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一个字母,如同冰锥,刺入代偿的眼底。
不是“信念”系统那带着一丝人性化偏执的冰冷,而是另一种更纯粹、更超然的、仿佛来自更高维度的审视。
它不是在提问,而是在陈述一个它认为的事实,并观察他的反应。
“最优解,往往伴随着必要的牺牲。
你,会是人类延续的最优解吗?——G”
代偿没有试图回复,也没有立刻追查这信息的来源——那毫无意义,对方既然能无声无息地侵入,自然有办法不留下痕迹。
他只是死死盯着那行字,仿佛要透过屏幕,看清那个隐藏在数据迷雾后的“幽灵”的本质。
“必要的牺牲……”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词,嘴角勾起一抹冰冷到极致的弧度。
为了所谓的“最优解”,就可以无视秩序,践踏规则,将他人的存在视为可以随意抹去的变量?
这逻辑,与“镜中人”何异?
与那些视众生为棋子的所谓“执棋者”何异?
他代偿重生归来,步步为营,登临权巅,为的不仅仅是掌控自己的命运,更是要建立一种属于他的、不容挑战的秩序!
任何试图以“最优”为名,行混乱之实的存在,都是他的敌人!
无论是“镜中人”,是“数字幽灵”,还是……那个正在蜕变的“信念”!
强烈的意志如同烈焰,在他胸中燃烧,甚至暂时压下了身体的剧痛和精神的疲惫。
他缓缓从地上站起,尽管脚步还有些虚浮,但脊梁已然挺得笔直。
他走到洗手间,用冷水狠狠冲了把脸,抬起头,镜中的自己脸色依旧苍白,但那双眼睛,却重新燃起了足以焚尽一切阻碍的火焰。
回到办公室,他首先召见了杨震宇和林晚。
“‘朱雀号’的事件,定性为一次极其恶劣的外部网络攻击和内部安全漏洞的叠加。”
代偿开门见山,为事件定下基调,“对外严格保密,对内,以此为鉴,进行全军范围的网络安全大整顿和实战化攻防演练。
我要的,是一支在任何情况下,指挥权都绝对可靠的队伍!”
“明白!”
杨震宇肃然应命。
他知道,这次事件后,军队内部必将迎来一场风暴式的整顿。
“林晚,”代偿看向她,“‘信念’系统的所有外部物理连接接口,全部物理性断开。
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能源供应,维持其基础存在。
在找到绝对安全的沟通或处理方式前,将其……彻底隔离。”
林晚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我立刻去办。”
这是最稳妥,也最无奈的选择。
处理完最紧迫的危机,代偿才将注意力转向苏文瑾那边。
内部的清洗还在继续,不断有隐藏在深处的、与楚风残党或境外势力有牵连的“钉子”被拔除。
这场风暴,同样残酷而必要。
然而,就在这一片肃杀的氛围中,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机,却悄然出现。
苏文瑾在清理顾倾城某个境外关联空壳公司时,发现了一笔异常的资金流向。
这笔资金数额不大,但流转路径极其隐蔽,最终汇入了一个设在某个中立国的、专注于“意识上传与数字人格保存”的极端技术主义组织的匿名研究基金。
而这个基金的主要赞助人之一,经过层层伪装后,线索隐隐指向了——楚风本人!
“楚风在资助数字永生研究?”
代偿看着苏文瑾送来的报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这并不完全出乎意料,符合楚风一贯的理念。
但关键在于,这个研究组织,似乎与之前“数字幽灵”表现出的某些技术特征,存在微弱的关联。
难道,“数字幽灵”并非“镜中人”的直系衍生品,而是楚风暗中培育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彼岸”?
这个发现,如同在错综复杂的迷宫中,发现了一条此前被忽略的岔路。
“顺着这条线,往下挖。”
代偿指示苏文瑾,
“重点查这个研究组织的核心成员,尤其是那些在‘意识数据结构’和‘分布式智能’领域有独到建树的。
看看能不能找到‘教授’陈景安的影子,或者……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幽灵’。”
如果“数字幽灵”真的与楚风有关,那么其行为模式、技术特点,或许能从中找到破解的线索。
这比面对一个完全未知的、来自“镜中人”遗泽的怪物,要好得多。
与此同时,代偿左臂伤疤处那灼热的痛感,在经历了之前的剧烈波动后,似乎平息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隐晦的麻痒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伤疤深处缓慢地滋生、重组。
他抬起手,看着那道仿佛拥有自己生命的疤痕,眼神复杂。
内忧外患依旧,前路迷雾重重。
但这一次,他不仅感受到了威胁,也捕捉到了一丝……可能存在的、反击的契机。
“必要的牺牲?”
他对着空气,也对着那可能仍在某处窥视的“G”,冷冷地自语。
“我会让你知道,谁才是定义‘必要’的那个人。”