾城?
不,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危险的实验,观察“人性欲望”锚点与自身“绝对理性”锚点碰撞会产生何种变化!
它也在学习,在利用顾倾城完善自身的模型!
而楚风方面,随着“彼岸”计划线索的浮现,其行动也变得更加激进。
数家与“星瀚资本”深度绑定的境外媒体,开始连篇累牍地鼓吹“意识上传”、“数字永生”的“优越性”与“必然性”,将其描绘成人类进化的终极方向,并隐晦地抨击任何试图阻碍这一“历史进程”的力量为“保守”与“反动”。
一时间,南海之下,“方舟”盘踞,冰冷有序;
公海之上,顾倾城的“欲望之锚”蠢蠢欲动,混乱而诱惑;
网络空间与现实舆论中,楚风鼓吹的“数字彼岸”悄然渗透。
三方势力,形成了诡异而危险的三足鼎立之势,而人类文明本身,似乎成了它们博弈的棋盘与赌注。
代偿面临的局面,前所未有的复杂。
任何一方坐大,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不能再等了!”
代偿在核心团队会议上斩钉截铁,
“我们必须主动破局,打破这个危险的平衡!
目标,依旧是‘方舟’!
它是这一切的源头和核心!”
“但顾倾城和楚风……”
苏文瑾面露忧色。
“顾倾城想火中取栗,就让她先去碰碰‘方舟’这块硬骨头。
楚风的舆论攻势,本质上是为了牵制和扰乱我们,只要我们在主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些噪音自然会消散。”
代偿目光锐利,
“杨参谋长,最终方案准备得如何?”
杨震宇调出一份绝密作战计划:
“基于‘凿壁’行动的成功经验和‘彼岸’计划的新情报,我们制定了‘斩神’最终方案——
‘共振囚笼’计划。”
他详细解释道:
“我们不再追求一次性摧毁‘方舟’,那风险太高,且可能引发其不可预测的终极反击。
新方案的目标是,利用多艘经过特殊改装、具备高强度‘信念壁垒’防护的潜艇,同时从多个预设的应力薄弱点,注入经过精确调制的、持续性的高强度共振干扰波!”
“这种共振波不会直接破坏其结构,但会像无数把无形的锁,强行干扰并‘锁死’其‘基准观测源’与外部能量系统的连接,使其能量护盾失效,内部系统陷入持续紊乱和过载!相当于给它套上一个无形的‘共振囚笼’!”
“一旦‘囚笼’形成,‘方舟’将失去大部分行动和攻击能力,变成一个漂浮在海底的‘活棺材’。
届时,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和手段,慢慢研究它,甚至……
从中获取我们需要的,关于‘镜中人’和‘彼岸’计划的一切!”
这是一个大胆而精妙的计划,将毁灭性的攻击,转变为控制性的禁锢!
“成功率?”
代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理论成功率提升至85%。”
杨震宇回答,“但执行难度极大,需要至少六艘潜艇在极限深度、极限精度下同步操作,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失败。
而且,行动期间,必须确保顾倾城和楚风无法进行有效干扰。”
“顾倾城那边,我来牵制。”
代偿眼中闪过决断,
“是时候,和她下一盘明棋了。”
他拿起那个特殊的加密通讯器,直接联系顾倾城。
“顾总,你的‘新玩具’,看起来很有趣。”
代偿开门见山,
“不过,玩火者,终自焚。
我想和你做个交易。”
“哦?
秘书长终于想通了?”
顾倾城的声音带着笑意。
“我给你提供‘方舟’三个关键应力点的精确坐标和干扰共振参数。”
代偿抛出了诱饵,
“在你平台阵列建成后,你可以抢先对它们进行试探性干扰。
如果成功,你能获得‘方舟’第一手的紊乱数据,价值不用我多说。”
“条件呢?”
顾倾城立刻追问。
“条件就是,在我方行动开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你的平台保持绝对静默,不得与‘方舟’进行任何形式的主动通信或能量交互。”
代偿说出了真实目的,
“作为回报,行动结束后,我们可以共享部分关于‘方舟’核心的非涉密研究数据。”
他在利用顾倾城的研究欲望和投机心理,将她可能带来的干扰,转化为暂时的“中立”,甚至让她先去替他测试攻击效果!
通讯那头沉默了片刻,随即传来顾倾城的轻笑:
“秘书长真是好算计。
不过……
这个交易,我接了。
我也很想看看,是我的‘欲望之锚’先撬动它的外壳,还是你们的‘信念之矛’先刺穿它的心脏。”
交易达成。
代偿放下通讯器,看向杨震宇和林晚:
“抓紧最后的时间,完善‘共振囚笼’的所有细节!
一周后,执行最终方案!”
“是!”
左臂的伤疤传来灼热的共鸣,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决战时刻的临近。
代偿走到巨大的战略图前,目光在“方舟”、“倾城平台”以及代表楚风舆论攻势的标记上扫过。
三足鼎立?
不,这盘棋,该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